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

腰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主要病因是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等,刺激或壓迫脊神經、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群。腰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腰間盤相當於一個微動關節,是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分布在腰椎骨間。由於脊髓由間盤的後方經過,當突出的間盤壓迫脊神經或馬尾神經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癱瘓時,就稱為腰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在退行性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

基本信息

概述

腰間盤突出症腰間盤突出症

定義:纖維環破裂後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俗稱“腰突症”,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痛苦,甚至造成殘疾,喪失勞動能力。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為骨科臨床最為多見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門診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腰椎間盤突出是當今的多發病,而且康復難度較大,需要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可康復,常用物理方法有推拿針灸熱敷理療等,極少部分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治療。

椎間盤突出症是一個多發病、常見病,它主要因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等,刺激或壓迫脊神經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群。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目前我國體力勞動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人體的脊柱是由多塊椎骨組成,兩塊椎骨間有一個盤狀的彈性墊,周圍由纖維環及韌帶固定,這個盤狀墊就是我們所說的椎間盤。它能起到緩衝壓力的作用。人類是直立動物,在站立時椎間盤受到的壓力就越大,尤其以腰椎間盤更為明顯,因此受到傷害的機會就更多。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或急性外傷和慢性積累外傷等原因導致纖維環破裂,造成椎間盤脫出壓迫脊柱兩旁的神經根面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等一系列腰腿痛症狀,就是骨科常見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這種病對於我們讀者來說並不陌生。患者感覺是非常痛苦,治療難,易復發。

病因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鬆動等小範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覆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家族性發病的報導。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疾病誘發

腰間盤突出症腰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因素是椎間盤退變,但某些誘發因素可致使椎間隙壓力增高,引起髓核突出。此種誘發因素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1.年齡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好發年齡在30-50歲,平均手術年齡在40歲,因此退變可能是其重要因素。

2.身高與性別:有人認為身材過高也會易發腰突症,而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5倍。

3.增加腹壓:臨床上有約1/3的病人在發病前有明確的增加腹壓的因素,如劇烈的咳嗽噴嚏屏氣、用力排便等。使腹壓增高,破壞了椎節與椎管之間的平衡狀態。

4.不良體位:人在完成各種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各種體位以緩解腰部壓力,如長期處於某一體位不變,即可導致局部的累積性損傷。特別是長期處於不良姿勢更容易誘發本病。

5.職業因素:重體力勞動者發病率最高,白領勞動者最低。汽車駕駛員由於長期處於顛簸振動狀態,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大且反覆變化,也易誘發椎間盤突出。

6.受寒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破裂。

病理

腰間盤突出症腰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部脹痛、坐骨神經放射痛,下肢麻木脹痛、感覺減退或疼痛過敏、肌肉萎縮、患腿變細、行走困難等,嚴重時大小便功能障礙、下肢癱瘓、長期臥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質量下降、工作和勞動能力喪失。人體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人體的各個器官系統幾乎是同步老化的,人老化以後,各個器官系統可以出現一定程度的功能下降,甚至某些人還可以出現相應的老年疾病和相應症狀。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由於運動磨損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改變,這是一種正常的老化表現。年齡增加意味著“磨損”的增加,這就像人老了臉上會長皺紋、頭髮會變白、眼睛會變老花一樣,在腰椎的老化表現就是前面提到的椎間盤的退變,以及以後出現的腰椎骨刺等表現。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性老化現象,符合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規律。

絕大多數60歲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時均可發現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現象。60歲以上的人各個器官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變老化,但並不是60歲以上的人都會有病。拍片發現有腰椎的骨刺椎間隙狹窄等退變老化者,絕大部分人也並不一定有相應的臨床症狀。因此不必談骨刺色變,單純的骨刺不一定引起臨床症狀,只要掌握它的規律,就可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或減輕它帶來的不良影響。

另外還有一些病人害怕骨刺,非常關心自己的腰椎骨刺以及身體其它關節部位的骨刺是否在發展,發展的速度怎樣等。其實,骨刺的發展是人體老化的自然表現,只要不在關鍵部位,不對重要的組織結構組成壓迫,不出現相應的症狀,大家不必為人體的自然老化而過分擔憂。

