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與空調技術

製冷與空調技術

製冷與空調技術專業培養能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求實和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製冷與空調工程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並在計算機套用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專長。畢業生應掌握本專業較系統的基本科學理論,較寬廣的技術基礎課理論,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製冷、空調、供暖及通風等相關設備和系統的研發、教學、策劃、製造、運行、管理、行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由來

製冷與空調技術製冷與空調技術發展
制冷機械與空調設備在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提高及國防裝備保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壓縮式製冷循環占主導地位的今天,製冷壓縮機就成為倍受關注的對象。上世紀下半葉,伴隨著材料機械加工電機信息與控制、測試等工業的技術進步,製冷與空調壓縮機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製冷系統的整機能效比有了很大提高。但由於能源供應的日益趨緊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迫使我們必須總結歷史、放眼未來,探索新世紀製冷與空調行業的技術發展,以適應中國“節能優先”的能源戰略的發展要求和“資源持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的社會發展目標。

隨著時代的發展,製冷與空調行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社會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與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誌之一,製冷技術在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及國防等領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其他的技術型產業一樣,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的要求也是製冷空調產業發展的推動力。目前製冷空調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也可以說最大的挑戰與機遇就是如何實現環保與節能的產品發展目標。

在環境保護方面,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是,由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引起的日趨惡化的地球環境。蒙特婁協定書的簽署及其後相繼通過的修訂條例,都表明了世界各國對環境問題的普遍認知和國際上政府間的共識。這些協定的直接效果就是停止以及限制CFCs和HCFCs的使用,從而可以降低非環保型製冷劑的排放對大氣的影響。

在能源方面,自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開始,全球的能源供求矛盾不但沒有減輕,而且日趨突出。儲量有限卻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依然控制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命脈,原油價格的飈升,戰爭的頻繁出現,無不與能源的供求有關。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開發與規模化利用的力度的同時,各種節能技術的推廣套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製冷與空調行業又是關注的重點之一。以家用空調為例,在中國一些大城市中,空調的用電量已占居民用電量的40%-50%,剛剛過去的夏季電慌,再次敲響了節能的警鐘。在國外,美日等工業已開發國家的中央空調系統的全年能耗已占整個建築物總能耗的40%至60%,中國空氣調節的耗電總量及其所占比重正處於增長期,節能任務任重道遠。

因此,探索、研究、開發、實踐製冷與空調行業的新技術,以適應我國“節能優先”的能源戰略的發展要求以及“資源持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的社會發展目標,是製冷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技術主題

製冷與空調技術製冷與空調技術教科書
壓縮機的技術發展主題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在環境保護方面,空調和製冷系統正採用包括HFC和天然製冷劑在內的對環境無害的製冷劑;在節約能源方面,空調和製冷工業的每一次技術進步都體現在節能型壓縮機和高效運行的製冷系統的問世。

2.1環保與製冷劑替代

2.1.1替代的必然性

1930年以來CFCs類氟利昂作為製冷劑一直占有統治地位。自從M.J.Molina和F.S.Rowland在1974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CFCs類物質會產生改變自然界臭氧生長和消亡平衡的氯,從而造成對臭氧層的破壞,由此引發了人們對由於人工化合物中氯和溴元素而引起的臭氧層變薄的關注。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及其修正案對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分別要求和規定了CFCs和HCFCs製冷劑的淘汰進程。CFCs和HCFCs製冷劑的替代成為近些年來國際性的熱門話題。一直在空調與製冷設備中占主導地位的R12、R22等將退出歷史舞台,讓位於其它新型環保製冷劑和天然製冷劑

2.1.2替代現狀

針對製冷劑的替代研究已有一段歷史,目前國際上比較一致或現階段比較認可的替代方案如表1所示,該方案也是製冷劑替代及相關技術研究的方向。

下表製冷劑替代現狀

製冷用途製冷劑製冷劑替代物
原家用和樓宇空調系統R22HFC混合製冷劑
大型離心式冷水機組R11,R12,R500,R22R123,R134a,HFC混合製冷劑
低溫冷凍冷藏機組和冷庫R12,R502,R22,NH3(R717)R134a,R22,HFC或HCFC混合製冷劑NH3(R717)
冰櫃冷櫃、汽車空調R12R134a,HCs及其混合物製冷劑,HCFC混合製冷劑

