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仰橋

華仰橋,連城縣姑田鎮中堡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12歲入紙寮為人傭工。16歲因干預一鄉紳子弟惡行,被誣受罰而出走,投永安童慶高部下當兵,未兩年便結伴攜槍逃回姑田。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姑田鎮是連城紙業主要基地之一,各商號為了保護商業往來的安全,聯合籌款買槍10支以自保。後華仰橋的勢力不斷擴展,商團武裝難以保全,遂由紳士華偉鵬、華源泰上山與華仰橋聯繫,願將商團槍枝全部歸仰橋,由他負責保護商號安全。華仰橋由此建立起姑田民團。並逐步吞併周圍零星小股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
民國15年(1926)10月,北伐軍十七軍代理軍長曹萬順進駐連城,隨即收編羅藻、華仰橋、吳雄賓三股武裝民團,任命華仰橋為第二游擊營長,派駐建寧。翌年,國民革命軍進行調防、改編。華仰橋深怕人槍被改編吃掉,而帶領舊部潛回姑田。聲勢比以前更顯赫,民團實權自然操其手中。因此,華仰僑除在姑田坐收紙捐外,還先後開設瑞豐、三茂、欽文三個紙莊,壟斷姑田紙業生產。同時亂砍亂伐森林,將木材運往福州、潮州牟取暴利。不上幾年,華仰僑成了一個腰纏萬貫的地主武裝暴發戶,割據連城東鄉一帶。
民國16年8月,國民黨改組省、縣黨部。派李雲貴(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回連城縣任國民黨縣黨部宣傳委員,民國18年紅四軍入閩前,李雲貴設計槍殺縣城紳士羅老永,接著連南各鄉先後建立紅色政權,全縣地方割據勢力惶惶不安。7月紅軍進駐連城後,立即進軍姑田,華仰橋帶兵頑抗,部下被紅軍打死、打傷、俘虜多人,華亦腹部中彈,倉惶逃入深山。此後,華便與尤溪國民黨五十二師師長盧興邦搭上關係,盧給華兩名造槍師,在姑田郭地和秤鉤彎秘密辦起製造單響步槍的兵工廠。永安、寧洋等地民團聞悉之後,紛紛派人與其聯繫,沆瀣一氣,共同對抗紅軍。
民國21年9月,華仰橋糾集流竄連城、永安、清流、寧化邊界的民團2000多人,配合蔡廷鍇的十九路軍,突然向連城縣發動進攻。縣委書記李明光率領縣游擊大隊、赤衛隊200多人進行反擊,李明光和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華仰橋欠下這筆深重血債後,深怕紅軍主力給予嚴重打擊,便連夜逃回姑田。
民國22年2月24日,華仰橋估計十九路軍不日即可到達連城,便率先攻打連城。26日紅軍奪回連城,華仰橋潰敗又竄回姑田。翌年春,紅九團及明光獨立營在姑田、牛塘、郭地等地進剿華仰僑,繳獲其步槍30多支、自動步槍1支、子彈2000餘發,擊斃團丁10餘名,傷8名,俘虜13名。至此勢焰暫斂。
民國23年,紅軍主力北上抗日後,華仰橋又在姑田把持徵收紙捐舊業。然文亨羅義勝對姑田財源亦垂涎三尺,欲奪之以自享。民國27年農曆7月10日,羅義勝派人以到姑田赴圩為名,夜襲華仰橋,華聞槍聲翻牆而出,倉惶逃遁。同年12月,國民黨連城縣長黃愷元對華仰橋獨霸姑田稅收極為忿懣,遂派兵捕華,未果,便捕華妻為人質。後由長汀易啟基出面從中斡鏇調停,結果以30支槍和300塊銀元贖回妻子。
華仰橋在四面圍擊中,心神不安,而深居簡出,只在自己勢力所控制之郭地、黃地、牛家山、鄭地、湖頭等10幾處住宿,且一夜數遷住址,防患甚嚴。
民國36年華仰橋以其在東鄉財勢,奪取連城縣參議員一職,舉凡姑田鄉長、國小校長均得由其委任;全鄉田賦、屠宰、商業、房產各種捐稅須由華承包,外人不得染指。於是姑田一鄉大權全操華仰橋一身,時人怒而不敢言。
1950年,國民黨派遣唐宗潛來連城,組織反革命自由軍,與人民對抗。唐委任華為連城、清流、寧化、歸化四縣督編處處長。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二五三團進駐連城清剿唐宗,自由軍土崩瓦解,唐宗就擒。華仰橋潛匿深山。1951年4月,被圍困於黃地大山中,糧盡援絕,服毒自斃。

相關條目

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