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器療法

臟器療法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以動物的內臟調治疾病。

基本概述

動物內臟調治疾病,這種方法就是中醫的臟器療法。它的套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多年前就有關於動物內臟入藥的記載。經過歷代的補充與發展,臟器療法日漸豐富多彩,治療範圍不斷擴大,至今仍然在臨床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成為養生保健的常用方法。

臟器療法的治療原理,主要是基於"同氣相求"與"以髒補髒"的學說。中醫學認為,動物臟器氣味醇厚,為血肉有情之品,較草本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尤其在調養、補益方面效果明顯,此即"同氣相求"之理。另外,動物臟器與人體相應內臟在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諸多相似性,因此對人體相應的器官組織具有藥理作用,此即"以髒補髒"學說。 

基本簡介

近些年來,隨著現代研究方法的引入,對"以髒補髒"、"同氣相求"學說的研究取得了明顯進展。

研究中發現,多種動物臟器中確實含有一些可治療人體相應內臟病變的成分,如從豬胃中提取的胃泌素可以治療萎縮性胃炎,從豬十二指腸中提取的腸促胰酶素可促進胰酶分泌而助消化,從豬肝中提取的豬肝核糖核酸可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慢性遷延性肝炎,從鵝膽中提取的鵝去氧膽酸可治療膽石症……另外,動物臟器組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胺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由於不同臟器的結構組成與人體器官之間存在著某些相似性,因而動物臟器對人體相應的臟腑組織有營養補益作用。如有報導用豬腦製成注射液對兒童大腦發育不全及成人神經衰弱症有一定療效。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還發現,動物的某一臟器在調治相應的人體內臟的同時,對其它內臟也有治療作用。

如胰腺的提取物不僅用於治療糖尿病,而且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高脂血症及皮膚病等;動物的膽除了用於膽肝病外,還可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高血壓病及皮膚感性疾病。動物臟器量大易得,用法簡便,既可內服,又能外用;既可單用取效,又可配合其它藥物發揮協同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動物內臟還常常被作為食物,用於藥膳或食療法中,藥食兼備,故易為病者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