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俗稱“爛花穗”,又叫葡萄灰腐病,病原菌為灰葡萄孢。葡萄灰霉病是目前世界上發生比較嚴重的一種病害,在所有貯藏發生的病害中,它所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

基本信息

症狀

葡萄灰霉病的病果葡萄灰霉病的病果

葡萄灰霉病主要為害花、葉和果實,也侵害葉片和葉柄。發病多從花期開始,病菌最初從將開敗的花或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淺褐色壞死腐爛,產生灰色霉層。葉多從基部老黃葉邊緣侵入,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圓形壞死斑,其上有不甚明顯的輪紋;果實染病初呈水漬狀灰褐色壞死,隨後顏色變深,果實腐爛,表面產生濃密的灰色霉層。葉柄發病,呈淺褐色壞死、乾縮,其上產生稀疏灰霉

發病規律

此病以分生孢子菌核在病穗、病果上越冬,當氣溫在15-20℃時開始傳播。露地葡萄初侵染期在5月上中旬,大棚葡萄發病早。一般的發病時間平均在葡萄開花前7-10天,所以農民把灰霉病的發生當做計算花期的標準。灰霉病在花前發生較輕,有時會一晃而過。末花期到落果期發病重。此期若大棚濕度高,外界氣溫低(特別是陰雨天),灰霉病是侵染高峰,但不會表現,等到天氣晴好,溫度升高以後,病狀迅速出現,已再無法防治。
灰霉病發生需要的濕度並不很高,有的年份花期並不下雨,但只要早上、夜裡有露水時就足夠了。重要的是溫差,開花期溫差大的年份發病重。

病原

病原Botrytis cinerea Pers稱灰葡萄孢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自寄主表皮、 菌絲體或菌核上長出、密集。孢子梗細長分枝.淺灰色.大小28C)~550×12~24微米。頂端細 胞膨大.上生許多小梗,其上著生分生孢子。聚集呈葡萄穗狀。分生孢子圓形或橢圓形,單胞 色或淡灰.大小9~15×6~18微米。菌核黑色不規則片狀l~2毫米,外部為疏絲組織,內部為 擬薄壁組織。有性世代為Sclerotinia fuckeliana.(de Bary)F1Jekel稱富克爾核盤菌,屬子囊菌 亞門真菌。灰葡萄孢霉是一種寄主範圍很廣的兼性寄生菌,能侵染多種水果、蔬菜和花卉。

傳播途徑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灰葡萄孢黴菌(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以菌絲和菌核及分生孢子在被害部位越冬,第2年春季溫度回升,遇雨或濕度大時萌發,借氣流傳播,侵染花穗,病斑上又可形成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並引起漿果發病。發病的最適溫度為18℃,相對濕度94%。通風不良,濕度大,晝夜溫差大,偏施氮肥,葡萄易發病。品種問抗病性差異很大。一年中有2次發病期,第1次在開花前後,此時溫度低,空氣濕度大,造成花序大量被害;第2次在果實著色至成熟期,如遇連雨天,引起裂果,病菌從傷口侵入,導致果粒大量腐爛。該病的發病溫度為5—31℃,最適宜發病溫度為20~23℃,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達90%以上時發病嚴重。在春季多雨,氣溫20℃左右,空氣濕度超過95%達3天以上的年份均易流行灰霉病。此外,管理措施不當,如枝蔓過多,氮肥過多或缺乏,管理粗放等,都可引起灰霉病的發生。葡萄在貯藏期間也易發生此病。

發病條件

葡萄灰霉病危害的果實葡萄灰霉病危害的果實

灰霉病要求低溫高濕條件,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適溫21 C。相對濕度92~97%,pH3~5 對侵染後發病最

有利。在糖類或酸類物質刺激下,很快萌發。侵入時間與溫度有很大關係。16~ 21 C、18小時可完成侵入,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延長侵入期,4 C約需36~48小時,2 C則需要 72小時。

春季葡萄花期,氣溫不太高,若遇連陰雨,空氣濕度大常造成花穗腐爛脫落。另一個易發病 期是果實成熟期.與果實糖分轉化、水分增高、抗性降低有關。管理粗放、施磷鉀肥不足、機械 傷、蟲傷較多的葡萄園易發病,地勢低洼、枝梢徒長、鬱閉、通風透光不足果園發病重。

