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地區博物館

荊州地區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占地4.8萬平方米。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館藏文物和獨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陳列,以及考古研究的豐碩成果而享譽海內外。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榮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餘件。其中,有戰國絲綢;四代越王劍、吳王夫差矛;有戰國秦漢漆器;有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迄今為止保存年代最久遠、最為完好的西漢男屍。

基本信息

館舍簡介

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西門內側,是一座融陳列展覽、群工接待、文物保護、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一九五八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荊州博物館在地方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累計投資近億元,目前,館舍占地面積4.6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77萬平方米。荊州博物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累計發掘了七千餘座古墓葬和五十餘處古遺址,其中江陵馬山戰國絲綢江陵張家山漢簡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均為當年全國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貴的文物。級博物館。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多萬件。其中楚國和秦漢時期的漆器逾萬件,是全國收藏古代漆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楚和秦漢簡牘數量在全國居第一,戰國絲織品更以其時代早、品種多、保存完好而聞名中外,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此外,還有保存完好的珍貴的西漢古屍。為了對廣大人民民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荊州博物館先後推出了《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傳世文物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荊州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器精品展》、《楚漢織繡品展》七個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專題文物陳列展覽。

榮譽成績

珍品館
珍品館
荊州博物館現有工作人員一百多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45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門類齊全、學術水平較高的文博專業隊伍,並出版了一大批在省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先後出版了《江陵雨台山楚墓》、《江陵馬山一號楚墓》、《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論》、《楚漆器研究》、《楚國絲織品研究》、《楚系簡帛文字編》、《肖家屋脊》、《荊州高台秦漢墓》、《棗林崗與堆金台》等專著及三百多篇學術論文,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等專著還分別獲得全國夏鼐考古學術研究成果二等獎和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一九九三年,荊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地縣級十佳優秀博物館之首,一九九五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一九九九年《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獲得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二○○○年,荊州博物館榮獲國家旅遊局4A級旅遊單位稱號。二○○三年,我館“馬山一號墓戰國楚墓絲織物的保護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館部歷史

