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研究

質的研究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與定量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相對的概念,也稱質化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質的研究

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稱為質化研究或定性研究。國內的陳向明將其定義為“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國外學者費舍(Fischer)認為“質化的心理學研究探討的是性質,即人的經驗和行動的獨特的、本質的特徵。質化研究是一種反思性的、解釋的和描述性的努力。它從特定情景中的參與者的角度來理解和描繪人的經驗和行為。”

隨著心理學界後現代主義思潮與本土化運動的發展,定性研究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20世紀7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潮形成,主張採用自我參照的現實性來代替客觀的現實性;他們引用新物理學派的觀點來否定因果律,認為人們的觀察方式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觀察的結果,提出有必要重新考慮因果決定論的普遍性和預測性;他們重視人的高級心理,提倡用歷史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對人的思維創造性人際關係共存意識等高級心理進行多信息源的綜合性研究,使心理學真正成為指導人發展的實用科學。同時期,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也在世界範圍內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學所研究的問題、創構的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心理學許多問題的研究也必須紮根於本土。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重新對定性的研究方法進行發掘和充實,形成了新型的定性研究——質的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的特性

1.自然性。

即強調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質的研究對研究的情境不進行操縱或干預,它運用各種辦法去收集與現場自然發生事件(即研究對象)相關聯的一切資料,然後從其中的關係結構中去發現事件發生的緣由和意義。在研究者的眼中,現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細節都是重要的,都可能是一條線索,有助於更廣泛地了解所研究的對象。現代錄音、攝像技術的進步又使質的研究較傳統的定性研究更趨於客觀和現實。

2.描述性。

即以豐富的資料來描述心理現象和過程。質的研究依靠的是文字或圖片的描述。研究中收集到的資料,諸如現場記錄、訪談記錄、官方檔案、私人檔案、照片、錄音帶、錄像帶等,都是描述性資料,結果的呈現也是以文字來表述。

3.解釋性。

即以了解研究對象自己的觀點為目的。質的研究以解釋為己任,它不期望尋找到普遍規律,而求再現所研究心理現象的實質;努力從當事人的視角理解他們行為的意義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而不作任何價值判斷。

4.互動性。

即正視研究者對研究的主觀影響。質的研究不迴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互動,並且主動地將研究者本人作為重要的研究工具,認為研究者的個人特徵,如研究動機角色意識、個人經歷、視角等,不僅會對研究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可以為其他研究者提供豐富的信息,以對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判斷。它強調研究者對這一類的研究背景材料要進行反省,有清醒的認識,並寫入研究報告中。因此,80年代以前的定性研究報告大都採用第三人稱形式,以確保報導角度的客觀性,而近年來用第一人稱撰寫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

5.動態性。

即研究過程是開放、變化的。質的研究逐步發展出了一套操作方法和檢驗手段,其研究過程包括:確定研究現象、提出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背景、構建概念框架、抽樣、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結論、建立理論、檢驗效度和推廣度、撰寫報告。這些步驟在形式上與定量研究的相似,但其運行順序、所含內容、操作手段都不盡相同。在質的研究中,以上這些環節是彼此重疊、互相滲透、循環往復的,它要求研究者是具有彈性、易適應的人,能根據現場的情況積極調整研究程式,包括研究方向和焦點。因此質的研究方法是不完全規則的,不可標準化的。

質的研究的方法

1.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是質的研究開展的最初計畫。質的研究在自然狀態下進行,通常情況下對研究情境不進行操縱和干預,這就使研究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自動性,為了與量化研究設計相區別,研究者稱這種設計為工作設計,也有稱其為發展設計質的研究設計根據學科的不同有不同的設計類型,R.Tesch 統計有20多種類型,其主要定向有社會學定向、人類學(或稱人種學)定向、心理學定向、政治科學及其他社會科學定向。Creswell認為所有的質的研究設計應具有以下特點:確定研究的範圍;界定和不斷重新界定研究的問題;確定分析的單元;採用不同的收集資料的方法;確定分類方式、編碼方式、表達方式。

2.問題的選擇

質的研究適合於哪些問題的研究呢?或者說質的研究選擇的問題有哪些特別呢?Bogdan等人認為質的研究適合於研究:(1)不成熟的概念,這些概念明顯地缺乏理論基礎,且前人尚未研究的概念;(2)一些理論的內涵是不精確的、不適合的,帶有偏見的甚至是錯誤的;(3)為發展理論需要探索的和描述的現象;(4) 事物的性質不適宜量化。Hudeson從六個方面總結了質化研究問題的特點:(1)被研究的問題是不熟悉的;(2)被研究問題是探索性的問題,其相關的概 念與變數對研究者來說並不清楚;(3)被研究的問題屬於深層的探索性問題,且研究問題有模糊廣泛的背景;(4)探求研究問題的意義比數量更為重要;(5) 研究的問題是意外的發現或突然地降臨;(6)研究的問題屬於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現象。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的研究所選擇的問題具有特殊性、意外性、模糊 性、意義性、陌生性、深層性等特點。

