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腐節節

菜豆腐節節

菜豆腐節節,是陝西省略陽縣一種最常見的傳統特色麵食,如同漢中城固的麵皮,寧強的核桃餅麻辣雞、鎮巴的臘肉一樣,倍受當地居民的青睞。菜豆腐節節用豆漿煮開摻上漿水菜點出豆腐後,再下入節節子(當地以玉米面配白面擀製成的一種短麵條),做成的一種飯食,並配蒜辣子、泡菜等小菜食用,其味酸甜可口,清香宜人。

基本信息

簡介

菜豆腐節節口味清爽,不油不膩,做起來卻是一門絕活。先煮開豆漿,再摻上漿水菜,點出豆腐,再下入“節節子”。只能說是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小菜了。豆芽泡菜漿水菜、土豆絲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隨著四季的變化,還可吃到萵苣絲、豇豆、黃瓜、洋蔥、韭菜、西葫蘆芹菜白菜絲、蘿蔔絲、茄子絲、小蔥等等,這些小菜青的青,綠的綠,紫的紫,白的白,碧的碧,紅的紅,擺在一起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盛飯的時候,分三個步驟,第一舀湯,第二撈節節,第三舀豆腐。這樣的話,湯養著節節,豆腐點綴著節節。一邊吃麵吃豆腐,一邊吃“菜碟子”。吃著香美可口的菜豆腐節節,看著五顏六色的“菜碟子”,既可以滿足食慾,享受進餐的快感,又能滿足感觀的需求和美的享受。

起源

菜豆腐節節菜豆腐節節
來略陽不吃菜豆腐節節,就如同到北京不吃全聚德烤鴨,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饃一樣,等於沒有真正到過略陽。因為略陽的菜豆腐節節,早已成為略陽地域文化的一個顯著品牌和代名詞了。略陽人對它都是一種“扯不斷、理還亂”的深厚情結,“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喘喘”。可以說,當地人對它的喜愛和執迷已達到了不可言狀的地步和程度,這句話就是對它最形象的描述和概括,可見人們對它深深的依戀之情和濃濃的喜愛之意。
略陽菜豆腐節節,其歷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它是當地先民就地取材,以適應山區艱苦惡劣的自然生存條件和環境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飲食品種,及長期培養起來的飲食口味習慣。它也是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山區民俗文化的體現和載體。隨著歲月的流逝,昔日山民們的菜豆腐節節也走出了尋常百姓家人,走進了現代市場,走進了豪華餐廳,也溶進了人們情感的深處,成為略陽普及最廣,食客最多,也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風味小吃。
在略陽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農家,所有的主婦都會做菜豆腐節節。特別是城裡人平日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做,就到街上小鋪店裡吃。遇到星期天休息在家,主婦們總會不怕麻煩的親自精心做一頓,全家男女老幼圍攏一起,或邀三朋四友聚在一堆,津津有味的吃一上頓。就是剩下的飯菜下頓吃起來仍然是爭先恐後的爭著吃,何況下一頓的菜豆腐節節吃起來又是一番風味。遇到接待客人,不論是公宴還是私請,酒肉相待之後,下一頓必是帶客上“農家樂”或上街鋪小店品吃菜豆腐節節,透油解酒,開胃提神,客人吃過之後總會讚不絕口,滿心開懷、十分滿意,這也算是“款待”或者“公關”的規定“套路”,必出的一手了。
其實,做一頓上好的菜豆腐節節既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又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說它簡單,主要是指用料普通、大眾、廉價、成本不大,製做的方法程式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說它複雜,主要是指做起來程式多、環節多、費時多,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通常能幹的巧婦自己在家做一頓像樣子的菜豆腐節節,也得花費一個多小時,因而,逐漸學會生活和懂得品味生活的城裡人,大多不願把時間花在對它的“精雕細刻”上,而是主動營造“買方市場”,去外邊街鋪小店消費,男的大碗2.5元頂飽,女的小碗2.00元吃不了,既省時也省工,物美價廉,經濟實惠,方便衛生,花錢不多圖個舒服痛快,這就是“休閒”,這就是“觀念更新”,既繁榮了市場,刺激了經濟,又滿足了就業,改善了生活,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做菜豆腐節節,第一環節當然是先要把當地產的上好普通大豆,用清水泡上,如果時間緊,也可以隨時用溫水浸泡,待大豆完全泡脹之後,先用石磨或用打漿機將大豆打磨成豆漿(正宗的是用石磨磨成漿),過濾掉豆渣,然後將豆漿倒進鐵鍋用大火加溫,待豆漿燒的要開未開,要沸未沸時,在豆漿鍋內點酒上山區特別的漿水菜的漿水,這時白花花的豆漿立即就會收斂集攏,變成一層厚厚的嫩嫩的白白的豆腐,然後繼續在鍋里煮上四、五分鐘之後,豆腐就會變老變硬,這時用漏勺將其連湯帶水的撈起放進溶器里待用。第二環節是,將黃燦燦的包穀面用點清撈過豆腐的清香新鮮的漿湯和一番,逐漸加進白生生的麥面揉擀,這樣擀節節麵條才會柔而不斷,光亮潤滑,清香撲鼻,吃起來勁道。擀好後的麵條,切成多半尺長的一根一根的節節,下進已燒開的漿湯鍋里,待節節煮熟,盛進碗裡加進漿湯、用鏟子或勺子將先前準備好的豆腐鏟上幾大塊放進漿湯鍋里幾浪之後,放在碗裡的節節之上,這時一碗黃燦燦象金,白嫩嫩如銀,熱氣騰騰又似雲蒸霞蔚一般,美味可口,色香味具全的菜豆腐節節就可準備上桌入口了。
菜豆腐菜豆腐,只有豆腐沒有菜,哪怎么能稱為“菜豆腐”呢,先別忙著吃,做好菜豆腐節節只能說是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吃菜了。先要另拿一隻小碗碟,自己上前親自夾盛自己喜歡吃的各種涼拌菜,略陽人把它叫著“菜碟子”。當“菜碟子”夾好後,就可以放在桌前,一邊吃麵吃豆腐,一邊吃“菜碟子”。吃著香美可口的菜豆腐節節,看著五顏六色的“菜碟子”,既可以滿足食慾,享受進餐的快感,又能滿足感觀的享受和美的享受,這時會由衷的發出,生活是多么美好,大自然是多么無私與慷慨的感嘆,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略陽人把這種不同與一般麵食調菜加鹽和醬油醋的吃法,叫著“下著吃”或“就著吃”。