另外,在談癌色變的今天,人們害怕骨刺,也可能與害怕骨刺會癌變的心理狀態有關,在門診我們也常常可以碰到一些病人非常關切地向醫生詢問骨刺是否會癌變這樣的問題。其實,骨刺等退變表現是不會癌變的,這一點病人應當充分放心。

腰椎開始退變後,首先出現椎間盤的變性,使椎間盤容易被壓縮而喪失其正常的高度,腰椎體間距離縮短、脊椎骨前後的韌帶因此而變得鬆弛,造成椎體之間的不穩定,相互之間活動過度。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後,在椎體邊緣易於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可以導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滲出。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出血及滲出被吸收纖維化,以後可逐步形成鈣化,從而在局部,也就是在該間隙的椎體上下緣出現骨的增生性反應,這就是骨刺。有些書上叫做骨贅或者骨質增生,其實都是一樣的意思。

由於不斷的刺激,反覆的創傷,骨刺將不斷增大。這就如同長期手握鋤頭鐵鍬勞動一樣,剛開始時可在手掌部損傷刺激形成血泡,血泡癒合後,可在手掌形成老繭。以後對手掌部的反覆刺激,可使在手掌部形成的老繭越長越厚;反之,停止體力勞動多年以後,手掌部的老繭會逐漸變薄以至消失。因此,如果腰椎長期受到反覆勞損以及過度活動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則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變,使椎間盤突出,骨刺形成並不斷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養,就可以減緩腰椎的退變速度和骨刺的進展。人們因勞作程度不同,手掌部的老繭厚薄可有不同;人們的腰椎因所受到的不良刺激的不同,休息保養不同,其形成的骨刺等退變表現也因人而異。我們人是要活動的,無論怎樣休息和保養,腰椎也會在運動中逐漸退變老化,只不過,通過正確的休息和保養措施,我們的腰椎可以延緩退變。

研究表明,腰椎的退變過程,除隨年齡變化以外,也與腰椎是否長期過度的屈伸活動及負重損傷等因素有關,這是腰椎退變及發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負重過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傷的職業,腰椎退變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現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體力勞動者、經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運動員如舉重體操摔跤及其它劇烈運動,都很容易損傷腰椎,加重腰椎的勞損及退變,這就不難理解,有不少專業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到了中老年以後,易於出現腰腿痛。據統計,在臨床上大約有很多腰腿痛人可以回憶起有過腰部的外傷史。青少年時代的腰椎外傷,也是中年以後發生腰腿痛的重要外因。

腰椎的骨刺可以長在椎體上下緣的前後部分以及關節突關節,腰椎的骨刺在反覆刺激下逐漸增大,可以使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減少甚至僵直,這樣可以導致鄰近的脊椎骨之間的活動度卻代償性加大,使其椎間盤及椎骨間關節退變程度加重。這樣,久而久之,勞損因素的進一步作用,整個頸椎或者腰椎就可以出現廣泛的椎間盤膨出或突出、椎間隙狹窄、椎體緣的骨刺形成、關節突增生肥大、黃韌帶肥厚、脊椎骨之間不穩定等表現,這些表現在拍X線片、CT以及核磁共振等檢查時可以得到證實。大多數腰椎的骨刺並不導致腰痛和腰神經根壓迫,也不必過分憂慮,只有少數情況下在特定部位的骨刺才會出現症狀。腰椎椎體後緣的骨刺,連同膨出的椎間盤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者纖維化組織,在椎間盤的節段平面形成一個向後方或側後方突出的混合物,結合後方肥厚的黃韌帶,可以對局部的腰神經根形成直接的刺激壓迫。

疾病分類

腰椎間盤突出症突出的髓核止於後縱韌帶前方稱為“突出”,而穿過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的,稱為“脫出”。根據髓核向後突出部位分為3型:

1、後外側方突出型:

纖維環的後方最弱的部位在椎間盤中線兩側,此處本身薄弱,同時缺乏後縱韌帶的強力中部纖維的支持,因此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部位。臨床上最為多見,約占80%左右。

