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裾

直裾

直裾,即襜褕,語出《說文解字》, 是華夏衣冠體系中的一種,其短者謂之裋褕, 衣襟裾為方直,區別於曲裾。(有同袍習慣性的把直裾與直裾深衣劃等號實際上是錯誤的。)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直裾下擺部份剪裁為垂直,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沒有縫在衣上的系帶,由布質或皮革制的腰帶固定。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盛行於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餘,本著經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展原則,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為深衣的主要模式。

歷史發展

戰國直裾袍

馬山楚墓直裾袍馬山楚墓直裾袍

馬山出土的戰國中期直裾袍,有絹、紗、羅、錦等各種衣著十餘件,多以絲綿充絮,

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馬山楚墓出土袍服袖展最長者(小菱形紋錦面綿袍N15)達345厘米;袖展最短者(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N10)也有158厘米。

右圖馬山楚墓出土的直裾袍N13,上衣6幅布,下裳5幅布。衣長175厘米,通袖長274厘米,袖寬48厘米,袖口寬40厘米。

馬山楚墓直裾袍復原圖馬山楚墓直裾袍復原圖

漢朝直裾袍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

漢墓文物

馬山楚墓直裾袍馬山楚墓直裾袍

西漢直裾素紗襌衣、印花敷彩絲綿袍、

絳紅紗印彩續衽直裾綿袍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直裾綿袍衣長130厘米,通袖長236厘米,袖寬41厘米,袖口寬30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57厘米,領緣寬29厘米,擺緣寬38厘米。它的衣式形制有交領、右衽、胡袖、直裾,袖與下擺鑲大幅的寬緣。

地位的變化

直裾直裾

早期的直裾袍通常是一種常服,

而非禮服。新莽末年三輔將士東迎更始的部隊,見諸將都穿“婦人衣”諸於繡镼(也就是直裾的“襜褕”),以為非禮,故而大失所望,更有人因此亡去。待到洛陽見到時任司隸校尉的劉秀,見王莽制度盡革,漢家法度盡復,乃傾心於光武,更有前漢老吏泣下曰“不意今日復見漢官威儀”。

到了東漢,襜褕出現在宴會等正式場合。東漢的許多畫像石,畫像磚和壁畫中可常見罩住外衣的大袖襜褕的形象。

直裾直裾

朱子深衣則一定要有曲裾之衽,

故非直裾。

漢服剪裁結構的名稱

直裾的其它釋義直裾的其它釋義

宋朝流行的褙子與某些漢服形制也有名為直裾的結構。

起源及發展

古代一種窄袍服,原為便於射箭,所以稱為箭袖。 箭袖,就是在窄窄的袖口上,再接出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形如馬蹄,俗稱馬蹄袖,因北方天氣寒冷,這是為防寒護手的。滿族入關以後,這樣的服裝成了有身份男子的禮服,要給人行禮時,即迅速下馬蹄袖,否則為不敬。這就已經失去了禦寒保護手臂的作用。

箭袖雖說明代已有,但是人們穿著不多,主要限於騎射等。因為箭袖即馬蹄袖,衣服袖身窄小,袖端頭為斜面,袖口面較長,弧形,可復住手背,以便不影響射箭且又可保暖。清代宮廷早期因極力主張“不廢騎射”,因此將箭袖用於禮服,成了清代男服的典型制式。另外,繡蟒的袍,在明代時為職官常服,只有清代,才放寬穿著範圍。《大清會典》中曾記親王、郡王、貝勒以及侍衛、公主、命婦等人都可以穿蟒袍。區分等級的辦法主要是衣上的蟒數和蟒的爪數(如四爪、五爪之分)。

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曲裾。

傳統漢族服飾(二)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