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河鎮

華河鎮

華河鎮位於湖北省紅安縣,西與呂王鎮交界。地處鄂豫之交,東連七里坪鎮,南接二程鎮、上新集鎮,西鄰大悟縣呂王鎮,北靠大悟縣黃站鎮,全鎮版土面積167.5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境內東、西部山巒起伏,中間狹窄平坦,為半山半畈。

基本信息

鄉鎮概述

華河鎮華河鎮
華河鎮位於縣西北,地處鄂豫之交。東連七里坪鎮,南接城關鎮,西鄰大悟縣,東靠天台林區與河南新縣。總面積167.2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陽台山、鷹架山、龍王山等。轄36個村民委員會,273個村民小組,12676戶,45057人。

境內有小水庫50座,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花生,還種植板粟、綠茶、烏柏等,該鎮所產“介靈綠茶”曾獲黃岡地區優質獎。工業主要有機械、礦山、麵粉加工、建築等門類。有鎮辦、村辦、聯辦、個體辦等形式企業30多家。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841元。
華河鎮位於湖北省紅安縣西北部,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陽台山鷹駕山、龍王山等。灄水河傍鎮西而過。鎮下轄36村1場,265個村民小組,2007年有12826戶,52670人。鎮人民政府設在華家河。全鎮有中學兩所,教職工140?人,學生3200人;國小34所,教職工320人,學生4805人;幼稚園2000年,入園兒童100%人。全鎮100%的村興建了水泥公路。
鎮政府駐華河,人口52381人,面積167平方千米。轄36個村委會:熊河、秦垸、石堰、山背、金橋、鄧橋、方劉沖、蜘蛛店、曾家、西張家、陳樓、塗垸、龍橋、花園、祝樓、水口、雙河、鄢家、張寨、高山、新店、王沖、鄒集、金垸、山台、鄧垸、徐榨、何田、滾河、毛畈、傅沖、石咀、新廟、陳河、大學、礦山。

歷史沿革

華河鎮華河鎮
在革命戰爭年代,華河鎮誕生了金世柏、羅厚福、黎錫福、熊應堂等一批人民隊高級將領。還走出楊炳、李金德黃宏儒陳行庚金昭典等一批高級知識分子,以及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幹部。楊炳同志在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工作期間,著有《馬克思,恩格斯論文藝和美學》、《農民問題及其它》等重要著作。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華河鎮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盛產彌猴桃、山渣、珍珠花菜、中藥材、菸葉等土特產。其中“華河小吊酒”更具特色,農家用糯米、高粱等糧食進行發酵,經過多道工序後再用蒸桶蒸煮,待醇香的米酒從小出管緩緩流出,品嘗一口,芳香四射且回味長久。“華河小吊酒”在全縣境內,以及周邊河南,大悟縣鄉村享有盛名。

華河鎮文化生活頗為豐富,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前後,眾多村戶便自發組織龍燈舞隊到四鄉演出。在眾多民間藝術形式中,熊河村的民間舞蹈《熊河高蹺》 (又稱“武蹺”)獨樹一幟。它由六名女子踩著6尺高的文蹺、6名男子踩著2.5尺高的武蹺,其中一男子裝扮成老醜婆進行表演。武蹺表演技巧性高,有“疊羅漢”、“朝天一柱香”、“童子拜觀音”、“空轉”、“顫蹺”和“撲地滾翻”等多種高難動作。1988年,省舞蹈集成編輯部來紅安對其進行錄相,並收入省民舞集成卷。1990年,該舞蹈編寫劇本被省文化廳評為二等獎。在紅安縣舉辦的三次民間藝術節中,《熊河高蹺》均被評為表演一等獎。

