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

武漢傳媒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坐落在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科技園區,東臨鳳凰台,西傍湯遜湖,首期規劃占地32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是華中師範大學與社會力量合辦的一所具有鮮明傳媒文化與科技教育特色的多科性教學型大學。學校的學科專業定位是以套用型人文學科為主,文、藝、管、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形成以文化傳媒類專業為主幹,以傳媒藝術類專業為特色,以傳媒技術類和文化產業管理類專業為支撐的“一體兩翼”式的學科專業格局。2016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轉設為:武漢傳媒學院。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武漢傳媒學院武漢傳媒學院

武漢傳媒學院(原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是中南地區唯一的傳媒類本科高校,2004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現已發展成為具有鮮明傳媒文化與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綜合套用型人才培養高等學校,是湖北省“轉型發展”首批試點高校。

學院東臨鳳凰台,西傍湯遜湖,坐落於武漢•光谷藏龍島,開設文、管、工、藝等多個學科門類的29個本科專業和6個專科專業,現有教師總數624人,其中實踐經驗豐富的具有高級職稱者345人超過總數55%,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超過48%,尤其是擁有一批來自傳媒業界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專任教師。擁有在校生11000人。

近年來,學生在競賽中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千餘項,其中近三年獲獎420項。

學院建有系列演播廳、演藝廳、觀片室、系列錄音棚、非線性編輯中心、視聽配音實驗室、攝影棚、數字圖象處理實驗室、三維動畫實驗室等55個實驗室;湖北衛視在校內建立了拍攝基地,學院與新華社湖北分社、湖北省廣播電視網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廣播電視總台等中央、省市級媒體在內的114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實習實訓、人才培養共建協定。

學院與荊楚網等合辦“媒體融合基地班”等轉型發展人才培訓實驗試點。2010年,“廣播電視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三個專業獲批“省級重點培育專業”;學校“電視節目主持藝術”、“電視採訪”兩門課程分別於2010年、2011年獲批為湖北省精品課程,迄今已建有“高等數學”“戲劇理論與戲劇小品編導”等36門校級精品課程。“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2013年獲批為湖北省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唯一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014年動畫專業獲批為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育計畫學科項目,該專業和廣播電視學先後被批准為省級學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同時學校共承擔60項國家和省部級教科研項目,其中包括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學院師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校園金話筒”主持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等多項比賽中共獲國際性賽事獎項40餘人次、全國性賽事獎項300餘人次、省市級賽事獎項700餘人次。在2008年中國教育盛典上,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優勢專業院校”之一。2009年10月,榮獲第二屆“中國傳媒發展論壇”“2009中國傳媒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品牌院校”稱號;同年底,動畫與數字學院被評為“2009年中國動漫遊戲人才培養優秀本科院校”。 2010年7月,在全國獨立學院表彰大會暨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2010年峰會上,學院被評選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2]

歷史沿革

2004年6月,教育部批准成立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
0武漢傳媒學院轉設揭牌儀式
2007年3月26日教育部批准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影視工程學院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擬批准設定武漢傳媒學院。
2016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轉設為:武漢傳媒學院(教發函[2016]91號),學校標識碼為4142013686,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10000人。
2016年6月6日上午10時,武漢傳媒學院轉設揭牌儀式在鳳凰演藝廳隆重舉行。正式轉設更名為武漢傳媒學院。

文化傳統

校訓

博雅、崇實、弘志、拓新

辦學指導思想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育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建設為保障、以管理出效率、以質量為生命、以特色促發展

核心教育理念

人本博雅創新

學校領導

校長沈振煜院長沈振煜
沈振煜:男,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原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務處處長,兼任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成員、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理事等職務,曾被教育部聘為第四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審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評審專家組成。
黨委書記:周揮輝 
常務副院長:宗微
副院長:陳智愚黨委副書記:鄒少軍

院系設定

學院目前設有人文與傳播學系、藝術設計系、表演系、信息工程系、管理系、英語系等6個系和2個公共課教學部,開辦了廣播電視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工程、影視藝術技術、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術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表演、音樂表演、漢語言文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電子商務等17個本科專業和19個專科專業。新聞傳播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下設本、專科共六個專業:本科有廣播電視新聞學、播音主持藝術、漢語言文學,專科有新聞采編與製作、漢語、主持與播音
動畫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武漢傳媒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動畫學院是以培養動畫專業人才為主,以動畫為特色的專業學院,其教育模式以專業製作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多學科、多層次協調、動畫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德智體美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藝術設計系
藝術設計系是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所有院系中最大的一個院系。開設有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動畫設計、數字媒體設計四大專業。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是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最早成立的系之一,開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影視藝術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廣播電視工程(2008年招生)四個本科專業和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三個專科專業。
管理系管理系是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最早組建的院系之一,現有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3個本科專業和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2個專科專業。表演系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武漢傳媒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表演系設有影視表演、影視表演藝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與教育、體育舞蹈五個專業方向。英語系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大學英語系現在共有專職教師15名,以及來自華師、武大和華中科技大學的若干名教授、副教授擔任兼職教師。公共政治教學部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公共政治教學部主要承擔全校本專科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任務,其根本目的是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增強抵制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目前,公共政治教學部在院黨委領導下,以“真學、真信、真教、真做”的理念致力於“兩課”教育教學改革,為培養高素質的當代大學生而開拓進取。公共體育教學部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公共體育教研室是一個以青年教師為主,發展潛力較大,熱愛教育事業,工作熱情飽滿,具有團結協作,奮力拚搏,戰鬥力強的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共18人,其中副教授2人,碩士1人,運動健將1人,器材室保管員1人。

