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1957年創建於北京,首任所長是被譽為“中國的保爾”的吳運鐸同志。歷經40多個春秋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為集機械、電子、液壓、自動控制、測試和計算機套用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技術套用研究所,是國防重點科研單位和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基本信息

簡介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所屬的集機械、電子、液壓、自動控制、測試和計算機套用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技術套用研究所,是國防重點科研單位和兵器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的建設和發展曾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部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40年來共取得科技成果400餘項,有許多成果已達到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

規模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現有職工14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60%以上。擁有固定資產1億多元。已具有現代系統綜合集成的技術能力和型號研究的系統工程管理能力,承擔國家重點預研項目的能力,承擔機電一體化大型民品非標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能力。在科研和生產中形成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在行業內部首批通過GJB/Z9001主糧體系認證。在發展進程中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行結構調整,已形成了科研、開發、生產所得第三產業“四大經濟板塊”的總體發展格局,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技術力量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現有專業技術人員900餘人,6位國家級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餘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50餘人,高級工程師300餘人,在職人員均為事業單位編制。擁有科技成果600餘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科技獎20餘項,省部級科技獎150餘項,國家專利30餘項。曾榮獲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地處陝西省鹹陽市,位於西安鹹陽涇渭開發區,占地面積460畝。

榮譽

改革開放以來,大力開發民用產品;先後在機械、電子、冶金、石化、航空等行業中承擔了非標設備研製、生產線新建和改建項目,有8項產品獲得部級成果獎,10多項技術或設計申請了國家專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也獲得了省級“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單”、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等榮稱號。

盤點有關工程研究所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套用,通過這一套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於是工程的概念就產生了,並且它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和技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