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平涼電廠

華能平涼電廠位於甘肅平涼市,一期裝機4×30萬千瓦,是西北電網骨幹電廠和甘肅最大的火電廠之一,自投產以來,該廠累計發電超過500億千瓦時,各項技術指標排在甘肅省內同行業前列。華能平涼電廠系大型坑口火力發電廠,地處陝、甘、寧交界的平涼市二十里舖。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鹹陽市,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市,北與寧夏固原相連。

華能平涼電廠華能平涼電廠
華能平涼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1996年9月由中國西北電力集團公司甘肅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按55%、35%、10%的出資比例發起設立的獨立發電公司。2005年元月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股權轉讓,由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相應的股東權利。平涼電廠系大型坑口火力發電廠,地處陝、甘、寧交界的平涼市二十里舖。一期工程廠區占地面積64公頃,建設規模120萬千瓦,批准總投資51.8億,安裝四台國產引進型300MW燃煤發電機組。1、2機組1998年6月批准開工,2000年9月6日、2001年6月30日相繼投產發電;3、4機組2001年5月開工,2003年6月5日、2003年11月30日建成投產。

企業文化

平涼電廠秉承華能“堅持誠信、注重合作、不斷創新、積極進取、創造業績、服務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諧的工作氛圍、良好的培訓機會和便利的生活福利設施。歡迎廣大電力專業英才加盟華能平涼團隊,與您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廠長介紹

李富民先生出生於1967年10月1日,現任華能平涼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管理工作。曾任甘肅省靖遠電廠生調科值長、科長、靖遠電廠生產副總工程師,1999年調入甘肅平涼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任副總經理,主管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李富民先生畢業於重慶大學熱工動力工程專業,職稱為高級工程師。

一期工程

華能平涼電廠二期工程華能平涼電廠二期工程

平涼電廠系大型坑口火力發電廠。一期工程建設4台30萬千瓦國產引進型燃煤機組,是我省惟一的跨世紀國家重點電源建設項目,總投資51.8億元, 1998年開工建設,2003年全部建成投產,到今年9月底,已累計發電260億千瓦時,為我省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平涼市煤炭資源相對富集,現已探明煤儲量34.7億噸,華亭煤田是我省已開發的第一大煤田,是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質優良,具有開發建設全省最大煤電產業基地的廣闊前景。今年,平涼市的原煤產量將突破2000萬噸大關,為打造我省東部煤電基地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華能平涼發電廠二期工程總投資將達到41.8億元。來自省內外的有關方面專家在認真審查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後認為,是一個占地少、投資省、利用城市中水、同步建設脫硫的經濟環保項目。電廠二期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甘肅乃至西北電網的主力電源之一,不僅能夠滿足甘肅省負荷發展的需要,為甘青兩省補充枯水季節時的電力不足,同時也將為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滿足地區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華能國際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陸丹,華能平涼電廠負責人對平涼電廠二期工程可研報告能得到專家認可和順利通過,表示非常高興和衷心感謝。他們表示,一定要按照設計和計畫,加緊施工,保證安期完成任務,為平涼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脫硫工程

