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導引

《質性研究導引》是2011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質性研究導引

《質性研究導引》最先以德語出版,後被翻譯為英語、葡萄牙語、日語、韓語等,在國際社會科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此次中文版的出版直接譯自德文原版,並且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作者本人的親自關心和指導,因此可以說是對歐洲大陸質性研究方法最原汁原味地介紹。

《質性研究導引》經過教學法方面的精心設計,包括7大部分共31章,內容按照讀者認識質性研究、確定研究問題、設計研究過程、選擇質性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質性資料、撰寫質性研究報告、評價質性研究質量以及展望質性研究未來發展的認知邏輯順序排列。每一章都有具體的學習目標、重點提示、案例分析、要點總結、思考練習題以及拓展閱讀文獻。此外,《質性研究導引》還配有許多形象的插圖和概括總結性的表格。教學法方面的這些精心設計極大地提高了《質性研究導引》的易讀性,令它既適合讀者自學使用,也適合用作質性研究課程的教材,能夠滿足學生、教師和質性研究者各種層次的使用需求。

目錄

第一部分 本書框架

1 本書指南

本書的定位

本書的結構

本書的特殊組成要素

如何使用本書

2 質性研究——現實性、歷史和特徵

質性研究的現實性

以定量研究的局限性為發展起點

質性研究的特點

質性研究的歷史

處在現代末期的質性研究

3 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

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關係

在同一項研究中結合使用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

質性數據與定量數據的結合

質性研究方法與定量研究方法的結合

質性研究結果與定量研究結果的結合

研究的評價與推廣化

有關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最新討論

以方法的適合性作為參照點

4 質性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倫理的必要性

倫理準則——所有問題的解決辦法

倫理委員會是解決辦法嗎

如何讓自己在研究中的行動符合倫

質性研究倫理——更好的研究所必需的

第二部分 從理論到文本

5 質性研究中的文獻使用

有關研究對象的理論性文獻

在質性研究中使用理論

有關前人研究的實證性文獻

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方法文獻

撰寫研究報告時對文獻的使用

文獻查詢

6 理論流派

質性研究中的研究視角

主觀意義:符號互動主義

社會現實的生成:常人方法論

社會現實與主觀現實的文化框定:結構主義模型

範式的競爭或視角的多元結合

不同理論的共同點

女性研究與性別研究

實證主義與建構主義

7 文本的建構與理解

文本與現實

文本作為世界的生成:一級建構與二級建構

文本之中的世界生成:擬態(Mimesi8)

處在傳記和敘事關係之中的擬態

第三部分 研究設計

8 質性研究過程

線形研究過程

紮根理論對過程的理解

研究過程的線形與環形

研究過程中的理論作為世界的版本

9 質性研究中的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的裁定

確定問題領域與界定研究主題

關鍵概念和視角的多元結合

研究問題的類型

10 進入實地

……

第四部分 口述資料

第五部分 觀察法和媒介資料

第六部分 從文本到理論

第七部分 有效性論證、寫作和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