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娜

韋曉娜

韋曉娜,女,1966年生,婦產科主治醫師,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的女院長。21年來,她恪守“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以及對基層婦幼保健事業執著的追求與奉獻,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廣泛讚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先後獲得了廣西婦幼保健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廣西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11月,她還榮獲了我國醫師行業最高獎——“中國醫師獎”。

基本信息

簡介

韋曉娜,女,1966年生,婦產科主治醫師,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現任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院長,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總指揮,環江縣是全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地區,她毅然紮根山區從事婦幼保健工作21年。20年的光陰,是環江這片熱土成長了她,而她也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在這邊遠的山區醫院寫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榮譽

從醫21年,她堅持為人民健康全心全意服務宗旨,恪守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極不平凡的光輝業績和對基層婦幼保健執著的追求與奉獻,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和基層婦幼保健工作者的崇高風範。2005年榮獲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十佳醫務人員"稱號,2006年榮獲河池市優秀婦幼保健院院長,2006年榮獲廣西"降消"項目先進個人,2007年榮獲廣西婦幼保健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榮獲河池市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廣西優生優肓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5月被授予"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她由一個普通的醫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院長,2004年是環江縣婦幼保健工作嚴重滑坡之時,前8個月幾乎是每月都有孕產婦死亡,9月9日,她授命於危難之際,她冷靜思考,認真分析,果斷決策,探索出基層婦幼保健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向,在任職院長的幾年時間裡,她銳意改革,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鑄造了環江縣婦幼保健院四年來改革發展和輝煌,把一個頻臨衰落的婦幼保健院和災難重重的基層婦幼保健事業,躍居廣西婦幼保健發展的前列,醫院先後獲廣西婦幼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實施"降消"項目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巾幗文明崗”、河池巿衛生工作先進集體、河池巿“五一”巾幗標兵崗、2009年1月順利通過自治區等級質量評審,榮獲廣西縣級首批婦幼保健系統國家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這在邊遠的山區,交通不便,文化基層薄弱,經濟落後的國家級貧困縣,無疑是增添了一道異彩斑斕、光輝燦爛的光環。

事跡

科學管理,創一流醫院。

身為院長,要拓展醫療保健市場,把醫療保健領域的“蛋糕”做強做大,韋曉娜多次在院職工大會上明確指出"立足環江,向外輻射,平穩發展,強化內涵"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把發展放在首位,實現醫院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繼續完善醫院的管理模式,強調人文建設,徹底改善病人的就醫條件,全面提升醫院的社會形象,至今初步實現了"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以人帶科,以科帶院"的發展戰略目標,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競爭力和發展勢力。她精心研究,刻苦鑽研科學技術,以科學促進發展,走科技興院的發展道路,先後組織、研究、多項婦幼衛生保健課題,並推廣新技術:《鞘內注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分娩中鎮痛效果的對比研究》、《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孕期中西醫結合防治技術研究》、《少數民族地區產後出血的預防與干預》、《氟離子透入防治兒童齒》等,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動了全縣婦幼保健事業的快速發展。
韋曉娜任院長四年來,醫院在短短的幾年裡,發展了巨大的變化,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兩個效益同步提高,職工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醫院年業務收入由4年前的72萬元提高到2008年的800多萬元,固定資產由原來的10萬元上升到3000多萬元,綜合實力擠身廣西縣級婦幼保健系統的前列。
韋曉娜是一名普通的婦產科主治醫師,但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著不平凡的樂章。從醫20多年來,她始終把"當醫生應意味著付出和犧牲,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作為自己職業的準則,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治病救人上。她苦心鑽研,潛心研究婦產科急、危、重症、疑難病症的救治和不孕不育症的診治。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她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己任,把病人的小事當大事,病人的大事當重事去對待每一位病人,用熱心、愛心、細心、誠心、專心去服務好每一為民眾和病人,她刻苦鑽研,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愛崗敬業精神,感染著她身邊的每一位醫務人員,每一次手術,她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刀、每一針、每一線都是慎之又慎。因為她深知,在手術面前,醫生的每一刀、每一針、每一線都關係到病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天晚上,醫院來了一位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後大出血並發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產婦,送進醫院時病人已處於休克昏迷狀態,如不及時手術搶救就會有生命危險,接到電話後,她不顧白天從鄉下督導回來的疲憊,立馬又投入緊張的搶救工作,手術中的她豆大的汗珠淌滿臉額,3次幾乎昏倒在手術台上,歷時5個多小時的手術搶救結束已經是次日的凌晨4點多鐘,由於病人尚未完全渡過危險期,她硬撐著堅持守護著病人,密切關注病情的變化,及時的手術和精心的治療,病人終於起“死”回生,類似這樣的場面,在她的從醫生涯里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