3.資料收集

質化研究資料的收集主要採用觀察(Observations)、訪談(Interviews)、檔案分析(Documents)、視聽材料(Audiovisual materials)分析四種主要手段。質的研究所用的觀察不同於量化研究的客觀觀察(Objectiveobservation),一般採取的是參與觀察或半參與觀察,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在一起活動、生活、在相互接觸中傾聽、觀看其言行方式和內容。質的研究的訪談一般是無結構的開放式深度訪談,就方式而言可採用一對一的面對面訪談(face-to-face)、電話訪談焦點訪談(Focus interview),也稱群體訪談(Group interview),質的研究訪談要求訪談者了解被訪者對研究問題的理解、思維方式,給被訪問者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語言表達餘地,並按照被訪者的思路、交往方式、語言表達習慣來討論問題。檔案收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檔案收集是指相關的報紙、雜誌、會議記錄、政府公文、個人書信等文字材料的收集;廣義的檔案收集除前述外還包括視聽影像資料的收集。視聽資料收集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研究手段,由於攝影、攝像技術的普及,視聽資料日漸豐富;視聽資料的直 觀性、信息含量的豐富性是文字資料所無法比擬的;隨著影視人類學影視心理學的興起,視聽資料收集越來越受到質化研究的重視。不管是以何種方法收集資料,都必須做記錄,記錄的方式可分為描述記錄(Descriptive notes)、反映記錄(Reflective notes)、觀察記錄(Observational notes),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記錄方式是同一次記錄中的不同側面,而不是若干種獨立記錄方法。

4.資料的整理分析

當資料收集好以後,就需要對資料進行歸檔、編碼、分類、歸納分析。通常的做法是將現場記錄或備忘錄寫在資料分析卡片上,對卡片進行歸檔編碼。隨著質的研究的逐步成熟,目前上述分析都備有“質化分析軟體包”,簡稱“QTSP”,這就大大方便了分析研究者,提高了分析效率。編碼的方式主要有三種: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軸心式編碼(Axialcoding)、選擇式編碼(Selective coding)。開放式編碼要求研究者排除個人偏見和原有的理論定勢,將所有的材料按其本身的屬性、主題進行編碼;軸心式編碼要求以主題、類別、語義間的關係或關聯來進行編碼;選擇式編碼要求研究者選擇一個統一的主題,在統一的主題框架下進行編碼。分類就是將資料卡片上背景化的每一個有意義的單元(這些單元可以是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句話、幾句話、一段話、甚至幾段話)歸入相應的主題。這些分類的主題主要有三個層次即核心主題(Central themes)、情境主題(Situated themes)、概括主題(General themes)。核心主題一般是一個單一話語的陳述式表達,情境主題由幾個相關的核心主題整合成意義表達式或情境表達式,概括主題則由若干個情境主題整合而成,以反映或表達問題的實質。質的研究資料的分析一般採取由現象逐步抽象到概念的歸納分析而不是演繹分析。歸納分析最常採用的是漏鬥法和修飾分析法。漏鬥法就是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明確分析的目標,逐步篩選資料,使資料集中在反映特殊現象的一個狹小的範圍,經分析特殊現象得出一個概括性的結論。修飾分析法則是從關涉特殊問題的資料開始,以說明或涵蓋某一模式,繼續擴大分析資料的範圍,看這些資料是否也符合這一模式,將不符合資料的模式部分進行修改,再用於分析更廣泛的資料,最終獲得一個綜合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對研究現象有廣泛的解釋力。質化研究資料分析的方法還有很多,如範圍分析(Domain analysis)、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主題分析(Thematic analysis)、類別分析(Categorical analysis)、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等。

5.成果表達

質的研究成果也是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加以表達,在寫作時首先要考慮讀者對象、敘述風格、敘述人稱、書寫角度、研究者的位置(與被研究者、研究問題的關係)等。質的研究報告需要對研究過程作詳細的敘述,並對關涉主題的各種現象作細緻詳實的描述,還要詳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中對研究關係的反省歷程,這些都有助於讀者判別研究的真實性、可靠性。敘述是質的研究報告的關鍵,克瑞斯韋爾將報告的敘述分為兩個水平:在微觀水平,要變化引述的方式,以矩陣方式呈現文本信息,所有分類名應來自收集資料,要以獨特的方式標識引用信息,要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收集資料,將引述與解釋交融在一起,要描述雙方的交談,要善用修辭手法(Creswell,1994);在巨觀水平儘可能用不同的敘述方法(如 VanMaanen的敘述方法):(1)現實故事(Realist tale)法即儘可能真實再現當事人的具體觀點,並用當事人的語言來加以描述;(2)坦白故事(Confessional tale)法即坦誠介紹自己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中所做的反省;(3)印象故事(Impressionist tale)法詳細描述事件發生的情況和當事人的行為、情緒反應;(4)批判故事(Critical tale)法從當事人所在的文化背景中對研究結果進行檢討、思考;(5)規範故事(Formal tale)法即用研究結果檢驗某一理論模式或研究者的某種構念。

6.研究結果的評估

早期的質的研究工作者迴避使用信度、效度這樣的概念,質的研究學者發展了自己的一套評估概念及指標體系如“信任度(Trust worthiness)”“真實度(Authenticity)”以有別於“Validity”“Reliabity”。有的學者則認為質的研究可以使用外部效度內部效、信度這些概念,但不能採用量化研究中這些概念的定義、分類和評估方法。著名方法學者馬克斯韋爾(Maxwell)就發展了一套評估質的研究效度的分類指標體系。他把質的研究效度分為描述效度(Descriptive Validity)、解釋效度(Interpretive Validity)、理論效度(Theoretical Validity)、評價效度(Evaluative Validity)、推廣效度(Generalizational Validit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