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運昌

蔡運昌

蔡運昌,男,主任醫師,教授,曾任心內科主任、所長兼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現任全國心血管病學會委員、省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貴州醫藥雜誌執行編委、碩士生導師(已帶出碩6名,尚有5名在讀),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他從醫近40年,全面掌握心內科領域各種心血管疾病及疑難雜症的診斷治療,對心血管介入治療有較深造詣,對嚴重的心律失常、休克、重症心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的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主持或參與完成的項目先後共獲省、廳級科技進步獎26項(省二等2項、三等7項、四等6項、廳級13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共195篇(其中第一作者的共41篇),參編正式出版的專著5部(其中2部為副主編)。他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省先進工作者、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省管專家、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人物事跡

蔡運昌1968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貴州省一個邊遠山區公社衛生所,該衛生所距縣城100多里路,不通班車。在鄉下的七年中,不論颳風下雨、冰天雪地、山高路遠、農民遇到急病、難產要求出診,他總是有求必應。在難以想像的惡劣工作條件下,他與夫人帶著幾個中專生,從切膿包、拔牙等簡單手術開始,省吃儉用,放棄可以享受的一些待遇,節約衛生所的經費,購買器械、逐步創造條件開展了碎胎術、膀胱切開取石術、卵巢囊腫切除術、剖腹產術等。
1979年,貴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隨改革開放而誕生,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取並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於衛生廳舉辦的進修班後留在貴州省人民醫院、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工作。除完成繁忙的臨床工作外,在知識爆炸年代要不斷更新知識,還要承擔科研、教學工作,他主持或參與完成的項目共獲省、廳級科技進步獎27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共194篇,參編正式出版的專著5部(其中2部為副主編)。他主持完成的“經食管低能量電擊復律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共在國內外學術刊期發表論文6篇,其中動物實驗部分以6個Page全文發表在國際權威專業學術期刊-美國“Circulation”雜誌。由於他的學術造詣和專業水平,1998被選為全國心血管病學會委員,同年被選為省心血管病學會副主委,2004年被選為主委。

蔡運昌同志生活儉樸、中午就在醫院打份便當,回辦公室邊吃飯、邊上網了解本專業國內外進展,然後就在辦公室沙發上小睡半小時。他家離醫院有八站公交路程,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騎腳踏車上下班,直到2005年患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才停止騎腳踏車。他保持著儉樸的生活習慣,他從不向組織上提出任何個人要求。他擔任院長的貴州省心血管病醫院(研究所)是省內的重點學科,工作業績在省內得到同行和社會各界的公認,他自已也有一定學術建樹,因此常有新聞媒體來採訪,他對此的處理原則是:一、凡商業行為較重的,一概置之不理;二、凡要報導他個人的,除非是上級行政指令不能推委,但仍堅持要求突出集體、淡化個人,否則便一概拒絕。2002年,貴州省人民醫院新的領導班子為增強科研激勵機制,重獎榮獲省級科研成果獎的蔡運昌10萬元人民幣,他考慮到醫院需用錢的地方多,先是欲退回醫院,經院領導作工作,便將二萬元給課題組的同志分配,其它全部作為科室基金,用於科室建設與發展。他與科里其它幹部一起早在2000年就在科內制定了“合理用藥的若干規定”,不準本科醫生收受藥品回扣,同時查處了個別收受藥品回扣的醫生,在全科宣布停用了幾家發放回扣的廠商的藥品,並宣布科主任接受全科民眾監督,由於採取了這些動真格的措施,不合理用藥在心內科早已基本沒有市場。蔡運昌1993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屆百名優秀醫生,1999年被評為貴州省省管專家,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貴州省核心專家、全國首屆醫德標兵。

蔡運昌總是充分理解別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一次在騎腳踏車上班路上,他被一輛高速違章行駛的機車撞傷,腳踏車也被撞壞。在對方誠意道歉之後便放走了對方,並執意拒收當時和事後的一切賠償,自己卻跛著腳連續半月只能乘汽車上班。1998年,他家新裝修的房子被樓上鄰居使用在他家搭的電線起火燃燒,已裝修完畢的廚房和衛生間付之一炬,他出差回來,在對方道歉之後,放棄了索賠,自已又重新花錢裝修。心研所有2項獲省級、1項獲廳級科技進步獎的項目,是在他主持完成了主要技術指標後,轉讓給他人繼續主持完成的。另三項獲省級獎項目,原排名他為第二、第三,但為了鼓勵中青年醫生,他主動完全退出排名。他經常為科里甚至其它科、其它醫院的醫務人員的課題占用自己的寶貴時間,為他們修改論文及翻譯,常常犧牲周休日和節假日。他的公僕意識,奉獻意識強,無論工作如何繁忙,對病人和院內外同行一貫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

第六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