荊州博物館的前身是一九五一年建立的湖北省文史館荊州工作組、湖北省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荊沙分會。當時,由荊州地委、專署委派王乾清同志(解放初任江陵縣副縣長)一人主持籌建工作,選擇開元觀作為館址,經費由專署、地委統戰部分別撥給,專署文教局直接開支。
1952年調進兩名工作人員(53年調走),1953年又調進楊元發同志。由於人員編制少,因此常常採取臨時抽調縣專業人員或聘請社會上具有一定史學知識的老人,如鍾祥的戴祺生、江陵的張秘之等參與文史資料的鑑別、研究工作,宣傳貫徹國家文物保護政策法令,開展文物調查、保護管理工作。1954年,王乾清同志調省後,彭桂全同志調任主任至1957年,工作人員先後雖充實到七人,但實際上只有少數同志堅持正常工作,為掌握全區文物分布概況,加強文物保護管理,文教局於1957年配備了專職幹部對文物重點地區進行調查摸底,為推動全區文物普查工作作準備。1958年,經專署辦公室批准,正式建立湖北省荊州專區博物館,隸屬荊州專區文教局主管。博物館是全地區的文物和博物事業機構,擔負全區的文物調查、勘探、保護、徵集和考古發掘工作,舉辦歷史文物及一些臨時性的陳列展覽,接待國內外觀眾參觀,負責館藏文物的保護和保養,開展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工作。當時由陳庭吉同志、黃生貴同志分別擔任副主任。1960年,李世蓀同志調博物館任副主任。
1961年,經荊州專署批准,將原湖北省人民政府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荊沙分會更名為“湖北省荊州專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江洪(行署副專員),辦公室主任潭道山,副主任李世蓀等。此機構雖屬地區文物管理機構,但不另配幹部,具體業務工作仍由博物館負責。 1964年,李世蓀同志任博物館副館長,1965年人員編制8人,其中行政1人,業務人員7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博物館成立了新的革命領導小組,滕壬生同志擔任組長,全館職工6人,其中業務人員5人。1969年,博物館更名為“江陵縣展覽館”,隸屬江陵縣管理,陳列展覽內容以農業為主,同時舉辦收租院展覽。1971年,博物館重新收歸地區管理,恢復荊州地區博物館革命領導小組,高道成同志調入博物館擔任黨支部書記。1973年4月,經地區文化局批准,將原“博物館革命領導小組”名稱改為“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當時,全館編制為16人,內部機構有行政組(3人)、業務組(11人)、後勤組(2人)。 1974年8月,滕壬生同志擔任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
1975年9月,張緒球同志被任命為博物館副館長,另又增加劉振芳同志為副書記(1976年4月調走)。1976年至1977年,領導班子由黨支部書記高道成、副書記張鵬、滕壬生、副館長王堯、張緒球同志組成。內部機構有文物組、保管組、接待組、後勤組。76年人員編制為37人,77年增至40人,其中黨員有20人。1978年,張鵬同志擔任博物館館長,增加副館長李世蓀、丁設科同志。彭浩、陳躍鈞同志為文物組負責人,劉立力為保管組負責人,另有接待組、後勤組等機構。全館人員編制為42人,其中黨員18人。1979年,黨支部書記高道成、副館長王堯同志調走,人員編制為51人。1980年,張鵬館長調往地區科委。6月,劉先杜同志調博物館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和館長,滕壬生同志任副書記、副館長,張緒球、李世蓀、丁設科繼續擔任副館長。內部機構有文物組(組長陳躍鈞、副組長彭浩)、接待組(組長范典昭)、保管組(組長黃曼華)、後勤組(組長鄭中山)、辦公室(劉立力)。全館共有黨員20人。此外,博物館館址在開元觀對面西側(現為市婦幼保健院)興修擴建並正式對外開放。1981年,館領導班子成員未變,人員編制發展為63人(其中固定職工53人)。 1982年,劉先杜同志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1983年5月,鄭中山同志被任命為副館長。
