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低血糖

藥物性低血糖

藥物性低血糖現代醫學已知20多種藥物可引起低血糖。 頑固性低血糖患者套用糖皮質激素。 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可以有效預防藥物性低血糖的發生。

藥物性低血糖藥物性低血糖
現代醫學已知20多種藥物可引起低血糖。主要是由於對這些藥物的使用不當以及對影響這些藥物的因素注意不夠所致。如病人的年齡、進食狀態、肝、腎功能以及藥物的協同作用等。夜間血糖往往是常規血糖檢測的盲區,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夜間低血糖造成反應性清晨高血糖的發生,確診後應減少夜間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劑量,消滅夜間低血糖,防止發生意外。

致病原因

胰島素的使用不當,如劑量不準,劑型不適,未按時進餐,飲酒(內源性糖生成減少),劇烈運動,熱水浴及慢性腎功能不全(胰島素清除率下降)等;

②口服降糖藥,特別是磺脲類(優降糖)對初用的老年人容易誘發低血糖,其病死率為10%,而約5%生存者伴永久性神經損傷。故初劑量不宜過大。

水楊酸鹽類(4~6g/24h時)。本身有降糖作用,同時又有加強磺脲類降糖的作用,具體機制不清。主要可引起兒童低血糖。

④乙醇因代謝產生乙醛和乙酸消耗糖異生的關鍵因子NAD抑制糖異生,易引起肝糖原儲備耗竭;同時還抑制皮質激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素對低血糖的反應,故大量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可引起酒精性低血糖。

⑤其他可引起低血糖的藥物尚有心得安、磺胺類、對氨基苯磺酸、四環素等。

臨床表現

低血糖症發作時,出現急性低血糖反應者33例,無明顯低血糖反應者6例。有意識障礙者21例。發作時血糖均≤2.8mol/L。

病症治療

藥物性低血糖藥物性低血糖
擬診或確診低血糖症時,立即給予50%葡萄糖40~60ml靜脈注射,多數患者症狀迅速緩解,低血糖反覆發作者給予10%葡萄糖注射液靜滴維持治療。頑固性低血糖患者套用糖皮質激素

病症預防

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可以有效預防藥物性低血糖的發生。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要認真核對胰島素劑量,不可過量;飲食與胰島素要配合好;進食量不可忽多忽少。使用降糖藥從劑量充足開始,逐漸根據血糖值調整。三餐必須定時定量。選用安全性高的藥物,如阿卡波糖拜唐苹,作用於腸道,很少吸收進血液,單獨使用不產生低血糖,聯合套用可以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