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郭淑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郭淑珍,1927年出生於天津市,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組長。應聘於中國音樂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中共中央文化部歷屆專業考評審員會委員。 主要作品有《葉甫根尼·奧涅金》、《藝術家的生涯》、《黃河怨》等。 並多次擔任國內外重大聲樂比賽的評審。1988年郭淑珍榮獲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演唱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1997年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同名者有哈爾濱第四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等。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導師。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郭淑珍 郭淑珍

郭淑珍 1927年6月1日生於天津,祖籍山東省長清縣。

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成員。應聘中國音樂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文化部歷屆專業考評審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等。

1947年入北平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聲樂,1949年藝專併入中央音樂學院。1950年隨中央西南民族訪問團二分團赴雲南宣傳、演出、創作和採風。1952年畢業留校任教。1953年公派留學蘇聯,1958年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獲優等生畢業證書及優秀歌劇和音樂會歌唱家稱號。

1957年獲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和金質獎章(1955年獲國際聲樂比賽三等獎)。學習期間除擔任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歌劇主演外,並於1958年先後受邀莫斯科斯擔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模範音樂歌劇院和烏克蘭共和國里沃夫市大劇院飾演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咪咪”和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獲得好評,著名音樂評論家葉.格羅紹娃在蘇聯《真理報》撰文稱讚郭淑珍扮演的塔姬雅娜為“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郭淑珍1959年歸國後任中央歌劇舞劇院演員,兼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師。多年來一直活躍在音樂舞台上,在天津、北京、武漢、香港、前列寧格勒、里沃夫市舉行了一系列個人獨唱音樂會,郭淑珍音樂會曲目包括古今中外,極其廣泛。在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舉辦過個人中國作品獨唱音樂會,宋振庭撰文稱:“郭淑珍的獨唱聲情並茂,有相當高的藝術性及完美性和感染力。可見她的功力教養之深……”

1963年中央歌劇舞劇院在中國首演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郭淑珍再度飾演塔姬雅娜,各界關注,頗有好評。中國唱片社給她錄製並發行的唱片數量在美聲歌唱家中堪屬最多,得到了廣大聽眾和專家們的一致讚揚。1989年獲中國唱片社總公司首屆“金唱片獎”。1997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片發行《二十世紀中華歌壇名人集珍藏版》個人專輯(CD)。莫斯科唱片廠收錄了許多郭淑珍演唱的古典名曲、歌劇選曲、及中、俄民歌,並出版發行了唱片。

1947年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學習。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聲樂系。1959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1985年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歷任中央韻學院講師、聲樂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1955年獲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演唱銅質獎章。1957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演唱金質獎章。

在第五屆、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中分別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全國首屆“金唱片”獎、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演唱比賽指導教師獎、文化部國家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曾在蘇聯、香港舉行獨唱音樂會。主演過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藝術家的生涯》,演唱歌曲有《黃河怨》等。 1958年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模範音樂劇院和烏克蘭里沃夫市大劇院先後邀請郭淑珍扮演普契尼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女主角咪咪和柴科夫斯基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中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獲得好評,並被著名的音樂評論家葉·格洛舍娃譽為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

藝術經歷

郭淑珍,建國前曾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美籍女中音歌唱家漢基夫人,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沈湘學習聲樂,後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留學,在莫斯科的著名劇院成功地扮演了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塔姬雅娜和《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被評為“名副其實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1957年曾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演唱比賽中獲一等獎及金質獎章。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聲樂人才,並先後到歐洲、亞洲、北美、南美等十餘個國家訪問演出和考察。她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而嘹亮,對聲音的控制和運用獨具匠心,兼有抒情女高音的詩情畫意、戲劇女高音的繪聲繪色和花腔女高音的晶瑩靈巧;善於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恰如其分地加以解釋和進入角色。

教學經歷

郭淑珍“滿台桃李” 郭淑珍“滿台桃李”

