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降

血沉的快慢還可輔助觀察病情的變化:如風濕病、結核病血沉加快的程度常與病情輕重有關。活動期血沉加快;病情好轉時血沉速度減緩;非活動期血沉可以恢復到參考範圍。因此,測定血沉可大致推測疾病的發展及觀察治療效果。例如,紅斑狼瘡病人的血沉從平穩到加快表明病情進入活動期,長期穩定在參考範圍內就說明病情得到了控制。

名詞簡介

定義:豎直血沉管,管內血漿柱和紅細胞懸浮液柱的分界面經過一小時下降的高度稱為血沉降率,簡稱血沉降或血沉,實際上是量度紅細胞在最初一小時內的沉降速率,單位為毫米每小時(mm/h)。
簡介:血沉降(ESR,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是其中一種發炎指數,考參範圍(魏氏法):男性為0~15mm/1小時,女性為0~20mm/1小時,但是年紀越大,正常值亦隨之增高,或者因生理因素而增高,如女性在月經期間和妊娠期間可達到40毫米左右,小兒及50歲以上的老人血沉可略快於參考範圍。值得注意的是,血沉遠高於正常值的話,人身體絕對是有病的;然而血沉在正常值範圍內,人身體就未必沒有病,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測指數。

臨床意義

血沉加快常與以下疾病有關:
△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炎症,2~3個小時就會出現血沉加快的現象;
△各種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動性結核病、腎炎、心肌炎、肺炎、化膿性腦炎、盆腔炎等;
△各種膠原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動脈炎等;
△組織損傷和壞死,如大範圍的組織壞死或損傷、大手術導致的損傷,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嚴重創傷、燒傷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
△患有嚴重貧血、血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甲亢、重金屬中毒、惡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腎炎等疾病時,血沉也可呈現明顯加快趨勢。
血沉加快對發展速度較快的惡性腫瘤具有提示價值:手術將腫瘤切除,或化療放療治療有效時,血沉可減慢;腫瘤復發或出現轉移時,血沉還可再加快。良性腫瘤一般血沉不加快或出現減慢現象,因此可以通過這個項目協助初步判斷腫瘤的性質。
血沉的快慢還可輔助觀察病情的變化:如風濕病、結核病血沉加快的程度常與病情輕重有關。活動期血沉加快;病情好轉時血沉速度減緩;非活動期血沉可以恢復到參考範圍。因此,測定血沉可大致推測疾病的發展及觀察治療效果。例如,紅斑狼瘡病人的血沉從平穩到加快表明病情進入活動期,長期穩定在參考範圍內就說明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