葡萄不同品種對灰霉病抗性不同,紅加利亞、黑罕、黑大粒、奈加拉等為高抗品種,白香蕉、 玫瑰香、葡萄園皇后等中度抗病,巨峰、洋紅蜜、新玫瑰、白玫瑰、勝利等屬於高感品種。

防治方法

① 現代化綠色無公害生物防治:預防:重點預防時期:花期、幼果期。在發病前使用(霉止) 300倍液稀釋,進行植株全面噴施,用藥次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間隔期為7-10天噴施1次。治療:發現初期,使用霉止50ml+大蒜油15ml兌水15公斤,連用2天。發病中後期:按 霉止50ml+靚果安50ml+大蒜油50ml,兌水30斤進行噴施,3天一次,連用2到3次即可控制病情,以後採取預防方案進行預防。

②細緻修剪,剪淨病枝蔓、病果穗及病卷鬚、徹底清除於室(棚)外燒毀或深埋。以清除病原。

③清掃落葉,並結合施肥,把落葉和表層土壤與肥料摻混深埋於施肥溝內。

④選用無滴消霧膜做設施的外復蓋材料,設施內地面全面積地膜復蓋,降低室(棚)內濕度,抑制病菌孢子萌發,減少侵染;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樹勢,提高抗性;阻擋土壤中的殘留病菌向空氣中散發,降低發病率。

⑤注意調節室(棚)內溫濕度,白天使室內溫度維持在32—35℃,空氣濕度控制在75%左右,夜晚室(棚)內溫度維持在10—15℃,空氣濕度控制在85%以下,抑制病菌孢子萌發,減緩病菌生長,控制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⑥夏季不要撤掉棚膜,(可開大頂風口與底風口),以便防止病菌借雨水傳播,誘發枝蔓、葉片發病。

⑦合理施肥。施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在葡萄果實生長期增施磷鉀肥,補施硼鋅等微肥。防治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⑧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對果穗的危害。

後續

 觀察表明,在貯藏過程中,灰霉病的侵染是從穗梗開始的,穗梗表皮組織對真菌的抗性遠遠低於果粒對真菌的抗性。葡萄採收後,穗梗水分即開始急劇蒸騰而很快萎縮,失去生活能力和對黴菌的抵抗能力,這時黴菌即開始在穗梗的病部和枯死部位急劇生長,然後不經過表皮組織而進入漿果內部,這時黴菌在危害了中央維管束及相鄰的果肉之後,便使漿果脫落,而後全部腐爛。

葡萄灰霉病葡萄灰霉病

防治措施

田間管理

1、合理輪作,及時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並對地表噴施40%懸浮劑1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棚膜、土壤及牆壁等表面噴霧,進行消毒滅菌。移栽前應澆足底水、施足基肥。

2、加強田間管理,根據草莓生長需求適時澆水、追肥;並在在草莓開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時噴灑菜果壯蒂靈,提高草莓循環坐果率,促進果實發育,協調營養平衡,防治草莓畸形發生,使草莓豐產優質。

中藥治療

預防方案:

在發病前使用《奧力克—霉止》500倍液或《奧力克—靚果安》300倍液稀釋,進行植株全面噴施。用藥次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間隔期為7-10天噴施1次。

重點預防時期:花期、幼果期。

治療方案:

發現初期,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發揮中藥治病穩定、長期的優勢和化學藥劑治病迅速的優勢,即《奧力克—霉止》50ml+內性強的防治灰霉病化學藥劑(如嘧霉胺)平常用量的1/3—2/3,兌水15公斤,連用2天,即可控制病情,以後採取預防方案進行預防。

備註:

復配化學藥劑原因:病重時,為更快、更有效的防治病害,公司建議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復配,以達到中藥效果穩定、無抗藥性,西醫速效的良效。(注意:與其它化學藥劑混用,一定要先加入本公司產品,稀釋做為母液,攪拌混勻後,再加入其它藥劑。若配製過程中,出現渾濁或沉澱,請停止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