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養老

計畫養老

在中國,從過去到現在,沒有任何時候需要我們比現在更為迫切地考慮養老問題。毫不誇張地說,從工作的第一天開始計畫養老,在現今的社會保障體制下並不為過。生活中,人們常看到一些外國老人們,在退休後開著車、背著包,進行全球旅行,灑脫又瀟灑。而在中國,身邊一些老頭老太太們,退休生活就是圍著菜場、孩子轉,生活水平下降,經濟拮据。理論上講,從上班第一天開始,人們就應將收入的一部分拿來作養老理財。但事實是,許多人往往過了40歲,甚至等到退休後,才開始規劃存錢養老。這時,便顯得有點晚了。目前,中國已進入老年社會。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之下,如何尋求穩定增值的理財,為優質養老提供物質支持,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簡介

2010年10月起,上海開始試行“柔性退休”制度,就是通過單位和個人的協調,將男性退休年齡延遲至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不超過60周歲。上海的試行意見將企業各類人才均納入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的實施範圍,包括了參加上海市城鎮養老保險的企業中具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同時,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技能人員和企業需要的其他人員也可柔性延遲退休
延遲養老已經是世界各國對待老齡化的通用手段,老齡化給包括西方已開發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財政壓力。和這些福利尚且良好的國家相比,中國仍然處在開發中國家的行列,以目前的國力,加上社保巨額的虧空,現在提出延遲退休也在意料之中。

示意圖示意圖

不過對廣大工薪階層來說,延遲退休如果逐漸從柔性轉為硬性,那么安度晚年的願景就會從時間和質量上打折。
2009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3歲,在許多西部落後地區,人均壽命還不到70歲。從退休到去世,身體不好的人可能連10年養老金都拿不到,沒準還得在醫院裡面度過晚年時光,就更不要說養老的質量了。
因此,每個正在職場打拚的上班族們,鄭重規劃好養老問題,早早計畫養老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晚年”的建設性工程。
首先,針對延遲退休年齡的做法,就必須加大在健康上的投資。定期體檢、堅持鍛鍊,健康飲食……這些原本屬於中老年人專項的投資現在必須從30歲以後做起。人體從25歲就開始進入衰退期,和自然規律賽跑,爭取退休後能多享受幾年人生,就得靠年輕時候打下的結實基礎。
其次,針對養老統籌的虧空和最終拿到手的養老金數額偏低,就必須從現在開始,有的放矢地進行投資組合,爭取到了退休後,除了養老金,還能有一筆不小的私房退休金。從投資理財的角度看,儲蓄、國債、基金、股票、黃金,一個都不能少,應該按照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套現便利程度予以區分,儘量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最後,針對目前以及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為防止錢到了退休的時候就貶值,買地仍然是首選,畢竟,土地是稀缺資源。但這存在國家政策的因素,因此,投資其他的保值品比如字畫、紅酒等也不失為方法之一。

調查

來自成都神鳥數據諮詢有限公司的一項專門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30歲~45歲中高收入人群表示已開始規劃養老。在蘭州,三十歲起開始規劃養老的人也不在少數。
備受關注的養老話題,無疑關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在“養兒防老”觀念受到強烈衝擊及老齡化社會到來的現實背景下,進行“養老規劃”是否是一項值得謀劃的工作。目前你是否有養老的打算?你是否已經有了比較成功的“養老規劃”單?你的身邊或者你的父母對養老方式有怎樣的看法?

觀點1投資基金養老早行動

“現在幾乎每家都是獨生子女,養老的壓力很大,趁年輕就該早點考慮養老問題。”居住在蘭州現年33歲的李老闆告訴記者,2007年他開了一家餐廳,家庭年收入20萬元,自從手中有了積蓄就已經謀劃為自己養老。“我現在主要以購買基金的形式為自己規劃養老。”李老闆表示,自己除了購買養老保險外,還選擇投資作為養老規劃的另一種形式。同時,他還為女兒購買了成長基金,“每年投資一點,等孩子長大後生活負擔就會更加輕一點。”

觀點2購房出租將來以房養老

“養兒可以防老,養房也可以防老。”市民張春洋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開始有了購買第二套房的想法,並準備裝修後出租,用租金作為自己晚年生活的收入來源。“我身邊不少較早買房的親戚已經開始享受房子帶來的養老金。”他表示,這種買房養老的方式既為社會減輕了負擔,也為更多的人養老提供了另一種捷徑。

觀點3每月存錢為養老做準備

2010年剛到甘肅政法大學工作的蔡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每個月定期存300元存款,堅持40年後,存款就能累積到14.4萬元。“我今年剛步入工作崗位,從現在開始每個月為自己存一點積蓄,到我老了的時候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用它來養老沒問題。”蔡莉同時建議年輕的朋友,當有閒錢的時候也可把這些錢存入固定的賬戶,積少成多。

解讀

“家庭養老是中國人長期以來最主要的養老模式,但是目前這種傳統的養老模式已開始面臨挑戰。”甘肅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研究生導師康民教授說,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許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現實的經濟壓力之下,再指望子女養老已經不行了。廣大獨生子女父母要有意識地、主動地從思想上變依靠子女為依靠自己,積極地在現實生活中做到從“家庭養老”到“社會養老”、從依賴養老到獨立養老。

示意圖示意圖

對於養老規劃,蘭州市社科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張玉斌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覺得做養老規劃應該視個人情況具體來看,家庭條件好的人可以從更多的方式考慮來進行養老規劃,比如買基金股票、購房等,而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人均收入水平較低,他們首先考慮的是眼前的生活問題,至於養老則需再作打算。”張玉斌建議,個人因自身條件的不同,應該對養老有不同的打算。
還有專家認為,我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西方是先富後老,而中國許多人是未富先老,公共保障和養老體系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現在的養老投資規劃呈年輕化趨勢,表明這個群體未雨綢繆,可以在以後維持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這種投資的意識是正確的。它超越了現在普遍流行的短期投機心態。

關於社會養老的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