1984年,副館長李世蓀同志離休。4月,黨支部書記劉先杜調往荊州地區賓館。博物館領導班子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經地區宣傳部批准:滕壬生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張緒球同志任館長,丁設科、鄭中山、彭浩同志任副館長。內部機構有辦公室(主任黃曼華)、文物考古部(主任陳躍鈞)、文物保管部(主任代聲平、副主任吳順清)、陳列美工部(主任栗紅約、副主任朱由)、民眾工作部(主任范典昭、副主任郭傳玉)、革命文物部(副主任段紀明,後來調走此機構撤消)、總務科(科長鬍昌玉)、保衛科(副科長謝永滿)。同年六月,經地區工會批准,博物館工會正式成立,工會主席丁設科。全館人員編制為56人,其中黨員15人。1985年,領導班子成員未變。博物館館址則由開元觀西側(現婦幼保健院)重新遷至開元觀東側,新陳列大樓對外試展。   1986年5月,增加副館長陳躍鈞同志。6月,經省公安廳批准,我館建立了民警室。6月11日,新建博物館陳列大樓、珍寶館舉行開館典禮,正式對外展出。全館人員發展為63人。1987年至1990年,領導班子成員未變,仍由滕壬生(黨支部書記)、張緒球(館長)、丁設科、鄭中山、彭浩、陳躍鈞(副館長)組成。  1987年,博物館人員為71人,內部機構新增設了文保部。1988年,經地區編委批准,內部機構為辦公室、考古部、群工部、保管部、文保部、總務科、保衛科,人員編制為72人。
1989年人員增加到83人,其中副研究館員4人,館員24人。1990年,內部機構增加了革命文物部,郭傳玉同志任主任。全館人員增至90人。新修珍寶館正式對外開放。1991年,王從禮同志任副館長。丁設科同志享受副縣級待遇。余元枝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鮑仁偉同志任外展部副主任,李紅同志任群工部副主任。1992年,經地區編委批准,增設“對外展覽部、旅遊服務部、文物複製工藝部、財務科”四個內部機構。副館長、工會主席丁設科同志因病逝世。全館幹部職工91人。1993年,何努同志任考古部主任,陳官濤任辦公室主任。全館幹部職工增至96人。1994年12月,荊沙合併,博物館更名為“荊沙市荊州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批准我館為文物系統博物館一級風險單位。四月,市旅遊局批准我館為旅遊涉外定點單位。同年,胡昌玉同志任我館黨支部副書記。全館幹部職工增至101人。 1995年,省文化廳同意我館設立湖北省文物總店荊沙市分店。12月,市委組織部批准陳元高同志任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張緒球任博物館館長、滕壬生任名譽館長。彭浩、陳躍鈞、胡昌玉、鄭中山、王從禮任副館長。院文清任陳列部主任。全館幹部職工102人。
1996年,王從禮同志任工會主席。我館進行了內部機構改革和調整,任命何努任考古部主任、劉德銀、陳官濤任副主任,柯光榮任保衛科科長,代聲平任保管部主任,龔英明任陳列部主任,李紅任群工部主任、侯純珍任副主任,周先素任財務科科長,郭傳玉任總務科科長、謝永滿、楊乾松任副科長,史基礎任服務公司經理、朱江松任副經理、余元枝任楚樂宮主任,張群英任辦公室副主任,史玉芬任省文物商店荊沙市分店經理、金陵任副經理。1997年,我館更名為“湖北省荊州市博物館”。全館幹部職工97人。1998年10月,黨支部書記陳元高同志調離我館。全館進行機構改革,張萬高任考古部主任、劉德銀、陳官濤任副主任,陳華亮任保管部主任,龔英明任陳列部主任,李紅任群工部主任,張群英任辦公室主任,余元枝任楚樂宮主任,肖璇任票務科科長、廖平任副科長,翟玉莘任總務科科長、楊乾松任副科長,史基礎任服務公司經理。全館幹部職工93人。1999年4月,經市編委批准,成立荊州市文物考古勘探大隊,掛靠博物館,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進一步實行機構改革,我館內設機構12個,即辦公室、總務科、財務科、保衛科、考古部、文物保管部、陳列部、群工部、旅遊服務部、流散文物工作部、楚樂宮、票務科。全館幹部職工94人。  2000年7月,范志謙同志調任我館黨支部副書記,王明欽同志任副館長,鄭中山同志任工會主席,陳躍鈞同志任主任科員。全館幹部職工95人。2001年,實行機構改革和調整,撤消票務科,合併為財務科,朱茵任財務科科長,肖璇任群工部主任,翟玉莘任保管部主任,陳華亮任保衛科科長,楊開勇任辦公室主任,張萬高、劉德銀任考古部副主任。全館幹部職工94人。
2002年5月,我館進一步實行機構改革和調整,共設10個部門,即文保中心(吳順清任主任)、考古所(劉德銀、張萬高任副所長)、保管部(翟玉莘任主任),陳列部(龔英明任主任),群工部(肖璇任主任),辦公室(余元枝任主任),保衛科(陳華亮任科長),財務科(朱茵任科長),楚樂宮(程潔任主任)總務科(楊乾松任科長)。12月,經市委宣傳部批准,張萬高、劉德銀同志任博物館副館長,胡昌玉同志任主任科員,工會主席鄭中山同志離職退養。全館幹部職工91人。2003年4月,內部機構進行調整,楚樂宮和並為群工部,程潔任主任,肖璇任保管部主任,賈漢清任考古所所長。7月,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原館長張緒球同志延退,任命為名譽館長,劉娟同志調任博物館黨支部書記,王明欽同志任館長,范志謙(兼任黨支部副書記、工會主席)、張萬高、劉德銀任副館長、彭浩同志任主任科員。

