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灰霉病

向日葵灰霉病

向日葵灰霉病,各階段均可發病,但主要為害花盤。初呈水漬狀濕腐,濕度大時長出稀疏的灰色霉層,嚴重時花盤腐爛,不能結實,為害很大。

主要症狀

灰霉病在向日葵生長的各階段均可發病,但主要為害花盤病菌主要憑藉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蔓延,初呈水漬狀濕腐,濕度大時長出稀疏的灰色霉層,嚴重時花盤腐爛,不能結實,為害很大,使向日葵品質變劣,造成減產,影響商品價值。

病原形態特徵

向日葵灰霉病向日葵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Pets. ex Fr. 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 Whetzel. 稱富氏葡萄孢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數根叢生,褐色,頂端具1~2次分枝,分枝頂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圓形至橢圓形,單細胞,近無色,大小5.5~16×5.0~9.25(μm)(平均11.5×7.69μm),孢子梗811.8~1772.1×11.8~19.8(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著在病殘體上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和從其他寄主匯集來的灰黴菌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蔓延。各時期均可侵染向日葵,以侵染花盤發展最快、為害最大,該病發生溫度範圍2℃~30℃,適溫17℃~22℃,要求高濕,相對濕度93%~95%病菌才能生長和形成孢子。病菌在35℃~37℃下經24小時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1、適期播種,花盤期儘量避開雨季;同時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種曬種l~2 d,並用以種子量0.5%的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加新高脂膜拌種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

2、合理密植,提高田間植株透氣性;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並適時中耕除草灌溉排水合理施肥,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提高坐果率,使籽實飽滿,達到產量提高。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