愛崗敬業

她精益求精,刻苦鑽研,孜孜不倦,敢於探索,勇於實踐,堅持把為病人解除病痛當作一生的追求,為了給手術病人一個最佳治療方案,不管日常事務多么繁忙,她都不會放鬆對醫療保健業務的鑽研,並經常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會、短期培訓班、外出進修,只要一有學習機會,她就會認真鑽研、吸收、消化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技術技能,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內涵,提高業務水平。2005年環江縣婦幼保健院率先在全河池市縣級婦幼保健院成立"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由於基層設施條件、診療水平相對落後,其它縣(市)都設在縣人民醫院),擔負著全縣12個鄉鎮的產科急救任務,兼任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總指揮的她,為了切實實現母親安全、兒童健康、保駕護航的重任,身體心行、率先垂範,深入工作第一線,抓好中心的業務培訓和管理工作。她重視中心軟硬體配套設施建設:多方籌資,添置所有診療設備、搶救設施和重症監護系統設施,完善管理、加強培訓,狠抓落實,強化醫務人員德、業並進,進一步深化了急救中心人員的 "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行“接到呼救一分鐘受理,二分鐘調度,三分鐘出車”的快速反應政策,還對危重孕產婦搶救實行“首呼首診負責制”,實行24小時免費全天候服務,確保第一時應答民眾的緊急呼叫,在全縣範圍內實行24小時救護車免費接送孕婦住院分娩,推行“救護隊員通訊工具全日開放的獎懲機制”,造就了一支技術過硬,紀律嚴明,醫德高尚的救護隊伍,全面保障救護工作的需求,提高急救中心的救治水平和搶救成功率。在她的帶領下,急救中心步入了一個高效、安全、快速的發展軌道,圓滿完成全縣的產科急救、意外災害、事故搶救及傷病員轉送工作。

迎難而上,勇於創新

在婦幼保健工作中,她精心耕耘,堅持婦幼保健機構的公益性質,明確婦幼衛生服務的功能定位,以保健為中心,保健帶動臨床,臨床促進保健,切實做到保健與臨床有機結合,實現了臨床保健比翼齊飛。在一手抓行政、業務管理的同時,韋曉娜院長注重依法管理全縣母嬰保健技術服務,進一步提高全縣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在國貧縣,實現了《兩綱》指標提前達標的紀錄。實施"降消"項目4年來,韋曉娜院長經常深入鄉村指導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及各種新技術,帶領專家及相關醫務人員走遍全縣17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指導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和產科建設;她的足跡踏遍了全縣的村村寨寨,監護高危孕產婦的孕情變化、調查貧困孕產婦的基本情況,隨訪產科重症產婦的康復,在今年,一次她帶隊到本縣的馴樂鄉上朝村的平治屯隨訪一名重症產婦,當她了解到該產婦是因妊娠並發肝病到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救治,住院費花了12萬多元,原本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已經陷入了揭不開鍋的境地,醫科大教授的“定期複查病情”的出院醫囑,根本就沒有辦法執行,產婦面黃肌廋,嬰兒哇哇待哺,看到這樣的悽慘景象,韋曉娜院長毅然從她的口袋裡掏出2000元錢,送到產婦的手中,在場的縣、鄉醫務人員都被她的這一舉動感動了,也紛紛解囊相助,還現場把農村住院分娩補助發給了她,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民眾家裡,及時幫助解決了產婦的實際困難,保障了產婦的康復,產婦及其家屬非常感動!激動!緊握著她的手哽咽著說不話來,過後產婦的家屬還親自到醫院來答謝她!類似的情景,在韋曉娜的從醫生涯中不計其數,一個富有愛心的優秀院長,就是這樣在基層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計名利中誕生的。在縣衛生行政部門的主導下,在全縣推行“每位孕婦必須有一名醫務人員監護的人盯人”的孕情跟蹤模式,在全區得到了推廣,有效保障了“母嬰安全”。縣婦幼保健院危重孕產婦急救中心在韋曉娜院長的組織帶領下,建立孕產婦住院分娩免費接診制度,免費接孕產婦1200多人次,成功搶救危重孕產婦25例,搶救成功率100%,為降低本縣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作出傑出的貢獻。2008年全縣住院分娩率由2004年的59.42%上到2008年的94.39%;孕產婦死亡率由2004年的195.91/10萬下降到2008年的49.88/10萬,2006年實現了孕產婦零死亡,創造了的歷史性紀錄,得到了自治區衛生廳和河池巿人民政府的表揚,2009年環江縣婦幼保健院被自治區衛生廳授予廣西實施"降消"項目工作先進集體。

