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雕

菲律賓雕

菲律賓雕(學名:Pithecophaga jefferyi )為隼形目鷹科的鳥類,俗稱食猴鷹。是所有大型森林鷹類中最為珍稀的一種猛禽。 棲息於低山至開闊的草原地帶,主要獵食各種樹棲動物,如貓猴、蝙蝠、蛇、蜥蜴、犀鳥、靈貓、獼猴及野兔、田鼠等。是菲律賓的“國鳥”,砍伐森林和偷獵是菲律賓雕面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菲律賓雕

菲律賓雕菲律賓雕

拉丁學名: Pithecophagajefferyi
別稱: 菲律賓鷹、食猴雕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隼形目
科: 鷹科

亞科:雕亞科
命名時間: Ogilvie-Grant,1897

菲律賓雕菲律賓雕

英文名稱: PhilippineEagle
英文名稱: GreatPhilippineEagle
英文名稱: Monkey-eatingEagle

外形特徵

菲律賓雕菲律賓雕
菲律賓雕是所有大型森林鷹類中最為珍稀的一種,身長91cm,翼展200-250cm,體重6500g,壽命30年。體態強健,上半身羽色為深褐色,下半身為淺黃或與白色相間,頭部後面簇立許多柳葉狀冠毛,色黃有斑點。眼睛灰藍色,鉤嘴灰黑色,喉嚨處有白色條紋,大腿覆蓋羽毛。特別長的尾巴上有黑色條紋。幼鳥和成鳥外觀類似,但是背部和翼羽有大量白色的羽毛飾邊,有稍微的鱗片形狀。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特別有限,只在菲律賓發現,特別是在呂宋島萊特島薩馬島。生活於熱帶雨林植被的密林深處,人類無法訪問,有利於狩獵和築巢。
菲律賓雕(分布圖)菲律賓雕(分布圖)

生活習性

菲律賓雕是菲律賓的“國鳥”,被人們贊為世界上“最高貴的飛翔者”,有“鷹中之虎”的美譽,棲息於低山至開闊的草原地帶,主要獵食各種樹棲動物,如貓猴蝙蝠、蛇、蜥蜴犀鳥靈貓、獼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時十分兇殘,故有食猿雕食猴鷹之稱。這種猛禽狩獵時夫婦合作。一個扮演誘餌並起干擾的作用,而另一個則從獵物的背後偷襲。
菲律賓雕菲律賓雕

生長繁殖

築巢於岩壁、喬木或灌木叢中,鳥巢構建在一棵大樹上,以枯枝和蘆葦等編成,內鋪獸毛和草。4—5月份產卵,通常產2枚卵,孵化期持續60天,幼鳥孵化後105天開始飛行,於8月底離巢。

物種現狀

據2004年動物學家考證估計,大約只有50對菲律賓雕倖存,砍伐森林和偷獵是菲律賓雕滅絕的主要原因。已經開始放養計畫,重新在附近的各島嶼進行,以確保這一物種的生存。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瀕危物種。

隼形目百科(一)

隼形目(學名:Falconiformes)包括鴞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動的猛禽。隼形目多為單獨活動,飛翔能力極強,也是視力最好的動物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