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福建音樂學院創辦於1994年3月,是由愛國華僑、國際著名音樂家、校祖蔡繼琨教授興辦的民辦高等音樂院校。2000年經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以相對獨立掛靠華僑大學成立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獨立學院),實施本、專科教育,面向境內外招生。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創辦於1994年3月,是由愛國華僑、國際著名音樂家蔡繼琨教授變賣家產獲海外愛國愛鄉的華僑華裔,如印尼李尚大香港呂振萬菲律賓黃呈輝美國蔡松芳諸先生的資助,並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無償撥地,減免配套費用而等興辦的高等音樂專業院校。2000年,學院掛靠華僑大學成立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確認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

建校以來,學院本著“修德養藝,自強不息”的校訓和“愛國第一,品德第二,專業第三”的辦學方針,堅持“三個面向”,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1999年被團中央評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2004年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獎勵,2005年福建省綠化委員會授予省級花園式單位。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學院坐落在福州倉山文教區。目前校內建有演練廳、教學樓、專家樓、圖書館、琴樓、多媒體教室、教師和學生宿舍樓及可容納400多人的兩層演奏廳等。學院不僅設施齊全,而且擁有一支愛崗敬業、學識豐富、本省資深的老教師和國家一級演員任教的教師隊伍。學校還與菲律賓中央大學音樂學院締結姊妹學院;與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

學院面向境內外招生,現有來自全國多個省市及港、澳、台等地的學生。畢業生頒發國家承認的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文憑。

目前,學院正在進行第三、第四期建築。計畫建造教學樓、琴樓、學術交流中心、學生宿舍樓、田徑場、雨蓋操場及食堂,預計大部分於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

新的世紀,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我們以挑戰者的姿態迎接每一個發展的機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發展速度,繼承和發揚已經形成的辦學特色和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逐步把學院建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具有較高水平的音樂學府。

我們將不懈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教育發展之路,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的套用型音樂人才,為我省的經濟建設和音樂事業的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師資

為保證教學水平,學院聘請了多位本省最資深的具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國家一級演員任教。如資深聲樂教育家片冰心教授;原福建武警文工團團長歌唱家朱國易;院副院長、福建師範大學鋼琴碩士生導師鋼琴家洪奕哲福建省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楊軼琴福建省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國家一級演員廖忠偉福建省交響樂團長首席、國家一級演員陳建平……

為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培養後備力量,我院還選送與資助多名青年專業教師到北京上海烏克蘭白俄羅斯奧地利德國等國內外音樂院校進修,攻讀學位。

獎金設定

學院設有蔡繼琨音樂基金(蔡繼琨獎助金、柯賢炳獎助金、蔡棠棣獎助金)以及政府助學金等多項獎助金,用於獎教、獎學、獎創作、獎比賽、資助在校貧寒學生、資助音樂演出、資助出國深造。

就業情況

學院自創辦以來,已為國家輸送音樂人才五百餘人。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學院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面向西部、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目前,大多數畢業生在教育機構、媒體、專業文藝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教育和文藝宣傳工作。

專業設定

專業學制

設音樂表演專業、音樂學專業的四年制本科。

音樂表演專業含演唱鍵盤樂器演奏、管弦樂器演奏、民族樂器演奏方向。專業課教學採用一對一(即一位教師對一位學生)的個別授課形式,並且針對專業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計畫、規範教學管理,為培養知識、技能、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綜合套用型人才創造條件。音樂學專業,增設教育學、心理學、正音、舞蹈、音樂教材教法、實習等課程,為培養合格的音樂師資及社會套用型人才創造條件。

開設音樂表演專業(演唱、鍵盤樂器演奏、管弦樂器演奏及民族樂器演奏)及音樂學(音樂教育)專業。學制:四年制本科及五年制和三年制大專。

1994年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音樂專門人才二百餘人,199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學院設有《蔡繼琨音樂基金》和《蔡繼琨獎助金》等多項獎助金,用於獎教、獎學、獎創作、獎比賽、資助在校貧寒學生、資助音樂演出、資助出國深造。學校還與菲律賓中央大學音樂學院締結姊妹學院;與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

專業實踐

學校實行開門辦學,關門教學。自1997年起由蔡繼琨院長親率師生三次到閩西閩東閩北等革命老區進行慰問演出,深入民間,送音樂下鄉,開展音樂輔導,使學生既得到藝術實踐的鍛鍊,又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另外,學院還舉辦校園藝術節、全校運動會等活動,豐富學生們的課餘文化、體育生活。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學院設有音樂輔導推廣委員會,組織學生送音樂下鄉,到鄰近大中專院校進行義務音樂輔導演出。並鼓勵師生參加全國及省、市、區比賽,多人勇拔頭籌。如在第十一屆全國城市職工歌手大賽中,院青年教師楊明玉榮獲美聲組金獎;在首屆中華閩南語歌曲大賽中02級本科學生丁俐岎榮膺榜首;在“大連賦歌杯”全國古箏邀請賽中,我院青年教師王映雯和02級本科學生黃小燕雙雙榮獲一等獎;在由福建省音樂家協會、福建省電視台都市時尚頻道聯合主辦的福建省青少年民樂電視大賽中,00級五專學生林婕榮獲揚琴專項青年組一等獎;01級本科學生許思穎在全國第八屆中華閩南語歌曲青年歌手電視大賽中獲得第二名,由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五環五星》入選福建省十大金曲00級本科學生張姍姍在首屆中國青少年演藝新人推選活動全國總決賽中獲青年組銀獎。 校內除每周放映音樂專題影片,舉行慶典音樂會外,每周舉行一次學生學習音樂會或教師音樂會。

學院校訓是“修德養藝,自強不息”,辦學方針是愛國第一,品德第二,專業第三。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全力關愛與嚴格督導。

