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汗

1795年車布登扎布長子。 1875年恩克圖嚕子。 第十七代車林多爾濟1875年

簡介

車臣汗(蒙古語:Сэцэн хан,意為“智慧”),喀爾喀蒙古一部,後歸降於清朝,現為蒙古國一部分。
明代末年,元太祖十八世孫謨囉貝瑪遊牧於克魯倫河一帶。其子碩壘自立為汗,稱“車臣汗”,與土謝圖汗袞布、札薩克圖汗素巴第並稱為喀爾喀蒙古三大汗。其轄地東至額爾奇斯河,南界察哈爾汗,西界土謝圖汗,北界布里亞特,與俄羅斯素有交往。
立國之初,車臣汗臣服於察哈爾林丹汗。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年),後金軍隊擊敗林丹汗,車臣汗碩壘轉而向後金納貢。崇德元年(1636年),後金指責車臣汗與明朝進行貿易,車臣汗被迫與明朝斷絕關係。順治三年(1646年),碩壘誘使科爾沁蘇尼特部蒙古背叛清朝,遣軍三萬幫助其抵抗清軍,但是被清軍打敗,不得不恢復向清朝納貢。順治十二年(1655年),碩壘死,其子巴布繼汗位。同年,清朝將喀爾喀蒙古分為左右共八個扎薩克,任命車臣汗領左翼扎薩克之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攻略喀爾喀諸部,車臣汗不能抵禦,烏默客汗被迫舉族南遷,依附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取消車臣汗的獨立地位,改稱其為“車臣汗部”,次年劃其原所轄地為喀爾喀東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噶爾丹被清軍擊潰,車臣汗部奉命回到克魯倫河一帶放牧。此後,車臣汗部協助清朝政府對準噶爾汗國進行了多次戰爭,屢立戰功。乾隆中期,車臣汗部共編有23個旗,於巴爾屯成立一個盟。
1911年,哲布尊丹巴在俄國支持下宣布獨立,車臣汗首領阿爾塔什達、車林多爾濟等人均加入,所屬地成為蒙古國一部分。

世系

​ 姓名 年份 備註
第一代 碩壘 ? - 1655年 阿敏都喇勒孫,謨囉貝瑪子
第二代 巴布 1655年 - 1683年 碩壘第五子。
第三代 諾爾布 1683年 - 1688年 巴布子。
第四代 烏默客 1688年 - 1709年 諾爾布孫,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三十年(1691年)詔留車臣汗號
第五代 袞臣 1709年 - 1728年 烏默客長子。康熙四十八年襲車臣汗。
第六代 車布登班珠爾 1728年 - 1733年 袞臣長子,雍正十一年免。
第七代 垂扎布 1733年 - 1735年 烏默客從弟。
第八代 達瑪璘 1735年 - 1751年 袞臣次子。
第九代 嘛呢巴達喇 1751年 - 1767年 達瑪璘長子。
第十代 車布登扎布 1767年 - 1788年 達瑪璘次子。乾隆四十六年詔世襲罔替。
第十一代 旺多爾濟 1788年 - 1795年 車布登扎布長子。
第十二代 朋楚克多爾濟 1795年 - 1796年 齊旺多爾濟次子,無嗣。
第十三代 桑齋多爾濟 1796年 - 1800年 齊旺多爾濟長子。嘉慶五年,降四等台吉。
第十四代 瑪哈什哩 1800年 - 1807年 朋楚克多爾濟嗣子。
第十五代 恩克圖嚕 1807年 - 1817年 瑪哈什哩長子。嘉慶二十二年病免。
第十六代 阿爾塔什達 1817年 - 1875年 恩克圖嚕子。
第十七代 車林多爾濟 1875年 - 1893年 阿爾塔什達子。
第十八代 德木楚克多爾濟 1893年 - 1909年 車林多爾濟子。
第十九代 阿克旺那林 1909年 - ? 德木楚克多爾濟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