製作

菜豆腐節節菜豆腐節節
菜豆腐節節要得好吃,最重要也最必要的條件就是“菜碟子”味道要好,花樣品種要多。“菜碟子”味道差了,花樣品種少了,再好的菜豆腐節節也不受人歡迎和青睞,因為菜豆腐節節講究的就是這個“吃法”。於是,精明能幹會經營的店主,為了吸引更急多的顧客,十分注重各種小菜的製做和調拌。隨著季節變化和各種蔬菜的上市,店主人精心調製下的“菜碟子”也變化著,品種花樣繁多,應有盡有,一應俱全。涼拌豆芽、泡菜、漿水菜、土豆絲這一年四季都可吃到。隨著四季的變化,還可吃到萵苣絲、江豆、黃瓜、洋蔥、韭菜、西葫蘆、芹菜、白菜絲蘿蔔絲茄子絲、小蔥等等,這些小菜青的青,綠的綠,紫的紫,白的白,碧的碧,紅的紅,擺在一起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像一幅畢卡索的抽象派油畫,絢麗動人,誘人遐想無窮。就說辣子一種,就會做成紅紅的蒜辣子,青青的炒辣子,綠綠的軋辣子,油油的菜拌紅辣子等多種樣式,以滿足各種口味的需要。

功效

菜豆腐節節菜豆腐節節
1.更年期的“保護神”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前列腺的發生。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健腦的同時,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乳腺癌的幾率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
4.抗血管
製作大豆中含有的皂苷,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5.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
6.補益清熱養生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