喀爾喀人

喀爾喀人是亞洲中部蒙古人民共和國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有127萬人(1978),約占全國人口88%。屬蒙古人種北方類型,與中國蒙古族同源。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 蒙古語族。原有文字創於13世紀,20世紀40年代改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辭彙中有大量俄語借詞。曾廣泛信仰嘛教,流行薩滿教。中國明代喀爾喀蒙古人為達延汗六萬戶之一。

喀爾喀
Khalkha
蒙古民族中最大的一支,占蒙古居民的80%以上。喀爾喀語是蒙古的官方語言。蒙古90%的居民以及別處許多蒙古人也懂喀爾喀語。
傳統上喀爾喀人曾是遊牧民族。在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統治下組成一個軍事帝國。其後幾個世紀,他們在不斷擴張的俄羅斯帝國和滿族人所建帝國之間受壓迫。喀爾喀東部諸集團臣服於滿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居住於現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內。1920年代開始,西部集團越來越處於蘇聯的影響之下。
喀爾喀人古代社會結構以親屬集團為主,組成氏族和部落,為父系制。領袖以能力為決定條件。成婚後的男性通常住於鄰近父親和其他男性親戚處。分為貴族和平民兩個階層。在滿族統治下,親屬集團的重要性開始衰落,而採用中國的民政制度。
大多數喀爾喀人傳統上一向在流動牧場宿營,一年從甲牧場到乙牧場遷移四、五次。各共產黨政府試圖對遊牧民實行集體化,增加牲畜生產,但遭到很大阻力。1990年代,半數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會區,尤其是烏蘭巴托(Ulaanbaatar)。
傳統住所是豎立在可拆卸格子結構上的圓形帳篷,即蒙古包(ger, 土耳其語作yurt或yurta),易於拆卸和運送。到20世紀末,蒙古包還是烏蘭巴托普遍的居住形式,該地人口增長超過了公寓的興建。食物幾乎完全是肉、乳和其他動物產品。最受歡迎的飲料是馬奶(airag, 俄羅斯語作kumys)。
17世紀前,薩滿教是喀爾喀原住民宗教的根本,17世紀起信仰藏傳佛教。20世紀初期,寺院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但是到1960年代,多數寺院關閉或改作他用。自1990年始佛教再度興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