鄉鎮建設

華河鎮華河鎮
科學的發展觀不僅是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解決當前諸多社會矛盾的基本原則,也是華河鎮建設管理工作的根本指針。只有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和內涵,才能用新的理念指導和把握城鎮建設管理工作,才能用新的思路和舉措推動城鎮建設管理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我們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統領城鎮建設管理工作,不斷促進城鎮建設管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一、工作指導上樹立三種觀念
一是“以人為本”的觀念。華河鎮把造福民眾和子孫後代放在城鎮建設管理的首位,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充分尊重民眾的意願,依靠民眾的力量。二是“環境是生產力”的觀念。城鎮建設與管理,從本質上說就是環境建設。城鎮建設管理好了,有了完備的基礎設施、優美的生產經營環境和居住環境,就有吸引力、聚集力,就是生產力,就能引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就有生機活力,就會繁榮發展。三是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在規劃、建設、管理中,克服破壞生態、浪費資源的各種問題,絕不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在全局位置,保護好各種資源,不斷提高環境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工作實施中堅持“三高”原則
(一)高起點規劃。規劃是龍頭,城鎮發展的戰略、建設的綱領、管理的依據。科學的城鎮規劃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我們把城鎮規劃放在城鎮發展的第一位,精心組織,抓好落實。一是強調規劃的前瞻性。城鎮規劃需要“百年慧眼”,要有戰略眼光和超前意識。為此,我們建立了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和廣大民眾相結合的規劃決策機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各項規劃實行了公示制。同時,形成了規劃編制的競爭機制,進行公開招標,不斷提高規劃的科學性。二是突出規劃的系統性。繼《大悟城區總體規劃》批准實施之後,我們委託武漢理工大學規劃設計院修編城區第二輪總體規劃,加快編制控制性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成立了縣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城鎮規劃的指導管理。三是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堅持“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規劃的用途,沒有規劃的土地一寸也不開發”的原則,決不以個人意志改變規劃,也決不以規劃遷就建設。規劃一經批准實施,任何組織和個人都無權隨意變更。加強對規劃實施過程的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對於違反規劃的行為,嚴肅查處,依法追究責任。
(二)高標準建設。一是強化精品意識。在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大力推廣新設計、新標準、新工藝、新技術,提高城鎮建設的科技含量。注重城鎮景觀的整體效果,新建設的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幢建築,儘量做到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注重建設造型、色彩、風格的一致性和多樣化,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建造富有特色的建築精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鎮景觀。二是強化特色意識。特色是城鎮的靈魂,是城鎮彰顯個性、展示魅力的基本要素。我們在大力加強城鎮建設的同時,對城鎮發展方向進行合理定位,突出城鎮建設個性特色,增強城鎮的輻射帶動功能。如縣城區,結合市政建設和民營經濟發展,大力開展新區造城和老區改造,建設了一批專業街和商住小區。三是強化實效意識。堅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注重實效。近幾年來,共投資6億元用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修了一批街道和集貿市場,修通了下水管網,新建綠化帶180餘萬平方米,建成垃圾填埋場1處,新建公廁8座,垃圾填埋率達80%,環境衛生清掃服務率達90%。四是強化經營意識。把城鎮的每個組成部分都納入經營的視野,凡是可以推向市場的,大膽進行市場運作。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所有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拍掛方式出讓。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現有基礎設施和新建基礎設施,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和外資進入,實現存量資產的保值增值變現和增量資產結構的最佳化。
(三)高效能管理。一是紮實開展文明縣城創建活動。華河鎮文明縣城創建工作著力在抓鞏固、抓提高、抓深化、抓延伸上下功夫,在鞏固城區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和市場秩序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逐步把整治活動向小街小巷、單位內部和城鄉結合部延伸;加大城區綜合管理和執法力度,引導社會居民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二是理順城鎮建設管理體制。建立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以塊為主、條條保證、社會監督、依法管理”的城鎮管理體制,本著“誰的轄區誰管理,誰的責任誰承擔,誰的問題認治理”的原則,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和獎懲制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事事抓到底。三是堅持依法管理。積極推進城鎮建設管理綜合執法,城鄉建設管理人員持證上崗、亮牌服務,嚴格按照法定範圍、法定程式、法定許可權進行執法。對違章建設、違規車輛、亂倒垃圾、亂貼亂畫等違規行為,加大整治查處力度。
華河鎮華河鎮
三、工作方法上加大三個力度
一是加大領導力度。能不能把城鎮建設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取決於人,取決於幹部。華河鎮把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對涉及城鄉長遠發展和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撲下身子,一抓到底,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工作指導,通過制度城鄉規劃、組織城鄉建設、強化城鄉管理,引導和吸引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提高了經濟運行質量,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工作是搞好城鎮建設管理的重要方面,其廣度、力度如何,直接關係到工作開展的社會氛圍,關係到城鄉民眾的參與程度,關係到城鎮建設與管理的效果。我們充分利用一切宣傳手段,採取一切宣傳形式,對搞好城鎮建設管理的重大意義進行深入持久地宣傳,以進一步把全縣上下的視線引導到創建省級文明衛生縣城上來,真正使“愛我家園、美化大悟”成為城鄉民眾的自覺行動。三是加大齊抓力度。城市建設管理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必須齊抓共管,通力合作。我們充分發揮建設,公安交警工商交通民政國土環保、衛生等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主動,搞好配合,把城市建設與管理當作份內的職責,樹立大城鎮觀念,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共同把全縣的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做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