2、中央突出型:

指髓核通過纖維環後部中央突出,達到後縱韌帶下。除引起坐骨神經症狀外,還可刺激或壓迫馬尾神經,表現為會陰部麻痹及大小便障礙。

3、椎間孔內突出:

指髓核向後經後方的纖維環及後縱韌帶突入椎管,進入椎間孔內,容易漏診,但所幸其發生率低,僅1%左右。

易發人群

腰間盤突出症腰間盤突出症
病因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以後,加上某些外傷,慢性勞損,以及濕寒等綜合因素,使腰椎間盤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連同髓核一併向外膨出(易發於4至5節),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血管或脊髓等組織引起的腰痛,伴有坐骨神經放射性疼痛症狀為特徵的一種疾病。

1、從年齡上講,本病一般發生在20--40歲之間,腰間盤突出症好發於青壯年。

2、從性別上講,腰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一般認為男性與女性之比為4--12∶1。

3、從體型上講,一般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

4、從職業上講,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多見。但目前來看腦力勞動者的發病率也並不很低。

5、從姿勢上講,工作姿勢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紡織工人等較多見。

6、從生活和工作環境講,經常處於寒冷或潮濕的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誘發腰間盤突出症的條件。

7、從女性的不同時期講,產前、產後及更年期為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期。

症狀

腰間盤突出症症狀腰間盤突出症症狀

1.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由於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症的神經根,使其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3.馬尾神經症狀
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臨床上少見。

檢查

1.腰椎X線平片
單純X線平片不能直接反應是否存在椎間盤突出,但X線片上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側凸。此外,X線平片可以發現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鑑別診斷意義。

2.CT檢查
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本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目前已普遍採用。

3.磁共振(MRI)檢查
MRI無放射性損害,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RI可以全面地觀察腰椎間盤是否病變,並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係,另外可鑑別是否存在椎管內其他占位性病變。但對於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

4.其他
電生理檢查(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誘發電位)可協助確定神經損害的範圍及程度,觀察治療效果。實驗室檢查主要用於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鑑別診斷作用。

患者注意

腰間盤突出注意事項腰間盤突出注意事項
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腰間保暖,儘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太好!加強腰背部的保護。

3、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注意勞動姿勢,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

4、鍛鍊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5、急性發作期儘量臥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6、平時的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鈣,經常吃,也有利於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自我診斷

腰間盤突出腰間盤突出
在一般情況下,根據腰腿痛間歇性發作,咳嗽,打噴嚏時加劇,同時結合下肢放射痛,脊柱側彎,直腿抬高實驗陽性,錐胖相應壓痛點,踇伸肌肌力明顯減弱,下肢外側疼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臨床症狀和體徵,基本上能做出初步的診斷。當然,最後還要通過X片攝片檢查,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必要時根據醫生的囑託做脊髓造影,更可做出較明確的診斷。至於哪一個錐間隙發生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這克根據醫生提供的腰疼壓痛點的部位,下肢疼痛喪失情況,肌腱反射情況,疼痛放射部位,X射線片及脊髓造影,CT片等所見,來明確定位。

掌握了上述要領後,可以給自己判斷一下是否患了腰間盤突出症

自我鍛鍊

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症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鍊,有利於病情的康復,並防止腰腿痛症狀的復發。

急性期

1、臥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臥時膝微屈,膕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3、坐位坐位進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與病人膝到足認錯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於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恢復期

恢復期做自我鍛鍊,使腰背部肌力增強,一可增加腰椎活動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穩定性。
1、仰臥抬起骨盆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後慢慢落下,反覆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仰臥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儘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臥位抬腿側臥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後慢慢放下,反覆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臥,腰部放鬆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後,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儘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複15次。

5、直腿抬高仰臥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後放下,重複15次。

6、壓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幹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後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臥起坐仰臥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幹抬起,雙手觸膝。

