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沁北電廠

華能沁北電廠

華能沁北電廠是由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河南省濟源市建設投資公司分別按55%、35%、5%、5%比例出資組建的電廠。其規劃裝機容量為6×60萬千瓦。一期工程安裝2×60萬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總投資46.67億元人民幣,是國家計委確定的首批超臨界國產化依託項目。

基本信息

企業概況

華能沁北電廠華能沁北電廠
華能沁北電廠(河南華能沁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河南省濟源市建設投資公司分別按55%、35%、5%、5%比例出資組建。為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電廠,是國家“十五”規劃的重點工程,也是中國第一台超臨界機組國產化依託項目。規劃裝機容量4400MW,現運行4×600MW超臨界機組。三期工程(2×1000MW機組)將於2008年內開工建設。華能河口村水庫為三期工程的配套項目,2009年已核准籌建。

河南華能沁北電廠是國家確定的首批超臨界國產化依託項目,緊靠晉東南和晉南煤炭基地。它的建設,對於發展民族工業,提高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水平,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電力結構調整和最佳化。由於沁北電廠位於華中、華北、西北電網的交匯處,它的建成還將對提高供電質量,支撐全國聯網,實現區內資源最佳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華能沁北電廠被列為二十一世紀燃煤最佳化設計示範電站,其工程設計水準與國際水平看齊,其效果將對中國今後燃煤電站設計起到示範作用。

地理位置

華能沁北電廠位於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鎮境內,北倚太行山,南臨沁河,距濟源市區17公里(焦作50公里、洛陽60公里)。濟源市位於河南省的西北部,和山西的晉城運城兩地區交界,扼守晉東南咽喉要道。該市西北兩個方向是山區,南臨黃河,東邊是平原,濟源現已發展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鉛鋅基地和煤化工基地。

交通條件

鐵路:焦枝鐵路橫穿濟源南北,侯月鐵路在濟源鏡內與焦枝複線接軌,地方小鐵路西與焦枝線相連,貫穿濟源沁陽、溫縣、孟州4縣(市)。

公路:207國道北抵山西晉城,南接鄭洛高速公路及310國道。新濟公路東起新鄉連結107國道,西達山西垣曲

企業發展

企業歷史

華能沁北電廠華能沁北電廠
2001年12月26日華能沁北電廠正式成立。

2004年一期工程2×600MW超臨界機組投產發電。

企業規劃

華能沁北電廠,規劃裝機容量為6×60萬千瓦。一期工程安裝2×60萬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總投資46.67億元人民幣,是國家計委確定的首批超臨界國產化依託項目。二期工程擴建設2台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裝置。投產後年需燃煤約270萬噸。

企業現狀

一期工程2×600MW超臨界機組,已於2004年投產發電,二期擴建工程正在籌建,該工程在沁北電廠一期工程擴建端建設2台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裝置,並同時對一期工程2台6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實施脫硫改造,預計2009年投產發電。

技術指標

發電能力

a、裝機容量

2005年華能沁北電廠的裝機容量為120.0萬千瓦。

2004年華能沁北電廠的裝機容量為120.0萬千瓦。

b、供電耗煤

2005年華能沁北電廠的供電耗煤為317.58克/千瓦時。

2004年華能沁北電廠的供電耗煤為313.00克/千瓦時。

發電設備

沁北電廠一期鍋爐設備為東方鍋爐廠第一次引進技術製造的國產超臨界直流變壓本生型鍋爐,型號為DG1900/25.4-Ⅱ1型,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尾部雙煙道結構,採用固態排渣、全鋼構架、懸吊露天布置,設計煤種為晉南、晉東南地區貧煤、煙煤的混合煤種。

裝機容量

規劃裝機容量3600MW。

沁北發電廠總裝機440萬千瓦,為華能系統第一大電廠,全國第六大火力發電廠

一期工程安裝2×6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投資46. 6億元人民幣

1號機組2004年11月20日通過168

1號機組供電煤耗為320克/千瓦時

2號機組2004年12月14號投產發電

二期工程安裝2×6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預計動態總投資約為44.8億元人民幣

3號機組2007年11月21日通過168

3號機組發電煤耗281克/千瓦時

發電水耗1.59千克/千瓦

4號機組2007年12月12日通過168

三期工程安裝2×1000MW超臨界火電機組,工程總投資62億元
5號6號機組預計2009年2010年投產

華能集團所屬電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