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

化學工程研究所於1978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主要從事化工傳質與分離過程的理論與套用研究,在萃取、吸收、膜分離領域的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地位。

簡介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於1978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主要從事化工傳質與分離過程理論與套用、新型分離技術等研究。化學工程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是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博士與碩士點單位,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化學工程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匯集了一批享譽國內外化工界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如蘇元復院士、施亞均教授、江體乾教授、丁健椿教授、王承明教授、李道純教授、張禮權教授、尤大鉞教授、周展雲教授、塗晉林教授、鄧修教授等。‘

科研隊伍

目前,化學工程研究所具有一支中青年科研人員為學術骨幹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的科研隊伍。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5人,其中正教授7名、副教授11名、中級職稱5名,其中博導3名,碩導15名,博士學位15名,碩士學位3名,留學歸國人員6名。

儀器設備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

研究所現有20毫升、20升和100升超臨界萃取設備、中空纖維膜製備裝置、f500mm平板膜製備裝置、18.2Ω/cm超純水裝置及其膜工程裝置(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精餾設備、模擬移動床裝置、進口萃取塔設備和流變學裝置等,具有理學3080E3型X射線螢光光譜儀、WATERS1525半製備液相/凝膠色譜系統、島津總有機碳分析儀TOC-VCPH、AKUVA液-液相平衡測定儀、島津LC-6A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AA-646原子吸收光譜儀、島津UV-3000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和氣相色譜儀等儀器設備。

特點

隨著現代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對化工分離技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化學工程研究所積極向學科前沿發展、向相關領域滲透,探索氣、液、固相中有用組分的分離及純化的新過程,研究反應與外場強化分離過程,開拓具有高效性、,超淨高純和無害化的新型分離技術,發展新的分離過程、分離方法、分離體系及分離設備。逐步形成了跨學科的研究格局。初步形成以化工分離過程為特長,以膜科學與分離技術、天然藥物分離技術、超臨界流體分離技術、生物下游產品分離技術、生物流體淨化及化工流變學、化工產品精製與回收技術、資源與綠色化工生產技術為特色的研究方向。學術發展方向及布局新穎,均為現代高新技術研究領域,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特色研究方向

特色研究方向如下:

1、膜科學與分離技術

膜科學與分離涉及到化學工程、材料、環境和膜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有:1)膜科學與工程-中空纖維膜/平板膜及其複合膜的製備技術重點研究高分子膜形成機理、模型(熱力學和動力學)、膜表面改性、合金膜、膜表征等;氣體/液體分離膜工程重點研究反滲透、超濾膜、納濾膜、滲透汽化膜、氣體分離膜等;膜材料重點研究含氟高分子材料、聚醯亞胺、碳分子篩、手性印跡聚合物等;2)、集成分離工程-分離與反應、膜分離與反應等耦合過程,以及生物與中藥產品、超淨高純電子化學品、石油化工等集成膜分離過程;3)、污水治理工程-各種膜分離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套用和開發。

2、生物分離技術

針對生物技術下游產品,特別是發酵液、基因工程產品,開展親和超濾、親和層析、連續逆流層析等新型分離、純化技術的理論及工程化套用研究。

3、超臨界流體分離技術與天然藥物分離工程

主要從事超臨界流體萃取、超臨界層析與吸附理論、超臨界流體重結晶提純或製備微細顆粒等套用技術和基礎理論的研究。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現代中藥分離工程中的套用。以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為核心,開展天然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的攻關和理論研究。可進行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工藝開發研究和提供工業裝置成套設備設計。

4、化工流變學與生物流體淨化

從事理論及套用流變學及生物流體淨化過程研究。研究領域涉及化工流變學、油田用聚合物流變學、化妝品流變學、凝膠流變反應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等。

5、化工產品精製與回收技術

主要從事高純度有機和無機化工產品的分離精製技術研究,以及可循環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有機同分異構體產品的結晶分離,工業氣體、固體和液體排放物中可利用物質的分離回收。

6、資源化工產品與技術

從事資源化工產品與技術研究,重點進行脫除二氧化硫、磷化工產品、無機精細化學品、和有色金屬產品的技術開發。

盤點有關工程研究所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套用,通過這一套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於是工程的概念就產生了,並且它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和技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