詳細情況

荊州博物館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內,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館舍占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15萬餘件,幹部職工105人,其中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45人。建國以來,荊州博物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出土了諸如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動物群;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劍和吳王夫差矛;迄今我國保存最好、品種最全、織繡工藝最精湛、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絲綢寶庫”的馬山戰國絲織品;填補史書記載空白、被譽為地下書庫的楚漢簡牘;色澤絢麗、工藝精湛,占全國總數五分之三的楚秦漢漆木器以及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具類型的西漢古屍等堪稱國寶的珍貴文物。特別是1975年6月8日荊州鳳凰山男屍的出土,荊州博物館才真正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它是荊州博物館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荊州博物館有一批數量眾多、獨具特色的文物資源,有一支門類齊全、頗有影響的專業隊伍,有一個功能齊全、常年對中外遊客開放的陳列展覽和宣傳教育陣地。建館以來,荊州博物館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8次,省級獎勵17次。1993年,荊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地縣級十佳優秀博物館,1995年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2000年,國家旅遊局授予荊州博物館4A級旅遊景點。

陳列展覽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的基本功能,是博物館面向大眾的第一視窗。荊州博物館陳列展廳建築面積7201平方米。1997年以來,我們籌集了近千萬元資金,對7000多平方米的展室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更新,將展廳分為主體陳列樓和珍品館兩大部分,先後推出了《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漢織繡品展》及《傳世丈物展》等七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專題展覽,全面而系統地展示了荊州出土的文物精品,展示了荊楚文化的璀璨風采。其中《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以其鮮明的主題、詳實的內容、精彩的展品、新穎的形式榮獲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推介中華精品,荊州博物館還先後多次選調部分文物赴美國、德國、日本、台灣等地舉辦外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考古研究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與研究不僅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能,而且起著關乎全局、舉足輕重的作用。荊州博物館比較系統的田野發掘和考古研究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三十多年來,該館考古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古發掘和室內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考古學研究成果。為了配合各種基本建設,荊州博物館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20多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其中雞公山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場,陰湘城、走馬嶺新石器時代古城址,天星觀一、二號楚墓,馬山一號楚墓,雨台山、拍馬山楚墓群,張家山、鳳凰山、高台秦漢墓地,鳳凰山168號漢墓等項目,皆屬重大考古發現。1992年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和1999年潛江章華台遺址的發掘分別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古墓葬和古文化遺址的發掘,不僅為國家搶救了大量的人類文化遺產,增加了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和展品,而且為各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難得的研究資料。考古資料的整理與研究是衡量田野考古水平的標尺。荊州博物館十分重視考古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並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5年8月止,該館共出版學術報告和學術著作18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還有大量的發掘簡報、藏品介紹、譯文等文章。這些著述研究領域比較寬廣,其內容主要為長江流域大溪、屈家嶺、石家河三大原始文化、南方地區的夏商文化、東周楚文化、秦漢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以及戰國、秦漢簡牘文字等。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榮獲“夏鼐考古學成果”二等獎。

文物保護

此外,在文物保護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荊州的文物保護科研工作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古代飽水漆木器、簡牘的脫水保護和古代絲織品的加固保護等難題。2003年,“馬山一號戰國楚墓絲織物保護研究”課題獲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近年來,運用生物技術保護古代絲織品的實驗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專家鑑定是“開拓性的、原創性的”,“居國際領先水平”。現正廣泛運用於古代各類文物的保護中。文物收藏與保護是博物館的重點工作之一。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萬餘件,絕大多數是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也有一部分傳世文物和革命文物,其類別包括銅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絲織品、金銀器、古字畫、簡牘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荊州博物館在做好館藏文物的科學保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在飽水漆木器脫水與古絲織品保護技術方面已居全國前列,並成功地為北京、雲南、湖南、江蘇、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飽水漆木器、竹簡進行了脫水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宣傳教育

宣傳教育是博物館的基礎功能,多年來,我們在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狠抓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與學校共建“德育教育基地”,多種形式地開展適合中小學生的教育活動,對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參觀。2004年,組織大中小學生20000多人次參觀博物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並在全市大中小學生中開展“愛我家鄉文物”作文競賽活動。新的歷史時期,荊州博物館面臨著新的挑戰,只要我們始終不渝地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堅持業務興館的正確方向,切實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與時俱進,荊州博物館就一定能再創新的輝煌。

