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座鳥架鼓

虎座鳥架鼓

虎座鳥架鼓,1978年在荊州觀音壋天星觀出土,器物高150厘米,長156厘米。現藏荊州博物館。

文物簡介

虎座鳥架鼓以兩臥虎為鼓座,兩鳳鳥為鼓架,懸空敲擊兩鳳之間的鼓面,屬於懸鼓,是楚國特有的一種樂器。這種樂器均出土於楚國貴族大墓,當時只有楚國王室及高級貴族才能享有。在工藝上,虎座鳥架鼓是一件漆器,選用上等楠木雕刻,鳳鳥、臥虎、底座、懸鼓都是分體雕刻後組裝,該器具以黑漆為底色,用紅、黃、金、藍等色繪出虎的斑紋和鳳的羽毛,並描出眼睛、嘴巴等部位。

歷史

虎座鳥架鼓虎座鳥架鼓

荊州是江漢平原的腹地,這裡有九曲迴腸的長江流經廣袤的平原,歷來是楚國的都城所在地。在這個物阜民豐的平原上,各種鳥自由地翱翔,所以生活在江漢平原上的先人會把鳳鳥作為圖騰來崇拜。又因為這裡江河湖汊連通,交通相當便利,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精明、聰慧,所以這裡的人又被稱作“九頭鳥”。在虎座鳥架鼓鳳與虎的組合形象中,鳳的形象高大軒昂,傲視蒼穹,而虎卻矮小瑟縮趴伏於地,這也反映出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

製作工藝

採用透雕、圓雕、浮雕等多種工藝,造型逼真,裝飾華麗,是一件實用的樂器,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
該鼓的用色也非常典雅。關於漆器的色彩搭配,《韓非子·十過篇》有這樣的記載:“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內。”這顯示了漆器色彩的傳統是以黑、紅為主。黑、紅二色結合,地文互換、對比強烈、大方莊重,紅色鮮明發散,黑色深沉內斂,紅黑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具有浪漫情懷的楚人無時無刻不在追求新奇和變化,在黑、紅二色基調上,還使用黃、金、藍等多種漆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