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識水

蒲元識水

【解釋】蒲元:人名。是指實踐經驗十分豐富。

基本信息

蒲元 蒲元

【名稱】蒲元識水

【拼音】pú yuán shí shuǐ

【出處】《太平御覽》:“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經驗豐富

原文

蒲元傳曰:君①性多奇思,於斜谷②,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③鈍弱④,不任淬⑤,蜀江爽烈⑥,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⑦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⑧不雜,君以刀畫⑨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於涪津⑩覆⑪水,遂以涪水八升益⑫之。

——選自吳曾《能改齋漫錄》

注釋

①君:指蒲元,三國時著名冶煉工匠。

②斜谷:今陝西眉縣西南。諸葛亮北伐時曾於此屯兵。

③漢水:漢中之水

④鈍弱:此指軟水,指不含或僅含少量鈣、鎂的可溶性鹽的水。

⑤不任淬:不能用來淬火。

⑥爽烈:指硬水。

⑦以:用來。

⑧捍言:強調說。

⑨畫:劃。

⑩津:渡口。

⑪覆:打翻。

⑫益:增加,補充。

翻譯

《蒲元傳》中說:蒲元生性多奇思妙想。在斜谷的時候,為諸葛亮的部隊鑄造三千把軍刀。刀打好之後,他說漢中地區的水是軟水,不能用來淬火(製造的流程之一);蜀江的水是硬水,是金屬的精氣所聚。這種區別是上天注定的。於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回來之後)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說這裡面摻了涪江水,不適合淬刀用。取水的人堅持沒有摻其他的水,蒲元便拿刀在水裡劃了一下,說這裡面摻了八升涪江水。取水的人聽了之後,叩頭說,走到涪江邊時,把水打翻了。所以就地補充了八升涪江水進去。

蒲元簡介

蒲元刀 蒲元刀

蒲元曾任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府中的重要僚屬:西曹椽,主管相府屬吏的任用。同時也是中國三國時的造刀技術能手。據宋《太平御覽》記載,蒲元在斜谷為諸葛亮造刀三千口。他造的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被譽為神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