楚樂宮

楚樂宮是荊州博物館別具一格的開發項目。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一前221年)的楚國,是中國南方第一大諸侯國,物阜民豐,文化燦爛。其音樂文化獨領風騷,“楚辭”、“楚聲”、“楚歌”、“楚舞”,馳名天下,呈現出“八音克諧”、“展詩會舞”的欣榮景象。荊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國國都紀南城所在地,楚國先後有20個王在此立國稱霸。楚墓中出土的古代樂器,數量之多,種類之繁,工藝之精,保存之好,享譽海內外。1992年,荊州博物館將楚樂、楚舞搬上了“楚樂宮”的舞台,再現二千多年前楚國宮廷樂舞的藝術風采。那古老的編鐘、石磬,那渾厚綿長的歷史鏇律,那宮中舞女的翩翩風姿,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又給人以餘韻不絕的精神美感。“楚樂”包括“荊楚八音”、“楚十二律”。前者指金(編鐘、鐃、鉦、鐸)、石(編磬)、土(瓦釜)、革(懸鼓、手鼓)、絲(琴、瑟)、木(木鹿鼓)、匏(笙)、竹(竹相、仿竹石排簫)等。後者是根據荊州雨台山出土的楚律管及其它鐘磬文字資料復原的楚樂律體系。“楚舞”包括樂舞圖像中的“舞姿”,出土絲織品中的“舞衣”和乾(盾)、戚、戈、矛、木劍、羽扇等“舞器”。楚樂宮用於演奏的樂器,主要是根據楚墓中出土的古代樂器復原、複製的。其表演方式,演奏方法等則是在科學研究基礎上所進行的復原性藝術實踐。以彩繪石磬、青銅編鐘、石排簫、虎座鳥架鼓、古箏、古琴等楚時樂器再現楚國宮廷音樂舞蹈,獨具魅力。其中25具一套的石編磬,聲音清脆,當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在太空中播出的《東方紅》樂曲,即由這一套石磬演奏而成。荊州博物館楚樂宮自1992年成立以來,先後有江澤民、李鵬、溫家寶、吳邦國、吳儀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楚樂演奏。1993年楚樂展演還應邀參加了澳門國際藝術節,並受到了葡萄牙總督和海內外觀眾的高度讚賞。

成果展示

荊州博物館十分重視考古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並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截至2005年8月止,該館共出版學術報告和學術著作18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還有大量的發掘簡報、藏品介紹、譯文等文章。這些著述研究領域比較寬廣,其內容主要為長江流域大溪、屈家嶺、石家河三大原始文化、南方地區的夏商文化、東周楚文化、秦漢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以及戰國、秦漢簡牘文字等。其中《江陵雨台山楚墓》榮獲“夏鼐考古學成果”二等獎。此外,在文物保護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荊州的文物保護科研工作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古代飽水漆木器、簡牘的脫水保護和古代絲織品的加固保護等難題。2003年,“馬山一號戰國楚墓絲織物保護研究”課題獲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運用生物技術保護古代絲織品的實驗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專家鑑定是“開拓性的、原創性的”,“居國際領先水平”。現正廣泛運用於古代各類文物的保護中。文物收藏與保護是博物館的重點工作之一。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萬餘件,是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和一部分傳世文物和革命文物,其類別包括銅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絲織品、金銀器、古字畫、簡牘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荊州博物館在做好館藏文物的科學保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在飽水漆木器脫水與古絲織品保護技術方面已居中國前列,並成功地為北京、雲南、湖南、江蘇、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飽水漆木器、竹簡進行了脫水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宣傳教育是博物館的基礎功能,在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狠抓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與學校共建“德育教育基地”,多種形式地開展適合中小學生的教育活動,對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參觀。2004年,組織大中小學生20000多人次參觀博物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並在全市大中小學生中開展“愛我家鄉文物”作文競賽活動。

專題展覽

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

位於湖北腹地的江漢平原氣候條件良好,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在很久遠的古代,人類就在這裡生息繁衍,並創造了發達的文化和文明,是長江流域乃至中國南方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原始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早在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原始人類活動。在京山五三農場和荊州城東北約五公里的雞公山等地都發現有原始人類居住棲息的遺址。此外,在京山、鍾祥、荊州等地的全新世灰黑色土層中也有較多的打制石器出土,表明當時的人類在江漢平原的活動已經相當頻繁。當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以後,江漢平原的原始文化更為發達和繁榮。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這三大原始文化構成了該地區原始文化的主體。這三大原始文化在江漢平原地區都留下了豐富的人類活動遺存,其中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首先發現並定名的地點及中心範圍都在江漢平原,大溪文化雖然最早發現於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巫山縣的大溪遺址,但在江漢平原地區也有較大範圍的分布。對於江漢平原原始文化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對原始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遺存的認識而實現的。在這些遺存中,既有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遺蹟,也有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遺物。遺蹟不僅有荊州雞公山、太湖磚瓦廠和京山五三農場等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有天門譚家嶺、鄧家灣、肖家屋脊、龍咀,松滋桂花樹,鍾祥六合,石首走馬嶺,京山屈家嶺、油子嶺,荊州陰湘城,公安王家崗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遺物主要是原始先民生產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本展覽的展品,包括遺蹟模型,都從不同的角度再現了江漢平原史前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生產及生活狀況。

