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言

華言

華言,拼音huá yán,是指浮華之言;浮誇之言。

基本信息

引證釋義

(1).浮華之言;浮誇之言。

漢·焦贛《易林·鹹之頤》:“華言風語,自相詿誤,終無凶事,安寧如故。”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大夫曰:‘文學言治尚於唐虞 ,言義高於秋天,有華言矣,未見其實也。’”

明·唐順之《萬古齋公傳》:“及有所得,多出先儒論斷之外。文字尚理致,不為華言。”

(2).指中原地區的語言。 後泛指漢語。

宋·梅堯臣《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獻鮮禿髮馳,問譯華言答。”

魯迅 《集外集·題記》:“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向,即翻為華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