2.1.3替代中的技術問題

由製冷劑替代引起很多相關基礎理論和技術問題,如替代製冷劑的熱物理性質和遷移性質的確定、熱物性現代測試技術、製冷工質熱物性數據評估及網路資料庫的建立、潤滑油的開發與匹配、油與替代製冷劑的互溶性、流動與傳熱特性,耐新型製冷劑的材料研究,針對替代製冷劑的壓縮機及製冷系統的設計理論等。目前,根據各國情況不同,具體的替代期限亦有差異,過渡性製冷工質(如R134a等)和自然工質(如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碳等)依然是研究的熱點。

CO2(R744)是一種自然工質,它的特點是單位容積製冷量大,而且ODP為0,GWP值為1。主要問題是其臨界溫度較低(31.1℃)及相同溫度下的飽和壓力比較高,使得製冷循環跨臨界和製冷系統的高壓力。因此,提高系統循環效率與安全可靠性,進行系統裝置的結構設計和最佳化,比如改節流過程為膨脹過程以回收高壓冷媒的焓值等,是CO2超臨界製冷循環系統套用研究的關鍵。

NH3(R717)是另一種自然工質,其ODP為0,GWP值小於1,具有較好的熱力性質和熱物理性質,屬於中溫製冷劑,但由於易燃、有毒的缺點,其套用受到限制。只要氨的使用安全問題得到解決,作為有近130年歷史的氨製冷劑的使用範圍的進一步擴大應該不成問題,而且勢必成為替代CFCs和HCFCs的主要物質之一。長遠來說,製冷劑發展的最終趨勢極有可能就是回到上個世紀,即用現代壓縮機及其改進技術和上個世紀廣泛採用的天然製冷劑來實現壓縮式製冷循環對環境保護的要求。

製冷與空調技術空調技術
2.2節能技術

製冷與空調裝置的運行所消耗的電量已占我國年發電總量的近四分之一(在美國等工業已開發國家為40%),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這一比例必然增加。因此,深入研究現有製冷循環的工作過程、分析製冷循環中工作流體的物性,研究新的製冷循環、強化熱力過程(蒸發壓縮冷凝等)等,對於提高製冷裝置的效率、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製冷行業和製冷學科的研究熱點。

2.2.1研究製冷循環改進制冷系統的設計

製冷循環是製冷系統設計的基礎。對製冷循環的研究包括:研究新的製冷循環或製冷方法,實現能量的更有效轉化;改進制冷系統,發掘節能潛力,實現任意環境不同工況下機組的高效運行;探索特殊製冷尤其是低溫製冷技術的普冷化方法。

2.2.2開發節能型製冷壓縮機

從套用的領域和市場保有量來看,壓縮式製冷循環在製冷裝置中仍占據主導地位,因此作為製冷與空調裝置心臟的壓縮機技術的研發就成為核心問題,而製冷與空調系統節能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開發生產節能高效的製冷壓縮機。除了不同結構型式的壓縮機採用新技術以提高工作效率外,變頻與變容量壓縮機的開發也是實現製冷與空調系統高效運行的重要技術,它不僅可以減少斷續運行造成的能量損失(主要是建立高低壓力差需要的功耗),而且可以縮小被調節環境的溫度差從而增加了舒適性。

變頻壓縮機具有高效、節能和控溫精度高的優點,是製冷壓縮機技術發展的熱點,變頻空調器將是未來市場的主要走向之一。這種壓縮機的轉速隨頻率而變化,轉速變化則幾乎與排氣量或製冷量成正比例關係。變頻與控制相結合,可根據設定溫度要求實現製冷量供需的基本平衡和系統的高效率運行,達到節能的目的。如果採用季節能效比SEER來分析製冷和空調的用能效率,變頻技術比固定轉速壓縮機可節能30%以上。變頻技術還可以減輕製冷設備在非滿負荷條件下工作以及頻繁啟停對電網電壓造成的影響。近幾年,變頻調速的製冷空調設備有了較快的發展,在日本的變頻空調已經占據80%~90%的市場份額。在我國,未來變頻空調技術的發展應以開發生產變頻性能更好的直流變頻壓縮機,以及與之配套的直流變頻電機、變頻控制器為主。變頻壓縮機主要的研發方向是解決低速運轉時的振動問題和潤滑油供給問題,高速運轉時的軸承負荷問題、摩擦磨損問題以及設計製造問題等。