獲獎情況

在第八屆中國(深圳)合唱節比賽中,校女聲合唱團榮獲銀獎。

1994級學生楊明玉:獲第十一屆全國城市職工歌手大賽美聲組金獎;2005年,獲武警部隊新人新作聲樂比賽美聲唱法一等獎;第六屆加拿大國際藝術家音樂比賽-----中國選拔賽聲樂專業二等獎; “第五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徵集評選活動”二等獎;2005年12月,獲“首屆長三角青年歌手大賽”美聲組銀獎;獲第二屆福建省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暨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福建賽區選拔賽專業美聲組第二名;2003年在福州市成功舉辦了三場個人獨唱音樂會。

1999級學生王映雯、2002級學生黃小燕:2004年,雙雙榮獲大連“賦歌杯”全國古箏邀請賽第一名;福建省“藝星伯樂榜獎” 一等獎。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2002級本科學生丁俐岎:在首屆中華閩南語歌曲大賽中榮膺金獎。

2003級本科學生李慧:2005年獲福建省演唱“百事新星”稱號;2006年12月,在全國12家強勢媒體聯合主辦的中國首屆歌壇“超級聯賽”—聯盟歌會中,李慧和藝校李偉的VC男女組合,獲本次比賽團體賽的冠軍。

2001級本科學生許思穎:榮獲中華第八屆閩南語歌曲青年歌手電視

大賽全國總決賽第二名;歌曲《五環、五星》榮獲中國原創歌曲“福建十大金曲獎”。“2005年福建省‘動感地帶’校園網路歌手賽二等獎,被授予福建省”校園十佳網路歌手“榮譽稱號。

2003級學生林錚如:2006年8月,獲全國藝術人才選拔音樂類聲樂(民族唱法)青年專業組銀獎。

2003級學生蔡金蘭:2005年,獲全國青少年藝術新人選拔活動聲樂專業民族唱法銀獎。

2000級學生林婕:榮獲福建省青少年民樂電視大賽揚琴專項青年組第一名。

2002級本科學生呂郭峰:在2005年7月,獲“全國國校園才藝選拔活動”福建賽區大學組美聲唱法一等獎。

2004級本科學生王炯棋: 2005年8月,獲“首屆全國校園才藝選拔活動”福建賽區大學組通俗唱法一等獎。

1995級學生葛清:創作了120餘首各種風格的室內樂作品。其中為大型高甲戲《金刀會》作配器,獲福建省第二十一屆戲劇會演“優秀音樂設計獎”;歌曲 《月滿海峽》 獲“福建省五個一工程獎”;少兒歌曲 《小魚,我的好夥伴》 獲全國校園征歌獎。在福州兩次成功地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

2002級本科學生何珣薰:2005年9月,獲首屆“人才推選福建總決賽”通俗唱法銀獎;2005年10月,獲首屆“兩岸閩南語歌唱大賽”優秀歌手獎。

2 003級本科學生徐秀貞:2005年7月,獲“中日韓國際少兒藝術展示大賽”福建賽區器樂類青年組鋼琴銀獎。

2003級本科學生張佩:2006年9月,榮獲全國藝術人才選拔活動福建選區音樂類聲樂美聲專業青年專業組銀獎。

2004級本科學生林敏敏:2006年9月,榮獲“全國藝術人才選拔活動”福建選區民族器樂類古箏專業青年專業組銀獎。

2004級本科學生謝強:2006年9月,榮獲“全國藝術人才選拔活動”福建選區民族器樂類竹笛專業青年專業組銀獎。

1995級學生吳星玫:2002年9月—2004年7月就讀於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獲碩士學位。2004年12月在福州市成功舉辦了三場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

蔡繼琨

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

蔡繼琨(Tsai chi-Kun)[1912—2004]福建泉州人,教授、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活動家。畢業於廈門集美高級師範、日本東京帝國音樂學院作曲指揮專業。

30年代赴日本留學,曾創作管弦樂曲 《潯江漁火》 獲1936年國際交響樂曲公募首獎。對日抗戰軍興,歸國任福建省會軍警聯合軍樂隊指揮、福建省南洋僑胞慰問團團長,積極宣傳抗日;20世紀30年代創辦福建音樂專科學校,為首任校長;1942年赴重慶任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音樂教育社社長、中央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任台灣省交響樂團首任團長兼指揮、台灣大學等校教授。1949年應聘赴菲律賓馬尼拉演奏交響樂團指揮、音樂指導、中央大學等校教授、菲律賓文化中心顧問。先後代表菲國出席歐美各地國際音樂會議及演奏旅行。歷獲國立菲律賓大學、台灣省交響樂團、菲律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社會貢獻獎牌和獎座。台灣省教育部頒“藝術金章”、僑務委員會頒“海光獎章”、中華學術院頒“哲士”等。並為國際音樂教育協會會員、美國交響樂同盟指揮者單獨會員、菲國音樂教育協會終生會員。

1988年回國,在福建省福州市先後創辦福建社會音樂學院暨福建音樂學院,任該兩院董事長兼院長。2000年學院經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以相對獨立掛靠華僑大學成立華僑大學福建音樂學院,繼續擔任董事長兼院長。1995年,獲得美國國際傑出人物中心頒發的“卓越成就人物證書”;1996年,入選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200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樂育英才”獎匾、獎狀;同年,第三屆中國最高音樂獎項“中國音樂金鐘獎”的組委會授予 “終身榮譽勳章”;2004年1月,當選為2003年“感動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04年9月,再次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和獎勵,畢生創作有清唱劇、管弦樂曲、管樂曲、合唱曲、民眾歌曲、鋼琴曲、獨唱曲等近200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