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圍鼓

興山圍鼓

“興山圍鼓”,俗稱“八音子”、“八人班子”。是一種說唱、吹打相間的民間藝術形式。流傳於“峽江”地區的“興山”、“秭歸”、“宜昌”以及與之相鄰的“保康”、“谷城”等地。其中以興山最為興盛,圍鼓班子遍布全縣的十二個鄉鎮。

基本信息

名稱

興山圍鼓、宜都梆鼓、枝江楠管

簡介

興山圍鼓,又稱“八音子”(嗩吶用八個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於武當山附近地區,100多年前通過谷城傳人和保康傳人兩條途徑傳入興山。傳入前是受道樂強烈影響並吸收當地民歌及地方戲曲曲牌營養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間音樂品種,是以唱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擊樂外還有笙簫管笛。笙簫管笛在興山聲斷音絕,日趨衰亡。現今的興山圍鼓以吹打為主,極少演唱,廣泛用於紅白喜事以及平時自娛,其編制為豉1架(由1個鼓1個嘣子組成),大鑼、馬鑼、葉子(大鐃)各1面,嗩吶1-2支。以鼓為主。圍鼓曲牌依體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調進入圍鼓形成的“玩曲類”,有由興山花鼓戲、陝南八岔戲等地方戲曲曲牌進入圍鼓而形成的“地方戲曲類”,還有道教音樂曲牌進入圍鼓形成的“武曲子”類(又稱“神曲子”、“正曲子”)。演奏特點主要表現在嗩吶的吹奏及擊樂的握捶之上,嗩吶用八個音孔吹奏,不用循環吹奏法,鼓及馬鑼的握捶方法,擊鼓手形以及鼓者的演奏“手份”都十分講究。演奏起來音調明朗,氣氛熱烈,時而歡快奔放,時而清新婉轉,使人百聽不厭

興山圍鼓興山圍鼓

,它已成為興山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宜都梆鼓(“梆鼓子”)是在民間薅草鑼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曲藝品種。其演唱形式可一唱到底,也可唱中夾白,還可唱、白、表、數兼而有之,並可與樂答問或由樂隊邦唱等,結構比較自由。梆鼓音樂最初屬音曲體變奏板腔式,1973年以後才逐步向聯曲體過渡,故曲牌不多,現有“清江河”、“嗩吶調”、“一枝花”、“倒採茶”、“平水調”、“甩腔”、“數板”等。演出道具是將木梆和書鼓一併固定在直立的鼓架上,演員持大、小兩個木棒敲梆鼓而表演,配 嗩吶、二胡、笛子、揚琴伴奏。宜都梆鼓無傳統曲目,均為依曲牌腔調創作 新曲目,如《唱紅亮》、《模範飼養員》、《謝親人》以及移植改編的曲目《軍民魚水情》、《打虎上山》等。
枝江楠管,源於民間的“拍楠管”,原為天沔一帶漁民敲篙竿而歌的“漁鼓”,傳入枝江則以懷抱的楠竹筒起名“楠管”。演唱時由單獨一人掌握楠管筒一個,簡板一付小鑔一面。以筷子敲小鑔為高音部,帶上簡板為中間部,右手拍楠管形成低音部,敲擊多種節奏,坐唱表演,以說書人身份和觀眾直接交流感情。楠管以長江為界,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子鼓曲流行於宜都,北路子鼓曲流行於枝江。南路婉轉動聽,長於抒情,北路曲牌流暢高亢,善於敘事。無論南路或北路,皆為敘事鼓曲。凡是古往今來的有情節的文藝作品如“三國”、“水滸”、“西遊”、“鏡花緣”等,到了楠管藝人手裡都可演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