郭淑珍聲樂教學成績顯著,幾十年來培養了數百名中、外學生,如方初善、孟玲、鄧韻、溫燕青、張立萍、王秀芬、韓芝萍、潘淑珍、莎妮<泰國>、周享芳、楊瑞琦、魏晶、鄭莉、宋祖英、王威王靜、林晶、麼紅、郭燕愉、鄭緒嵐、孫媛媛、李國玲、王燕、馮國棟、陳亞洲、柯綠娃、吳艷彧、吳碧霞、謝天、王宏堯、孫礫、王瑾、關月英、陶英、孫東方、鄧於蓉、賈春雷、方新、付慧勤、傅紅、黃楠、金順愛、劉小麗、李志瓊、陸薇、祁偉耿、宿慧、鄭力、畢寶儀、張璋、潘凌雲、李媛、王辰、吳霜、譚美蘭、郭燕儀、郭小先、平慧玲、許晶、黃靜、王向紅、李廣先、于敏、趙勁松、薛紅萍、葉曲凌、張黎紅、倉傳得、劉五紅、張暴默、餘慶海、張曉明、石壘、劉嵩虎、劉曉菲、吳霖、潘小芬、吳傑等,許多人在國際、國內聲樂大賽中獲獎,成為優秀的歌唱家、聲樂教授, 有的已登上 世界級音樂舞台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主要作品

六十年代一直活躍在音樂舞台上。在北京、天津、武漢、香港,前列寧格勒,里沃夫市等舉行了一系列個

《蝴蝶夫人》藝術總監郭淑珍教授介紹劇情 《蝴蝶夫人》藝術總監郭淑珍教授介紹劇情

人獨唱音樂會,並赴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包括德國、美國、加拿大、古巴、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維也那等。1963年與中央歌劇院在北京首演《葉甫根尼·奧涅金》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注目,並獲好評。由中國唱片社錄製發行的唱片多張,曲目包括莫扎特、威爾弟、普契尼、華格納、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德沃夏克、格里格、德·法亞等作曲家以及黃自、冼星海、聶耳、江文也、瞿希賢等中國作曲家的作品。演唱得到專家及廣大聽眾的一致讚揚。1989年獲首屆國家金唱片獎。1997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二十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個人專輯(CD)與之合作的管弦樂隊等。

聲樂教學工作中培養出許多優秀青年歌唱家,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傑出的成績,有的已登上世界級聲樂舞台。1988年郭淑珍榮獲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演唱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1997年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自2000年起,擔任 中國國際聲樂比賽主席

慶賀郭淑珍教授從樂從教60周年專場系列音樂會,慶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從樂從教60周年專場系列音樂會,將於12月18日—20日、12月21日晚分別在北京音樂廳、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18日這場音樂會同時也將拉開2007年第七屆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的帷幕。屆時幾十年來已教育、培養了大批優秀聲樂學子的郭淑珍教授,將攜與她相處數十年的好友和已知名於世的一批高足在北京音樂廳與廣大觀眾見面,並奉獻一場高水準的、別具一格的音樂會。

獲獎記錄

郭淑珍曾兩次擔任教練帶青年歌唱家參加國際聲樂比賽,多次擔任國內、國際重大的聲樂比賽評審,連續三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評審會主席、四屆波蘭瑪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三屆台北世界華人歌唱大賽評審、以及第十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日本長崎蝴蝶夫人國際聲樂大賽、托斯蒂國際聲樂比賽、聖彼得堡國際聲樂比賽;貝里尼國際聲樂比賽等評審。此外,還擔任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84-1998年) 、全國紀念聶耳冼星海聲樂作品演唱比賽、全國聲樂比賽、中國人唱外國歌曲大賽等評審。郭淑珍1988年獲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演唱比賽優秀指導老師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首屆” 金唱片獎”;1955年獲“ 北京市先進要作者”及“ 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獲“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並獲“ 寶鋼教育基金特等獎”;1997年獲“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2獲“ 第十二屆 柴可夫斯基 國際聲樂比賽指導教師獎”;2004年獲” 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05年獲“ 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 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及國際傳記中心頒發的“ 二十世紀成就獎”及“ 國際人士獎” 。

人物評價

任何情況下,只要她認定了一種她認為是正確的觀念,在這樣的前提下,她會得理不讓人。你不要想去改變她,只有她改變你,你也不要去影響她,只有她影響你。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是郭淑珍。“郭淑珍”是個聲震屋瓦的名字。整箇中國音樂界的人都要尊重她的資歷、她的經驗、她的成就和 的權威,這是毋庸置疑的。哪一個想成為歌唱家的年輕人不希望投到她的門下呢?

