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台堡村

起台堡村

起台堡,一個在國家歷史上並不起眼但在西北地方史上聲名顯赫的村落,一個由單一的軍事屯堡演化為人文薈萃勝地的村落,也是一個由歷史的文化極盛逐漸轉變為當代人口日趨減少的村落。閱經了四百多年的星移斗轉,日月滄桑,遭受了數不盡的春雨秋霜,朝霞暮暉,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西部村落似乎漸漸歸於平淡,或者說漸漸淡出了大傳統社會的視線。懷古看今,不免有勝跡依舊,物是人非的寥落感。

基本信息

簡介

道幃藏族鄉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境東南35公里處,東部與甘肅省臨夏縣接壤,西靠循化縣白莊鄉,
1916春鄧春蘭(左)結婚照蔡曉舟(右)1916春鄧春蘭(左)結婚照蔡曉舟(右)
南部與甘肅省夏河縣接壤,北與甘肅省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相連。地勢東高西低,平均海拔2620米,是循化縣海拔最高的鄉鎮,年平均氣溫在3—6℃之間,年降水量300至400mm。全鄉共27個行政村,其中23個藏族村、3個撒拉族村、1個漢族村。起台堡是道幃藏族鄉唯一的一個漢族村落,該村始於明朝,是明朝“屯軍戍邊”時遺留下的村落,明清時期,曾經一度是邊陲戍邊的要地,是中國第一代女大學生鄧春蘭的故鄉,據村民們介紹,起台堡曾經走出了一百多位大小政府官員,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其所占的空間地理位置,越來越處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劣勢,逐漸走向沒落。全村現共有人口84戶,總計320人。

歷史地位

“先有起台堡,後有循化城。”這樣的民間俗語標示著起台堡在循化縣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明一代,居牧於青海的蒙古貴族鐵騎成為西陲河湟的頑敵,史稱“海寇之患”,幾度使邊陲“歲無寧日”。起台堡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中應運而生,承擔起了關隘防禦的戰略責任。隨著“海寇之患”的消除以及清王朝崛起、循化廳的設立與積石鎮的興盛,特別是清王朝的覆滅,作為軍事建築的起台堡才逐漸演變為漢民族聚居的自然村落。所以述說循化乃至甘青歷史就不能不濃墨重彩地述說起台堡曾經的重要地位。

歷史文化

由於長期的漢文化歷史積澱,起台堡作為一個小小的邊地村落,竟然在邊遠的草根語境中孕育出了諸多精英人物,有一些還升華到國家乃至世界文化場閾中,引領先進文化,推動時代潮流鄧春蘭首倡大學解除女禁,成為北京大學首批女大學生之一,實乃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女性領袖之一;鄧春膏、鄧春霖兄弟積極投身五四愛國運動,還先後赴美國留學,雙雙獲得博士學位。鄧春霖英年早逝,鄧春膏則一生獻身西北教育事業,特別是對蘭州大學的創建發展壯大貢獻厥偉。他們開創了青海歷史上的若干第一,是上世紀前半葉青海歷史上最傑出的文化人物。還有“韋氏三傑”,以其超凡的見識和不俗的業績、良好的口碑而獲譽故里。正因為地靈,所以人傑,也因為人傑,所以地名。
衝破大學女禁第一人鄧春蘭(國畫)衝破大學女禁第一人鄧春蘭(國畫)

起台堡地處甘青交接的關隘地帶,特殊的地緣環境使之形成了多元的村落民俗文化,既不同於甘肅,也不同於青海,在整個青海地區具有不可替代性,值得描寫與研究。以民間信仰為例,起台堡村民既供奉全國流行的關帝,又有青海其他地方民眾也信仰的神靈,但有意思的是還建起了頗具規模的五山神廟,供奉明初開國大將常遇春等神靈,這在青海其他地方很少見。實際上,在甘肅臨夏岷洮地區,由於明代實施軍屯等措施,常遇春等一大批明初西征大將被駐軍後裔神化為山神,名目十分繁多,形成了當地最擁有信眾的龐大的神靈譜系。與甘肅接壤的起台堡則受其影響,以常遇春為主要的信仰對象,並接受黑池爺、水草爺、蓋國爺等神靈進行祭祀,但民眾缺乏像洮岷地區那樣的清晰傳說,體系較為模糊。諸如此類的民俗現象,以及村落的諸多自然歷史文化,在這部村志中得到記錄,為西部村落文化的研究保存了非常珍貴的材料。

起台堡古城

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緯鄉起台堡村。城堡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5米,夯土築,基寬9米、高12米,城牆設有馬面。東西開門,東門設有關廂,關廂三面周長430米、高4米。據清乾隆《循化志》卷二載,該堡為明萬曆年間修建,設守備所。南關廂為清乾隆五年時增築的。

文化名人

鄧春膏(1900-1976),字澤民,甘肅省循化縣道緯鄉起台堡村(今屬青海省)。1921年7月,鄧春膏從北京大學畢業,次年考取留美官費生。他抱著教育救國,服務桑梓的願望,考入史丹福大學。1924年,獲文學士學位,次年又獲碩士學位。之後,考入芝加哥大學,攻讀教育哲學。1928年,獲博士學位。1929年2月,鄧春膏應甘肅省政府之請擔任蘭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教務長,7月又改任校長。1930年蘭州中山大學改名為甘肅大學,1931年又改為省立甘肅學院,鄧春膏一直擔任校長、院長至1936年5月。這8年也是蘭州大學從草創走向發展的8年。1936年,鄧春膏為了抗議教育部對甘肅學院系科設定的不合理撤併,憤而辭職。但是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為把甘肅唯一的一所大學維護下來做了重要貢獻。
鄧春蘭,字友梅,1898年出生於循化縣道幃鄉起台堡村,自幼受其父鄧宗進步思想與人格品德的耳濡目染,第一個回響女子上學受教育的號召,不纏足,先在循化家鄉上國小,畢業後,在蘭州進入其父創辦的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畢業後在蘭州一國小任教,1919年“五四”運動進入高潮鄧春蘭於5月19日給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寄信一封,明確提出“解除大學女禁、國立大學增設女生席”的主張,並要求首先入學。“以為全國女子開一先例”。並投書報界。呼籲大學解除女禁。8月3日,北京《晨報》發表《鄧春蘭女士來書請大學解除女禁》的報導,為女性進入高等學府製造了空前的輿論,在全國社會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同年甘肅省破天荒錄取了鄧春蘭等六名成績優秀的女生進京求學,1920年2月,鄧春蘭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成為中國首批與男生同校的女大學生,在北大學習期間,鄧春蘭發起成立了“春曉學社”,創辦了《春曉學社季刊》,並積極參加《新隴雜誌的創刊,撰寫了《婦女解放聲中之阻礙及補救方法》、《勉學》等許多文章,倡議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改良婚姻制度,廢除買賣婚姻,廢除納妾營娼,禁止早婚與纏足,要求婦女參加政治活動,擔任政府職務,享有管理國家權利等。922年,鄧春蘭回到蘭州,在省立女子師範任教,在中共甘肅特別支部負責宣俠父、銀清泉等人主持下主辦《婦女之聲雜誌,積極參加了在中央甘肅特別支部領導下的進步青年組織的活動。因之遭到反動當局打擊,1938年被反動當局解聘,閒居家中。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新的生活,1957年,被聘為甘肅省文史館館員,1980年12月被選為甘肅省政協委員,1982年6月9日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