變排量技術是在相同轉速下實現氣量(製冷量)調節的一種實用技術,它是通過壓縮機自身吸氣量的改變來實現製冷量的調節。變排量技術是在保證製冷系統尤其是壓縮機高效工作的前提下實現冷量供需平衡的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與變轉速相結合可以實現製冷量的更有效調節。目前,在車用空調系統中壓縮機的變排量技術已有成功的套用。

2.2.3提高熱交換設備的傳熱性能

換熱設備是製冷系統中重要部件之一,其效率的提高是制冷機節能的一項重要措施,如利用強化傳熱技術,在系統中設定過冷卻器等。目前有些空調產品的能效比已經超過6.0,採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增加換熱器的面積或提高換熱器效率,使實際製冷循環的高低溫熱源溫度差縮小,即冷凝溫度接近過冷溫度、蒸發溫度接近過熱溫度,增加了製冷量卻減小了壓縮過程的耗功。

2.2.4製冷及空調裝置運行的智慧型控制

智慧型控制技術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制冷機組的水平。當前,製冷裝置的自動化已經從單機自動安全保護、單機自動運轉發展為多機組自動控制,甚至直接用電子計算機檢測和控制,以實現運行工況最佳化,從而大大降低能量消耗。一台具有節能最佳化控制軟體的機電一體化空調器比通常恆溫空調器節能40%左右。智慧型控制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幾個方面:控制原理、目標和器件;遺傳算法等與模糊控制的結合;製冷系統的網路控制等。

製冷與空調技術製冷與空調技術檢修工藝
2.2.5其他

地溫熱源的利用。實現“冬暖夏涼”是大部分製冷與空調裝置的直接目的,地溫(包括土壤、地下水)等就具備這種特性,為此地溫的套用就成為製冷技術研究的一個方面。地溫可以被直接用來冷卻被冷卻介質,如抽取地下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以降低空氣的溫度,也可以被用來預冷或預熱空氣,以降低製冷系統的負荷。地溫熱源利用時應充分考慮不能浪費資源,例如地下水的回灌要及時等。

與電加熱取暖相比,熱泵系統的供熱效率要高得多。在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冬季大部分時間在零度以上,使用熱泵系統的供熱效率更高些,問題在於南方的相對濕度較大,蒸發器表面結霜是影響系統可靠運行和運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北方地區,由於-100C以下的大氣環境溫度時常遇到,在這樣低的溫度下熱泵系統的可靠運行(主要是壓縮機的可靠起動與運行)難於保證。所以,熱泵系統的推廣套用是節約能源的重要的空氣調節技術之一。除霜技術、較低環境溫度下熱泵系統的起動和運行特性的研究將是製冷技術發展的又一主要方向。

冰蓄冷技術在國外已有較好的套用,它對於平衡電網負荷、節約能耗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儘管中國在此方面的研究不算晚,但至今未能實現真正的產業化,除了技術(比如蓄冷材料的開發)因素外,巨觀政策的引導也缺乏力度。由於電力供需矛盾可能持續下去,冰蓄冷技術將有較大的推廣套用空間。

太陽能製冷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之一。利用太陽能製冷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先實現光電轉換,再以電力推動常規的壓縮式制冷機製冷即壓縮式太陽能製冷與空調系統,由於目前太陽能電池成本較高且光電轉換效率很低,尚難推廣;二是進行光熱轉換,以熱能製冷,如太陽能吸收式空調系統,去濕-蒸發降溫空調系統,太陽能金屬氫化物空調系統等。面向二十一世紀,由於常規能源供應的有限性,太陽能製冷空調系統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新型製冷循環和熱泵循環的發展、能效標識制度在我國的強制性實施以及集成能源系統(簡稱IES,將分散式發電技術與餘熱驅動技術相結合,提供製冷,供暖,濕度控制,能量儲存及其他的廢熱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必將推動製冷學科和製冷行業的研究工作更好地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現狀和發展

製冷與空調技術製冷與空調有關裝置
3.1技術現狀

製冷壓縮機在面臨環保、節能、以及企業間競爭等一系列的挑戰中出現了新的突破。在整個壓縮機工業的方方面面都廣泛使用的電子計算機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這包括計算機數據採集和整理,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和工藝的最佳化等。其帶來的總體效果體現在壓縮機的小型化和高效率,此外,噪聲和振動得到降低,可靠性得到提高和壽命得到延長。而在取得這些成就的過程中所消耗的開發、設計和生產製造時間都比過去短且費用亦低。表示了目前各類壓縮機的大致套用範圍及其製冷量大小,圖中虛線包圍的部分表示該結構型式壓縮機製冷量拓寬的方向。渦鏇式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表示車用空調。