施工中的脫硫塔 施工中的脫硫塔 
開展節能減排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華能平涼電廠作為投產僅5年多的年輕發電企業,在未列入國家計畫安排的情況下,主動承擔減排義務,投資2.3億元在一年內一次性建成4台30萬千瓦機組煙氣脫硫裝置,用實際行動為華能建設“綠色公司”做了最好的註腳。
華能平涼電廠一期裝機4台30萬千瓦機組,是西北電網骨幹電廠之一,自投產以來,累計發電超過500億千瓦時,各項技術指標排在甘肅省內同行業前列。作為甘肅首批加入“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14家企業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電力企業,華能平涼電廠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加快節能減排步伐,提前兌現對國家和社會的承諾,一期脫硫項目實施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23765萬噸,減少煙塵870噸。
電廠早在2007年就開展了一期脫硫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在甘肅省率先啟動了老機組脫硫改造工作。按照原計畫,安排2008年底完成兩台機改造,2009年上半年完成剩餘兩台機改造。但面對節能減排的重任和全省人民的期待,華能平涼電廠打破常規,將兩年的技改工程壓縮到一年以內,為甘肅省圓滿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添磚加瓦。目標就是軍令狀,2007年12月28日,平涼電廠一期脫硫建設大幕正式拉開。此時,擺在大家眼前的工程是一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工期僅有11個月,施工期間不能影響機組正常運行,緊鄰的二期2×60萬千瓦機組工程也在同步建設,施工場地非常緊張,而這期間,還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測和想像的困難……
脫硫施工區原有設施的拆除工作是工程的難點,拆除地區各類建築多,面積狹小,管線眾多,與生產運行系統關聯多,拆除工作本身安全風險就大,加上冬季氣溫低,安全管理面臨很大挑戰。電廠會同施工單位一起研究拆除方案,制定切實措施,對拆除進行全過程監督與管理。除灰管線的改線是拆除工作的難點,既有機務問題,又有控制問題,電廠工作人員利用自身熟悉系統的優勢,自行設計了新的除灰管線,採取先施工後接口的方案,在4台機組大負荷運行的情況下完成了新老除灰管線的匯接。2007年底,啟動鍋爐爐後拆遷工作順利完成,為全面開工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開工初期,正好遇到全國性的雨雪冰凍災害,平涼更是出現了50年不遇的嚴寒,凍土深度達到60cm以上,進入三九天,室外氣溫低於零下20度,滴水成冰,吐氣成霜,積雪和嚴寒給樁基成孔和混凝土施工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時不我待,電廠與參建單位一起分析、解決問題,採取炭火加熱烤化凍土的方法將地面烤化,人工成孔。從第一個樁開挖到混凝土澆築,加班加點,挑燈夜戰,不到1個月就完成了吸收塔樁基的混凝土澆築工作,為土建施工掃清了障礙。
“5.12”地震是另一個預想不到的困難,平涼市震級達到5.0級,雖然地震沒有對工地本身造成太大影響,但其附帶影響卻使本來緊張的工期再添了變數,持續不斷的餘震給施工人員帶來了一定的畏懼心理,全國範圍的勞動力、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設備供應緊張也給工程帶來了明顯的滯後效應。面對土建工程進度嚴重滯後的局面,電廠與土建承包單位進行了多次協調,主動協助承包方解決實際困難;在勞動力基本配置到位後,迅速制定趕工計畫和措施,在滿足工藝及工序要求和確保全全質量的前提下,土建封閉工作與安裝工作同步進行,施工採取24小時兩班倒,同時動用各種激勵措施,深入施工隊伍班組開展動員和慰問,用實際行動帶動大家齊心搶工期。
土建的滯後使原本就十分緊張的安裝工期更加緊張,如按正常進度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平涼電廠工程管理人員大膽創新,制訂10月18日廠用帶電,以帶電促單體試運進而帶動工程向前推進的新思路。思路統一後,大家目標一致,行動一心,在總體布置上超前謀劃,及時將重點轉移到安裝工作中來,土建工作全面配合安裝,全面服務於安裝,搶封閉、搶照明、搶採暖,多點多面平行組織安裝施工,超前思路帶動了安裝工作的突破性進展,得力措施也使執行力大大提升,在節點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廠用帶電,原本局面被動的安裝工作得以徹底扭轉。