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

楚文化是先秦時期由楚人創造的一種地域性文化,其內涵豐富、絢麗多彩、影響深遠,無疑是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地方文化中最為突出和最為先進的一種文化。楚文化不僅包括以神秘的崇巫哲學、華麗的楚辭文學等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更有以華麗的漆器、精美的銅器等為代表的物質文明,不僅在當時首屈一指,為各方國景仰與效仿,成為東周時期影響整個南部中國的一支主流文化和南方諸文明的代表與集大成者,而且對其後的文明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鐵器尚未普遍套用的先秦時期,青銅器的製作和使用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居於中心地位,其發展水平往往代表了相應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成為衡量其綜合國力高低的主要標準,是該國在群雄並起、列國爭霸的鬥爭環境中屹立於不敗之地的基本物質條件,更是其文明進步程度的主要標誌。楚國不僅能夠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位列戰國七雄,占據大部分南部中國,成為當時版圖最大的諸侯國,進而創造出發達、璀璨的楚文化,究其原因主要也就在於其青銅器製作水平的高超、使用範圍的廣闊,在於其創造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秦漢時期,楚文化進一步與中原文化融合,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秦統一中國後,楚國作為一個地方方國已不復存在,但其創造的楚文化並未因此而消亡,在楚國舊地仍有較大的影響。西漢開國之君劉邦本為楚人,立國後自然漢承楚制,將楚文化與整個華夏文明融為一體。本展覽中所使用的展品主要來自歷年來的考古發掘,其中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主。青銅器的類別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器等,玉器以裝飾品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器物包括商、西周時期的大銅尊、虎尊,東周時期的提梁圓壺、大鑊鼎、?鼎、越王州勾劍、“兵辟太歲”戈、玉面具、玉壁、玉環等,秦漢的“半兩”銅錢、銅人推磨等。

傳世文物精品展

荊州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歷史悠久。蠻荒時代,荊州就已經有大量的原始先民在這裡生息繁衍,創造了發達的史前文明。史載大禹初分天下時,荊州即為九州之一。進入文明社會後,這裡或為諸侯國度,或為州郡政區,騷客雲起,兵家必爭,到處是悠長歷史的印記和人類進步與發展的足跡,民間流傳的文物也十分豐富。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以來,荊州博物館相繼從社會上徵集了一大批有較大價值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從質地上可以分為瓷器、銅器、玉器、象牙製品等,本展覽中的展品就是由這些文物中的精品組成,按照瓷器、佛教造像、骨角牙雕、玉石銀器等分類陳列出來,供廣大的文物愛好者鑑賞。這些文物中有較大代表性的器物有宋代的荷葉紋青瓷蓋罐、荷花紋銀盞,元代的纏枝鳳紋釉里紅罐,明代的印花龍紋青瓷盤、銅釋加牟尼造像、象牙雕算盤、象牙雕壽星、水晶雕雙耳壺、翡翠雕佩飾、張文公(張居正)石硯,清代的人物紋豆青青花盂、彩繪龍紋碗、暗花青瓷瓶、窯變花瓶、犀牛角杯、玉雕雙人,民國的瓷觀音等。這些文物,對於學習、研究和繼承中國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豐富人們的歷史文物知識,宏揚愛國主義和增強民族自豪感,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是不可或缺的寶貴實物資料。

