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芒毛苣苔

藥用芒毛苣苔

藥用芒毛苣苔花冠長1.8—2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內面只在基部之上有一毛環帶,簡直徑約5毫米,上2裂片近三角形,下3裂片近方形,長及寬均為2毫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藥用芒毛苣苔
種拉丁名:Aeschynanthus poilanei Pellegr.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苦苣苔科
科拉丁名:Gesneriaceae
屬中文名:芒毛苣苔屬
屬拉丁名:Aeschynanthus
國內分布:產雲南金平。
海 拔:900-10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bull. Soc. France 72: 822.. 1925]
中國植物志:69:527
英文植物志:18:385
組中文名:長莖芒毛苣苔
組拉丁名:Sect.Polytrichum
族中文名:芒毛苣苔族
族拉丁名:Trib.Trichosporeae Fritsch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附生小灌木。莖圓柱形,粗約3.5毫米,無毛,分枝。葉對生或輪生,無毛,具短或稍長柄;葉片革質,狹長圓形,長7—10厘米,寬1.6—3厘米,兩端漸狹,邊緣有淺波狀小鈍齒,側脈不明顯;葉柄長3—6毫米。花單生葉腋;花梗長約1厘米,近無毛。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寬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2毫米。花冠長1.8—2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內面只在基部之上有一毛環帶,簡直徑約5毫米,上2裂片近三角形,下3裂片近方形,長及寬均為2毫米。雄蕊伸出,花絲著生於花冠中部,疏被短腺毛。花盤高1.2毫米。雌蕊長約8毫米,子房披針形,長3毫米,有短柄,無毛,花柱疏被短腺毛,柱頭頭狀。蒴果線形,長達27厘米,寬3.5毫米,無毛。種子褐色,近圓柱狀,長約2毫米,密被小瘤狀突起,一端有1根毛,毛長約2厘米,另一端有約50根毛,毛長約1.3厘米。

產地分布

產雲南金平。生於林中樹幹上,海拔970—1000米。在越南也有分布。

苦苣苔科植物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多為具根狀莖的草本,少數為灌木或喬木。葉對生或基生,稀輪生或互生,通常為單葉,不分裂,稀羽狀分裂或為羽狀複葉。花通常組成聚傘花序,兩性,輻射對稱或左右對稱。萼片4~5枚。花冠鍾狀或輻狀,多數兩唇形,雄蕊全部能育,或4或2枚能育;雌蕊由2枚心皮形成,子房上位,半下位或完全下位,1室,或2室、胚珠多數。蒴果,室背或室間縱裂,稀蓋裂(盾座苣屬)或為漿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