你聽過《黃河大合唱》吧?那一段舒廣 麗、先是如泣如訴繼而撕心裂肺的《黃河怨》就是出自郭阿姨的歌喉。也許有些“土”點兒的聽眾不熟悉“郭淑珍”這三個字,卻必定熟悉《黃河怨》的鏇律,聽到“風啊……你不要叫喊,雲啊……你不要躲閃……”的歌 ,你好像回到了中華民族最屈辱的年代,你會想起烽火硝煙的抗日時期……《黃河大合唱》是使人們記住郭淑珍的一次輝煌記錄。

那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前不久的事。一九七五年,中國音樂界的領導們決定要恢復停演了多年的冼星海名作《黃河大合唱》,開始四處尋找合適的歌唱者。這是近十年第一次將這個氣勢磅礴、洶湧澎湃的作品推向舞台,每一首曲子必是盡善盡美才行。獨唱者的選拔是在中國聲樂界最高水平的歌唱家中進行的。那一次,已被恐怖的“文革”運動耽擱了近十年的歌唱家們,為演唱作品中的獨唱曲目進行了激烈的競爭,《黃河怨》一段就有當時的著名歌唱家文征平、梁美珍、葉佩英、郭淑珍 許多人參加競唱。最後,只有郭淑珍那縹緲悠然的似虛似實的聲音飄在其他人之上,郭淑珍成了眾望所歸的當然人選。之後,《黃河大合唱》接連演出了上百場,而同時,《黃河怨》和歌唱者的名字一同每一個聽歌的觀眾所認識,歌唱家郭淑珍走出了西洋古典音樂的象牙塔尖,站到了成千上萬的聽眾們面前。

郭淑珍 郭淑珍

後來,為了保證《黃河大合唱》的演出場次,演出的組織者曾經試圖為《黃河怨》尋找第二個演唱者,以防止萬一郭淑珍出現任何病痛等情況時可以代替她,卻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因為她們聲音無論如何不能與郭淑珍相比擬。郭阿姨告訴我說,小時候的她,其實是那種最不可能成為歌唱家的孩子。

天津是她的老家,郭淑珍是一九二七年出生在那裡的。她的家境貧寒,窮的時候連燈油都買不起。父親是一個賣肉的小買賣人,俗稱就是“殺豬的”。郭淑珍成了父親唯一寵愛的孩子,供她讀書上學, 把她培養成一個比父母有出息的人。

最先大量進入郭淑珍耳朵的音樂,是從街道兩邊店鋪人家的話匣子裡傳送出來的戲曲唱段。評戲、京戲、河北梆子……都是三四十年代的時候人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形式。她每天去上學,走在街道上,那些話匣子總是在播放著那些老段子,白玉霜、劉翠霞、金剛鑽… 她聽過好多,也看過好多,像每一個天津人一樣,那是她最初接受的音樂教育。她的母親是個戲迷,經常帶著小淑珍到個個戲園子裡去看評戲、河北梆子什麼的。就在她上學的學校旁邊,有一個小戲園子,趕上和日本人打仗,學校里的課也不那么規矩的上了, 就常常跑到戲園子裡去看戲。在學校的周會上,她還唱過京戲呢,她不唱青衣花旦,唱 是老旦,來一段《釣金龜》,嗓子好得沒邊兒。不能小看那些日子的薰陶,郭阿姨自己也認為,戲曲對她產生了影響,這或許可以成為解釋為什麼後來郭淑珍在演唱中的咬字相當清晰的原因,因為中國戲曲的咬字是一門嚴格的功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