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的一種文字,早在3500多年前,中國人的祖先就使用了相當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商周時期的文字,除了甲骨文以外,使用最為普遍的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和私人著述的出現,迫切需要更為廣泛的書寫材料和更為簡便的書寫方法,簡牘文字便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應運而生了。“吞三江五湖”的楚國奄有中國南方的廣袤疆土,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有著獨特的文化習俗和精神風貌,其表現形式之一——楚文字也具有濃厚的地域特點。戰國中晚期,簡牘、帛書之類的手寫體文字在各類文字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皆位居列國之首。因此楚國簡牘文字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秦漢時期,簡牘文字的使用更為廣泛,同時在字型上也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演變。東漢至三國以後,由於一種更為經濟實用的書寫材料——紙的發明和使用,簡牘文字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本展覽中所使用的展品便是歷年來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簡牘資料的代表,包括楚簡、秦簡、漢簡、漢代木牘等,楚簡以荊門包山出土的《法律文書》複本和郭店出土的《老子》複本為代表,漢簡有荊州張家山出土的《譴策》、《算術書》、《脈書》、《引書》、《蓋廬》、《奏讞書》等,秦簡有沙市周家台出土的《醫書》和《時占表》,木牘有荊州高台出土的《報到書》、《告地書》和荊州張家山出土的《算錢》等,另外還展出有毛筆、筆筒(荊州鳳凰山出土)、石硯(荊州雞公山出土)、銅削刀(荊州雨台山出土)等文書工具。

荊州鳳凰山168號漢墓展

鳳凰山位於湖北省荊州市城北約五公里處的楚故都紀南城的東南隅,是一處南北走向的平緩崗地。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都城紀南城後,這裡便淪為廢墟並成為秦漢時期的一處貴族墓地。經過考古鑽探,已發現秦和西漢時期的古墓180多座,168號西漢墓就是其中的一座。1975年,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等單位對其進行了科學發掘。墓葬為豎穴土坑墓,葬具為一槨二棺,槨室分為頭廂、邊廂和棺室三部分,棺室與另外兩室之間有門窗相通。墓內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屍和竹牘“告地書”、筆、墨、天平衡桿以及漆器、銅器、陶器、竹器、絲麻織物、木俑等五百餘件珍貴文物。根據墓中出土的竹牘記載,古屍名為“遂”,江陵西鄉市陽里人,生前爵位為五大夫(西漢二十等爵的第九級),死亡年齡約60歲,下葬時間為西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出土時已有2142年。出土時古屍外形基本完整,身長1.66米,體重52.5公斤。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均有彈性,四肢大小關節亦可活動,32顆牙齒齊全且牢固,鼻道暢通,左耳鼓膜猶存,腦殼完整,腦膜血管清晰,內臟器官齊全,骨骼正常,皮下膠原纖維保存良好,與新鮮組織非常接近,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根據學者的初步研究,鳳凰山168號漢墓古屍得以保存完好的原因主要是深埋、密封和棺液的防腐作用,所明中國人民二千多年前在醫藥、防腐等技術方面已有較高的水平。鳳凰山西漢男屍與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屍屬同一類型,兩具古屍相比,男屍的下葬年代早,保存情況亦好一些。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西漢時期的科學、經濟、歷史、文化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代漆器精品展

中國的漆器製作與使用,始於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漆器工業發達,特別是雄踞南方的楚國,漆器工藝水平更高。秦與漢代,天下統一,漆器工業在前代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荊州市是中國出土古代漆器最多的地方,荊州博物館是全國收藏古代漆器最多的單位。本館陳列的是荊州博物館多年來考古發掘所獲得的漆木器珍品。它們主要是出土於戰國秦漢的古墓葬中,種類有飲食器、妝奩器、娛樂器、喪葬器、工藝品等。這些文物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圖案似錦,是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的高層次體現。舉辦這個展覽的目的,就是想通過這些文物將中國獨有的古代漆器文化展示給海內外觀眾,是廣大觀眾了解中國古代漆器文化的輝煌成就。