往復式製冷壓縮機是一種傳統的製冷壓縮機,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實現製冷量和壓力比的任意設計。雖然它的套用還比較廣泛,但市場份額正逐漸減小。

3.1.1往復式壓縮機

到目前為止,冰櫃(包括小型冷凍與冷藏裝置)的主機仍以往復式壓縮機為主。通過氣閥結構、摩擦副等的最佳化設計,往復式冰櫃壓縮機的製冷係數(單位功率製冷量)已由九十年代初期的1.0(w/w)提高到如今的1.8左右;除了節能技術的進步外,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製冷劑替代技術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我國的冰櫃系統已大量採用R600等碳氫化合物,小型製冷裝置上也採用了R134a等新的工質。進一步提高往復式冰櫃壓縮機的效率、降低系統噪聲仍然是它的發展方向。

3.1.1.1線性壓縮機

線性壓縮機依然使往復式,由於電機的直線運動可以直接帶動活塞的往復運動,從而避免了曲柄連桿機構的複雜性和由此帶來的機械功率的消耗。裝配線性壓縮機作為冰櫃系統已經面世,線性冰櫃壓縮機的的製冷係數已超過2.0(w/w),市場前景看好。主要問題是壓縮機油路系統的設計和電機線性位移極限點的有效控制及相應的防撞缸技術。

3.1.1.2斜盤式壓縮機

斜盤式壓縮機也是往復式壓縮機的一種變型結構,目前主要用於車用空調系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斜盤式壓縮機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機型,在車用空調壓縮機市場占有70以上的份額。儘管如此,因為它仍屬於往復式結構的系列,所以在汽車空調系統中的能效比(製冷係數)也只有1.5左右,且體積大、重量大。由於斜盤式汽車空調壓縮機的工藝成熟,加上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可預見的將來,仍將保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在一定的排量範圍內被逐漸替代卻是必然之路。

3.1.2轉子式壓縮機

轉子式壓縮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受到國內的關注,它的代表結構包括滾動活塞式、滑片式等。目前滾動活塞式廣泛套用於家用空調器上,在電冰櫃上也有一些套用。這種壓縮機不需要吸氣閥,使它適用於變速運行,從而可以通過變頻控制提高系統性能。為了確保大功率(電機輸出功率達3P)滾動活塞式壓縮機的性能,國內與上世紀末開始研發雙轉子滾動活塞式壓縮機,現已投放市場。雙轉子滾動活塞式壓縮機結構上有兩個優點:①轉動系統的受力情況得到較大改善,機器的振動與噪聲有所降低;②增加了單機的容積排量,提高了電機的輸出功率。

在3P以下的空調器中,暫時沒有可以替代滾動活塞式壓縮機的較好機型。所以提高壓縮過程的效率、減低噪聲、電動機變速控制以及採用R410A等新製冷工質後的相關技術問題等,是滾動活塞式壓縮機的研究方向。

滑片式壓縮機屬於轉子式壓縮機的一種,主要用來提供壓縮空氣,排氣量一般在0.3—3m3/min,市場占有率較低。

鏇葉式壓縮機是滑片式壓縮機的一種改型結構,由於它的起動性能比較好、壓縮過程力矩變化亦不大,目前主要用於微型轎車和一些排量比較小的工具車的空調系統。高速下的動力特性是這種壓縮機的主要技術研究方向。

3.1.3螺桿式壓縮機

螺桿式壓縮機具有尺寸小、重量輕、易維護等特點,是製冷壓縮機中發展較快的一種機型。一方面,螺桿型線、結構設計有了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螺桿轉子專用銑床特別是磨床的引進,提高了這對關鍵零件的加工精度與加工效率,使得螺桿壓縮機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產業化生產的必備硬體也有了保障。目前,螺桿壓縮機以壓縮空氣為主,在中型熱泵式空調系統中也有成功的套用。由於螺桿式壓縮機工作可靠性的不斷提高,使之在中等製冷量範圍內已逐漸替代往復式壓縮機並占據了離心式壓縮機的大部分市場。

