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捷斯卡河戰役

蘇捷斯卡河戰役是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德、意占領者及其幫凶曾在該河河谷大規模交戰。

蘇捷斯卡河戰役

1943年5—6月,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德、意占領者及其幫凶曾在該河河谷大規模交戰。
1943年春,德國統帥部由於內雷特瓦河戰役失利,決定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主要戰役集團發動一次新的圍剿戰役,代號為“黑色”。戰役企圖是,在黑塞哥維那、桑扎克和黑山交界地區包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迫使其退到塔拉河與皮瓦河之間並就地消滅之。參戰部隊有德、意各4個師,“游擊隊”與烏斯塔施(克羅地亞法西斯匪幫)組成的部隊,總計12.7萬人。與之對抗的南斯拉夫部隊為第1、第2無產者師,第3突擊師,第7師和3個旅,共1.6萬人(由最高司令狄托指揮)。南軍因在這以前連續作戰,已精疲力盡,而且裝備只有步兵輕武器。更為嚴重的情況是還有3500名左右的傷病員和部隊在一起。5月20日前,敵人包圍了南斯拉夫部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統帥部起初擬定向東南方向突圍,後查明該方向有敵主力集團,遂改變作戰計畫,決定分兵兩路從西北,東北兩方向同時突圍,衝出敵包圍圈。主力(第1、2師和最高司令部)向蘇捷斯卡河方向突圍,渡河沖向澤倫戈拉,進入東波士尼亞,第3、7師(包括軍醫院)強渡塔拉河,撤至桑扎克。第1、第2師艱苦奮戰到6月9日,突圍撤向澤倫戈拉。但第二路人馬突圍未成。因此,他們接到命令利用第一路的勝利,也向澤倫戈拉突圍。第1、2師為接應第二路,堅守澤倫戈拉通路,被迫與敵3個師鏖戰而重陷包圍。第二路只有第7師突圍至澤倫戈拉地域。第3師和軍醫院在蘇捷斯卡河河谷與主力失去聯繫,化整為零向澤倫戈拉突圍,進入黑山,人員損失一半。6月14日拂曉,以最高司令部為首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主力挺進到敵後亞霍林區。同日,開始向東波士尼亞進軍,開闢了大片新解放區。

點評:

此戰,德軍雖在兵力和技術裝備上占很大優勢,並殲滅大量南軍,但其粉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的計畫還是破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