電子雜誌

基本介紹

vipVIP記者專訪《中國青年報》主任編輯、評論部副主任曹林

VIP電子雜誌創刊於2011年,是由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批准,2010級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同學創辦的一家以新聞為主,評論為特色的綜合性電子雜誌。現有學院內新聞、平面媒體、媒體技術等多名專業老師指導,社員由八大學院優秀學員組成,也是面向武漢地區大學生主辦的一份層次高、影響力廣、指導性強的核心雜誌。

《VIP》電子雜誌主打以自身“Voice”、“Imformation”、“Point”即觀點、信息、聲音為核心的品牌,塑造自身獨一無二的媒體核心競爭力。全面反映大學生時代自由聲音,獨特觀點、廣收信息的特點。電子雜誌每月中旬出刊,一月一刊,期刊頁數圖畫總計達70面,文字、圖片色彩豐富。

雜誌重點面向學院內八大學院學員、老師發行。同時在學院內徵集文稿、圖片和報導,為傳媒學子打造實現新聞理想、攝影展示的媒體平台。除校內發行外,《VIP》還面向華中地區部分高校重點發行。

校園媒體

博雅通訊社

博雅通訊社成立於2006年9月,是隸屬於校黨委宣傳部管理的官方學生新聞機構。目前,博雅通訊社已有成員一百七十餘人,下設辦公室、總編室、新聞部、攝影部、視頻中心、新媒體中心、對外宣傳記者部、美術編輯部七大部門。負責該校官方網站、院報《傳媒新報》和校刊《新傳媒》,以及學校宣傳展板、櫥窗、橫幅的管理。

鳳凰之聲廣播台

廣播台成立於2005年10月,隸屬於校黨委宣傳部,在2009--2010學年度,由李敬一教授提議,正式邀請沈振煜院長為廣播台更副名
參加鳳凰衛視“胡一虎”、楊瀾,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現場參加鳳凰衛視“胡一虎”、楊瀾,辛亥革命百年活動
為“鳳凰之聲廣播台”。台內下設有4個部門:總編室、秘書部、欄目部和技術部。廣播台的節目分早、中、晚三個檔期。現有節目13檔——《傳媒資訊》、《快樂進行時》、《玩轉地球》、《雕刻時光》、《EnglishSpa》、《三味書屋》、《繪聲繪色》、《體育大看台》、《非常近距離》、《新聞時評》、《越聽越流行》、《生活sogo》、《點歌大放送》。

華媒青年報

《華媒青年報》是由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主管,新聞傳播學院主辦,完全學生自辦的校級新聞報刊,創刊於2010年5月4日。《華媒青年報》秉承“貼近大學生活,發展校園文化。學習實踐對接,創造一切可能”的宗旨,為廣大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將學生們學習的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新聞採訪、新聞寫作、廣播電視概論、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等等運用到實踐中去。並且在創辦報紙的過程中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與法規,培養素質高、能力強並富有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實用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新聞傳播學院學生的就業方向在報刊、廣播電視及其他新聞或宣傳部門,從事編輯、採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擬讓這份報紙成為學生們鍛鍊自己能力、實現自己夢想的舞台,成為各大高校交流的樞紐,今後就業的橋樑。

辦學成果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校園金話筒”主持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等多項比賽中屢創佳績,共獲國際性賽事獎
02008年中國教育盛典上,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優勢專業院校”
項40餘人次、全國性賽事獎項180餘人次、省市級賽事獎項300多人次。在2008年中國教育盛典上,學院被評為“中國十大優勢專業院校”。2009年10月,我校在第二屆“中國傳媒發展論壇”上榮獲“2009中國傳媒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品牌院校”稱號,副院長周志宏被評為“2009中國傳媒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貢獻人物”;同年底,我校動畫學院被評為“2009年中國動漫遊戲人才培養優秀本科院校”。2010年7月,在全國獨立學院表彰大會暨中國獨立學院協作會2010年峰會上,學院被評選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院長沈振煜被評為“全國獨立學院優秀工作者”。近年,學院均有許多畢業生考取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重點院校碩士研究生,選擇出國留學讀研的畢業生也逐年遞增。 2010年,廣播電視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3個專業被確定為“湖北省獨立院校重點培育本科專業”,“電視節目主持藝術”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同時還有6個湖北省教育科學、教學研究、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立項在研。學校每年均有許多畢業生考取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重點院校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招生就業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畫,從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考生中統一划線錄取;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頒發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畢業生就業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計畫,簽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