3.1.4渦鏇式壓縮機

渦鏇式壓縮機在過去十年中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基本理論、結構研究、工業樣機開發到最終實現規模化工業生產,構成了壓縮機技術發展的新亮點。數控加工工藝的發展使渦鏇壓縮機得以實現大批量生產,無可比擬的性能優勢是其大量進人市場的前提。短短數年,已在櫃式空調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在櫃式空調系統,渦鏇壓縮機的製冷係數已達3.4(w/w);在車用空調領域,渦鏇壓縮機的製冷係數已達2.0(w/w),顯示出很強的競爭潛力。渦鏇壓縮機的發展在於擴大其製冷量範圍、進一步提高效率、使用替代工質和降低製造成本等方面。

由於沒有氣閥,壓縮過程力和力矩變化小等結構上的優點使之更適合於變頻調速運行,這也成為渦鏇壓縮機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開發變排量機構也是渦鏇壓縮機技術發展的重點。目前,利用軸向“柔性”密封技術,理論上可以實現製冷/制熱容量10%-100%範圍內的調節。

由於渦鏇壓縮機近乎連續的吸排氣特性、低的起動力矩以及抗液擊能力,渦鏇壓縮機的並聯使用創造了條件。並聯使用的渦鏇壓縮機可以大大增加機組的製冷能力,可以從目前的單機25匹馬力提高到單機組100匹馬力(4台的單機並聯),而且使得冷量的調節更為合理,充分發揮單機效率最高的優點。但單機並聯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回油不平均易造成機組使用時單機的燒機現象。

3.1.5離心式壓縮機

目前在大冷量範圍內(大於1500kW)仍保持優勢,這主要是受益於在這個冷量範圍內,它具有無可比擬的系統總效率。離心式壓縮機的運動零件少而簡單,且其製造精度要比螺桿式壓縮機低得多,這些都帶來製造費用相對低且可靠的特點。相對來講,離心式壓縮機的發展有所緩慢,因為受到螺桿式壓縮機和吸收式制冷機的挑戰。

離心機的市場容量大約在700~1200台之間徘徊,因為在目前的技術前提下,該機型主要用於大型建築物的空氣調節,需求量有限。近幾年由於大型基建項目紛紛上馬,離心式製冷與空調壓縮機又成為關注的熱點。解決喘振現象、改善氣量調節和隨工況變化的適應能力、小型化技術等是離心式壓縮機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3.1.6其它結構形式

單齒壓縮機、十字滑塊式壓縮機等一些結構獨特的容積式壓縮機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在國內尚未形成生產能力。

3.1.7其它

為了適應特殊地區環境調節的需要,比如中東等高溫高濕地區的空氣調節要求,有針對性地開發高負荷高工況製冷壓縮機也取得了較好發展,目前採用的主要結構型式是活塞式壓縮機和鏇轉式壓縮機。

為了適應壓縮新製冷劑的需要,潤滑油特性的研究尤其是匹配性能的實驗研究是製冷行業的基本任務之一。R407C、R410A等非共沸製冷劑的蒸發溫度滑移現象、吸氣管中油氣兩相流動規律等是製冷工質替代帶來的壓縮機和製冷系統的若干基礎問題之一。

另外,容積式(比如渦鏇式和螺桿式)試圖向大容量發展,離心式則試圖向小容量發展。隨著綜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相互滲透,總有一天我們將很難僅從製冷量大小的角度去判斷壓縮機的結構型式,特別是容積式和速度式製冷壓縮機的適應製冷量範圍。

3.2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

3.2.1工作過程模擬與最佳化

模擬容積式壓縮機的瞬態工作過程,進一步揭示密封、潤滑與導熱的機理,建立新的數學模型,改良設計方法等,是提高容積式壓縮機工作性能的主要途徑之一。從幾何學和運動嚙合原理出發開發新的壓縮腔型線,套用有限元理論分析關鍵零件的熱、力變形及其對密封間隙的影響,以及通過對氣體流動規律的認識來判斷相關損失等,是最佳化設計的必要工作。

離心式壓縮機則應從流場出發,研究葉輪機械內部複雜的三維非定常、非對稱流動現象,深化對激振力產生機理以及失速、喘振等現象的認識,探索通過誘導流場主動控制氣動失穩、提高穩定裕度的途徑。研究高參數下微小間隙約束自激源特性,建立超常工況流體激勵下的軸系非線性穩定性和動力回響模型,研究提高軸系穩定性的工程適用方法。