楚漢織繡品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繡品的國家之一。絲繡品的出現及其發展史對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東周時期,楚地的絲織和刺繡技術得到長足的發展,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品種增多,製造精細,花型秀麗多變且色彩鮮艷。於此展示的本館藏品出自被世人譽為“絲綢寶庫”的馬山一號楚墓和鳳凰山一六七號漢墓,它們不僅集中體現了當時絲繡技術的最高水平,而且還是研究楚漢時期服飾和藝術的珍品。荊州馬山一號楚墓因所出絲織品種類眾多,製作精美,保存完好、年代早而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絲綢寶庫。這些“冠帶衣履天下”的國寶主要有絹、綈、紗、錦、羅、綺、絛和繡等,成品則以衾、裙、袍、夾襦、衣等為主。這批絲織品充分反映了楚地高度發達的養蠶織絲的技術。它們外表平整,絲線條分均勻,織造細密,色彩鮮明。絹、紗都是平紋織物。錦是經線提花織物,分作兩色錦和三色錦。兩色錦是用兩根不同顏色的經線織造的,花紋順經線方向作條帶狀布置,色彩搭配巧妙、和諧。三色錦的花紋細密而複雜,著名的舞人動物紋錦由七個單元組成,橫貫全幅,大約使用了七千多根經線織造。如此大的提花紋樣在先秦時期實屬罕見。由此可見當時已經有了成熟的提花技術及結構相對完善機的提花織機。採用特殊的穿繞法織成的緯線起花絛是一種以往所不了解的新技術。針織絛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針織品,大大提前了針織技術出現的時間。刺繡以鎖繡為主,間以平繡。花紋以色彩艷麗、構圖浪漫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主題是各種鳳鳥、龍和花卉,構圖講求對稱。動物形象大都作變形處理,寫實的很少,也有幾個動物相交叉或兩、三個動物合體的構圖。這些繡品紋樣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信仰和習俗。衣著類以袍為主,皆右衽、直裾,兩袖張開如十字形,袖、領、裾緣均裝飾與面料不同的緣。這是當時貴族普遍穿著的禮服。西漢時期的絲織品以兩色錦為多,多承襲先秦時期的提花技術。花紋以動物(豹、龍等)為主,作散點式布置。繡品紋樣則以雲氣紋為大宗,迥然不同於先秦時期的風格。

館藏精品

一、青銅器: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絢麗璀璨,不但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二、絲織品:楚國的絲織和刺繡品種齊全,製造精細,花型秀麗多變且色彩鮮艷。三、漆木器:戰國秦漢漆木器種類繁多、製作精良、紋飾華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四、玉器:玉器造型豐富多采,在那些以人、虎、蟬、鷹、鳳為題材的作品中,有不少都堪稱新石器時代珍品。五、陶器:江漢平原原始文化以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彩陶最發達,製作精美,紋飾華麗,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西漢古屍專介

 1975年上半年,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基本建設工程,在湖北省江陵縣楚故都紀南城內的鳳凰山發掘了168號西漢墓,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男屍。據墓中出土的文字記載,死者名"遂",是江陵縣市陽里人,爵位為五大夫,下葬於漢文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67年,距發掘出土已有2142年,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具古屍。古屍出土時,面部和四肢被棺液染成了絳紅色。死者年齡60歲左右,體重52.5公斤,身長1.678米;皮膚肉等軟組織有彈性,四肢大小關節都可活動;32顆牙齒章全而牢固,鼻道通暢,但全身的毛髮由於棺液的浸泡均已溶解消失。解剖發現,腦膜血管很清晰,腦髓占顱腔五分之四,重970克,12對腦神經幾乎都能辨認。內腔各種器官齊全,保存完好。皮下膠原纖維與新鮮組織相當接近,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保存。血型為AB型。死者生前曾患有膽囊炎、膽石症、胸膜炎等疾病。在內臟里還發現有血吸蟲、人鞭蟲、絛蟲和華氏睪吸蟲等寄生蟲卵。血吸蟲卵的發現,與馬王堆一號漢墓女屍中查出的血吸蟲卵相印證,說明兩千多年前,血吸蟲病在兩湖地區就已流行。古屍為何歷久不腐?據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深埋、密封和棺液抑菌殺菌防腐的結果。深達十米的墓坑,逐層夯結的填土,封閉嚴密的棺槨,使古屍長期處在缺氧和恆溫的穩定環境中。內棺十萬毫升含有硫化汞等成份的棺液,具有抑菌和力的作用,更是古屍得以保存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