平涼電廠脫硫工程由於工期緊、任務重,建設過程中經常遇到邊招標、邊設計、邊施工的情況。電廠與工程參建各方充分交流設計意見,取長補短,並前往華能達拉特楊柳青等電廠實地調研,及時對設計方案進行最佳化,確保施工不受影響。
設備催交是施工後期的“攔路虎”。為了不在設備交貨上“卡脖子”,電廠與參建方成立聯合設備催交組,按照安裝進度要求制定設備交付計畫,狠抓計畫的執行,突出“早”和“實”,對球磨機、增壓風機和循環泵等主要設備派專人進駐製造廠催交和監造。在許多脫硫項目由於設備交貨推遲影響工程進度的情況下,平涼電廠沒有出現因設備交貨而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
向生產交付一個安全可靠,質量一流的脫硫工程是大家的共同願景。電廠堅持管工程必須管安全,充分估計到因搶工期而導致安全管理下滑的情況,會同施工單位定期舉辦安全培訓班,強化工程安全管理人員資質合格、持證上崗工作,強調安全生產工作計畫、布置、檢查、總結、評比“五同時”,深入施工班組參加和體驗安全活動,確保全全控制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確保全全管理始終走在各項工作前面,施工期間未發生各類事故,安全記錄在華能系統各電廠的脫硫改造項目中始終排在前列。
在工程管理上電廠全面執行各項基建管理制度,制定了《脫硫技改工程綜合考核管理辦法》,每周例會上全面安排和考核脫硫工程的計畫、安全、質量,對出現的問題逐個梳理和解決,做到不留隱患,不留尾工,工程進度、安全、質量始終處於受控之中。在充分借鑑經驗的基礎上,電廠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級施工網路以及與此相關的圖紙供應計畫、設備材料供應計畫、勞動力計畫等,各計畫間相互支持、相互協調,各施工單位嚴格按照一級網路進度,層層分解目標、落實責任到班組、到個人。在施工高潮階段,電廠還結合實際適時掀起“大幹一百天,確保年內四投”的勞動競賽活動和“一百天倒計時” 活動,以日進度保周計畫,以周計畫保月計畫,督促各方開足馬力搞建設。
從土建全面開工到最後1台機組完成168小時試運只有短短8個月時間,這8個月電廠脫硫工程管理人員展開了與時間的賽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廠用系統帶電後,電廠繼續採取超常規做法,及時啟動調試工作,以調試促安裝,在勞動力有限的條件下,公用系統先保一套,邊安裝邊調試。為了節約一切可節約的時間,電廠管理人員設立了現場辦公室,每晚開協調會,工作日程基本上是早7點到現場,晚上10點才回家;在調試期間,為了儘早順利完成工作,不影響機組的正常發電,大家乾脆吃住在現場,緊要關頭,就自己動手乾。這種分秒必爭、勇於戰鬥、善於戰鬥的作風和本色,始終體現在整個脫硫施工現場,也推動了施工單位快馬加鞭向前趕的勁頭。
團隊精神的可貴不僅在於忘我工作的精神,還有華能人胸懷大局的意識。一年“四投”目標的實現不能影響當年發電任務的完成,在四台機組水平煙道改造中,給定工期有限,電廠工作人員捨棄節假日及休息時間,把每一分一秒都用好用足,提前完成了煙道改造;在3號機組大修煙囪防腐期間,大家堅守在環境惡劣和危險的防腐工作最前沿,創造性提出並實施了吸收塔空塔運行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防腐工作,使4號機組的運行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整個脫硫施工期間,電廠工作人員始終把自身的形象和行動作為展示華能形象的一個視窗,與施工人員同吃苦、同戰鬥、同分享、同進步。
2008年11月30日,當最後一台機組脫硫裝置圓滿通過168小時整套試運行時,控制室內爆發出陣陣激動人心的掌聲,這掌聲是對華能建設者最好的鞭策和鼓勵。窗外,鞭炮聲聲,不遠處華能平涼電廠二期工地上,2台60萬千瓦機組的脫硫施工也在有條不紊推進,華能平電人矢志節能減排、創建“綠色公司”的行動依然在持續。

發展戰略

華能平涼電廠服務區域華能平涼電廠服務區域
1、以市場為導向,以安全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以股東利益和員工發展為根本,致力於為股東創造長期、穩定、增長的回報,為社會提供充足、可靠、環保和價格合理的電能。
2、堅持“合理布局,最佳化結構;技術領先,節約環保;廣泛合作,拓寬渠道”的方針,堅持“開發與收購併重,新建與擴建並重,煤電、水電與其他可行能源並重,國內與國外資源並重”,積極投資煤電關聯領域,提高供煤保障能力。

華能集團所屬電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