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詠

1516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升任南國子監祭酒。 1521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五月,升任禮部左侍郎。 1524年(明世宗嘉靖三年)改任吏部左侍郎。

賈詠(1464-1547)字鳴和,號南塢。河南臨潁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正德九年(1514)充經筵講官,改兵部主事,遷左中允兼修撰,南京翰林院侍讀學士、國子監祭酒。正德十六年擢禮部左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嘉靖四年(1526)五月以原官兼翰林學士入閣專理誥敕、掌參事府事,再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進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太子太保。嘉靖六年八月十八日致仕,嘉靖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卒,年八十四,贈太保,諡文靖。
祖居河南新鄭郭店鄉,元末兵亂遷居臨潁。他自幼聰穎過人,才思敏捷,12歲從呂韜啟蒙讀書,一年多便通曉《論語》。14歲,提學副使陳選稱他為奇才,選入邑學為第子員,23歲經許州知州邵寶初試選為全州第一,所做文章常被學生奉為範例。明弘治二年(1489年),為河南鄉試第一名(解元)。明弘治九年(1496年)賈詠中進士,被授翰林院編修。弘治十一年(1498年)任會試同考官。正德元年(1506年)任經筵講官。因舉此端莊,說話流暢受皇帝嘉獎。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宦官亂政,將賈詠被降為兵部武選主事,次年又調任禮部司祭員外郎。宦官事敗後官復原職。正德六年任左春坊中充兼翰林院修撰,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任應天鄉試主考,次年復任武主考,十一月任侍讀學士,掌管南翰林院事。1516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升任南國子監祭酒。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轉任北監祭酒。1521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五月,升任禮部左侍郎。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賈詠被命承天題主,翌年任會試主考官。1524年(明世宗嘉靖三年)改任吏部左侍郎。同年以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內閣,掌管詔書詹事府事。適逢修“武廟實錄”,他又任史館副總裁。八月,晉升為禮部尚書,加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武廟實錄”修成後,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再修御製文集。1526年(明世宗嘉靖五年)七月書成。又加光祿大夫、柱國、少保。他盡力輔助朝政,朝中典章程式多出自他手,注意為皇帝選拔人才。他為人秉性耿直,多次上書皇帝,要求懲治貪官,均為皇帝採納,嘉靖五年八月,賈詠因病告老還鄉,家居20餘年,達官貴人求見,均杜門謝客,和鄉鄰和睦相處,設義冢以濟死不能葬之人。還在家整理舊時文章詩歌,著有《南塢集》流傳至今。嘉慶二十三年(1554年)賈詠80大壽,皇帝賜羊、酒等物,並在大十字街立“天恩存問”石坊一座。《賈氏藏書目》。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八月,賈詠偶感脾疾,是月30日卒,皇帝為悼念他,停止視朝一日,並派官御祭9壇,葬於南塢之陽。
在山東高密,廣為流傳一首七言律詩——《過高密》,明朝賈詠所作。
夷安過處屬初冬,策馬沖寒訪舊蹤。
父老尚傳齊相國,碑文猶記漢家風。
風塵韓信溝中浪,雲鎖儀銘冢上松。
年少功名夸鄧禹,也曾此地受褒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