紮根山區,心繫保健

二十多年來她的足跡踏遍了毛南山鄉的山山水水,全縣12個鄉鎮148個行政村都烙下她行醫問曖、防病減災的腳印,環江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地,屬國家級貧困縣,村寨邊遠偏僻,條件艱苦,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發病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針對突出問題和本地客觀存在的經濟落後的實際情況,她在苦苦地思索,她在尋找對策,經過多方的努力,2007年終於爭取到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中國健康扶貧工程的大力支持,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免費婦女病普查,她又帶領普查醫療隊深入全縣12個鄉鎮148個行政村為婦女免費診療,每年的、雷打不動的每季度的院長基層婦幼保健工作常規巡訪督查,她5年如一日,從不拉下一次,她帶領保健科人員徒步深入邊遠的東興、龍巖、馴樂鄉村寨,進行“三網”監測(孕產婦死亡監測,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出生缺陷監測),開展了"以婦女為核心,以家庭為最佳場所"的健康教育活動,因地制宜地採用了少數民族喜聞樂見的山歌對唱,文藝表演和"面對面"的宣傳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兒童保健等知識、入戶動員孕產婦到醫院住院分娩、核實和發放農村住院分娩補助,全面推動了"降消"項目持續有效的進展,從2005年至今,救助了農村住院分娩孕產婦12448人,救助額19658003元,有力地提高了農村住院分娩率,確保了母嬰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心繫患者,視患者如親人,對病人如朋友。由於長期廢寢忘食的工作,她積勞成疾,她先後患上了“慢性膽囊炎併發膽石症”,“病毒性心肌炎”,“膝關節內側副韌帶不完全性斷裂併半月板裂傷”等疾患,她行膽囊切除術後不到10天,就拖著一條紅腫的下肢,一枴枴地活躍在鄉村的婦女病普查現場,檢查指導普查工作,現場解決民眾疑難問題,導致了傷腿的遷延癒合;在危重孕產婦的急救中,她身先士卒,既當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在幾次的孕婦合併可疑愛滋病的現場搶救中,她挺身而出,毅然決然的做完手術和治療。但是,在一次為一名“妊娠合併C型肝炎”的孕婦手術中,她不幸被同事的粗莽傷到了手指,至今都還承受著被血源性傳染C肝的風險。她對婦幼保健事業的執著追求,令人信服,由於她熱情大方,誠實穩重,性格開朗、豪爽,還有就是她輝煌的業績傳遍環江縣、河池市、甚至是整個廣西,從2008年開始,就有幾個部門和單位主動邀請她調動工作,並通過組織作思想動員,給出並承諾的行政級別升級、工資待遇豐厚(相對於她現在基層婦幼人待遇),她都不為之所動,仍然堅定不移地、全心全意的安心基層婦幼保健工作;她憑著不怕腿跑折,不怕費口舌的“釘子”精神,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和精湛的技術贏得廣大人民民眾的信賴和同行的尊敬,成為老百姓的健康貼心人。
行醫二十載,一心為患者。在韋曉娜從醫21年的生涯中,我們得到了一位優秀醫師精湛的技能和高尚的醫德,更看到了巿場經濟激烈競爭中沉穩、睿智、實事求是、埋頭苦幹的基層婦幼保健院院長超凡魄力。她以一腔熱血,滿腔愛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療衛生工作者執著、敬業、奉獻的精神。

第六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