3.2.2變工況設計理論

容積式壓縮機現有的結構設計都是以規定設計工況為前提,規定設計工況又是考核壓縮機性能優劣的必要條件。可靠性與壽命考核的工況則是以壓縮機的安全運行為目的。實際上,製冷壓縮機的運行工況與環境(溫度、濕度)有很大關係,規定設計工況下的高性能並不表示實際運行時的能量節省。所以,有必要開展變工況設計理論的研究。

製冷與空調技術製冷空調技術
3.2.3超常工況下的安全運行與控制

特別惡劣的環境條件、系統壓力的突然升高等超常工況的出現以及高轉速、跨臨界等高參數的要求,對壓縮機的運行效率與可靠性提出了挑戰,必須進行專題研究,也是未來容積式壓縮機和製冷技術進步的象徵。

3.2.4製冷壓縮機與環境保護

傳統的製冷劑(R11,R12,R22等)的排放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新的環境友好製冷劑的研究開發正在積極進行當中。製冷劑的替代不僅要求製冷系統做相應的更改,也要求壓縮機適應相應的要求。因此,適應於新型製冷工質的壓縮機技術的研究開發成為壓縮機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製冷工質替代對壓縮機與相關係統的影響以及相關設計思想與對策的研究,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研究內容。

3.2.5無油潤滑及特殊用途壓縮機研發

由於一些特定套用環境的要求,無油潤滑或其他一些特殊結構的壓縮機被提出,比如用在太空飛行器上食品與蔬菜保鮮、飛機吊艙空調系統等。這就需要我們研發特殊結構的壓縮機以適應特殊的環境要求。

3.2.6新原理、新結構開發

渦鏇壓縮機、螺桿壓縮機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容積式壓縮機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容積式壓縮機的結構特點,人們一直在嘗試並探索一些新的結構,效率高、工藝性好的新型壓縮機將成為開發的重點。

3.2.7其他

壓縮機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諸如電機、材料、機械加工、測試、計算機技術及控制等相關學科的技術進步,反過來,壓縮機與製冷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推動著相關學科的發展。

未來發展

製冷與空調技術的發展趨勢依然是:環保型製冷劑的開發與套用、研發高效的製冷部件(壓縮機、換熱器等)以及為實現製冷系統高效與可靠運行的匹配技術、調節技術和智慧型化控制技術等。同時製冷方法也在不斷革新,半導體製冷、磁製冷等技術的進步和完善也有可能引發製冷技術革命。

中國製冷與空調技術的整體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應該從環保和節能兩方面出發,加快CFCs製冷劑替代的步伐,提高製冷系統的綜合效率,力圖儘快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專業內容

主要課程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自控原理與套用熱工測試技術換熱器製冷原理壓縮機原理空氣調節製冷空調自動控制供熱與通風工程、冷庫及運用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到能源、動力、電力石油化工交通運輸食品加工及儲運冶金房地產環境保護製冷設備製造人工環境等研究領域或科學教育等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從事設計、製造、研究開發、安裝施工、運行維護管理及行銷等方面工作。

科研方向

製冷與空調技術是我系具有較長歷史的研究領域和重要研究方向。近年來隨著製冷和空調技術的快速發展的趨勢,我系加大了在此領域的研究和投入,研究水平已呈開始發展趨勢。目前已具備一支老中青相結合、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充滿活力的精幹教師隊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半數以上具有海外留學背景。
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和國家有關部委等項目的支持下,我系在此領域進行了若干有新意的研究,同時十分注重將科學研究與工程實際套用相結合,與許多製冷、空調相關的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在企事業單位的委託和合作下完成了許多研究和開發項目。

主要研究內容有:

(1)新型製冷方法和循環的研究。我校的特色是將新型製冷方法和循環的研究與能源的有效利用緊密結合,在利用餘熱吸收式製冷,噴射式製冷,太陽能製冷,除濕蒸發冷卻,海水冰漿機,熱泵,燃氣空調及熱電冷三聯供以及聯合循環、複合循環等研究方面取得若干有價值突破和成就。

(2)製冷(空調)系統測控與仿真:本方向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製冷空調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建立了製冷空調系統檢測,測試,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模擬仿真系統等等。
(3)低溫傳熱傳質學:將傳熱傳質與空調製冷的基礎研究密切聯繫在一起,建立了低溫傳熱傳質學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院已在製冷有空調技術上初步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體系,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經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和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項,使用新型專利多項,有的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有套用已達到了較高的程度。

盤點高職高專熱門專業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業藍皮書《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高職高專就業率最高的是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89.5%),最低的是法律大類(73.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