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

中醫治療中醫治療
大部分患者經規範化保守治療可以康復,保守治療的首要方式就是外用尋骨風筋骨康,對於腰間盤突出治療能夠快速起到效果,並且安全無風險,不會影響日常工作生活,非常的簡單方便。而穴位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並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作用較為直接,其適應證遍及臨床各科,“可與內治並行,而能補內治之不及”,對許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顯著功效。穴位貼敷療法不經胃腸給藥,無損傷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臨床套用時出現皮膚過敏或水泡,亦可及時中止治療,給予對症處理,症狀很快就可消失,並可繼續使用。穴位貼敷有許多較簡單的藥物配伍及製作,易學易用,不需特殊的醫療設備和儀器。

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或家屬,多可兼學並用,隨學隨用。穴位貼敷法所用藥物除極少數是名貴藥材外(如麝香),絕大多數為常見中草藥,價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來自於生活用品,如蔥、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藥量很少,既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又可節約大量藥材。貼敷療法集針灸和藥物治療之所長,所用藥方配伍組成多來自於臨床經驗,經過了漫長歲月和歷史的驗證,療效顯著,且無創傷無痛苦,對懼針者,老幼虛弱之體,補瀉難施之時,或不肯服藥之人,不能服藥之症,尤為適宜。像專門治療腰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等骨病的千年活骨膏就有藥效強、見效快、療程短。一般的膏藥都是採用300度以上的高溫下提取而成的,有效成份的65%左右都遭到嚴重的破壞,見效慢,療程長。

而它獨家採用現代生物科技提取,克服了一般膏藥高溫熬制而使有效成分遭到嚴重破壞的缺點,內含有特異生物活性酶,局部滲透力強,能夠穿透骨關節的屏障,進入病變組織發揮作用,對關節軟骨、肌腱、韌帶、滑膜具有極強的營養修復功能,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遷延、發展和惡化,而且大多數患者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很多骨質增生、滑膜炎、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用藥後24小時就能見到效果。

中醫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屬中醫“痹症”、“腰腿痛”範疇,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腰背痛及下肢疼痛。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於小腿後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

多功能治療

腰間盤突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間盤突出患者最多見的症狀為疼痛,可表現為腰背痛、坐骨神經痛,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表現為由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據臨床統計,約95%的腰突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80%的患者有下肢痛。特別是腰痛,不僅是腰間盤突出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最早出現的症狀之一。所以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有些患者在沒有正確診斷下,盲目的治療,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臨床上治療腰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牽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關鍵在於堅持。

另外功能鍛鍊和日常康復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腰椎間盤突出在治療過程中以及以後的康復治療中,正確的勞動姿勢和勞逸結合。防止腰部受到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加強肌肉鍛鍊強有力的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減少腰間盤突出症的發生。治療與功能鍛鍊同時進行,避免愈後併發症,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康復後的保健至關重要,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腰間盤突出可以徹底治癒。

家庭治療

自我修復自我修復
由日常生活做起,遠離腰椎間盤突出症。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姿勢,養成了各自的習慣,其正確與否對人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因為適當的鍛鍊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映性和強度,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起到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1、坐姿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關係:
在許多時候,人的坐姿並不完全取決於人的本身,坐具對坐姿的正確與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坐具不合適,同樣也可以引起腰痛。
坐凳子時,因無靠背,人們或自然彎腰坐著,或直腰坐著,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狀態,腰肌相對處於鬆弛狀態,此時腰椎的穩定由腰椎周圍的韌帶維持,久坐後腰椎周圍韌帶易發生勞損;直腰坐時,腰肌處於收縮狀態,久坐後腰背肌持續收縮,易發生勞損,以上兩種情況都可產生腰痛。老年人和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史患者的腰背肌肉,韌帶彈性及耐力較差,有不同程度的退變或損傷,不合適坐凳子,尤其不合適坐太低的凳子。青壯年則由於肌肉、韌帶的彈性及耐力良好,較適合坐凳子。

椅子由於有靠背,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力,使腰背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同時也不加重腰椎周圍韌帶的負擔,可減少勞損機會。坐椅子時,應注意儘量將腰背部貼緊椅背,工作時,應將椅子儘量拉向桌子,縮短桌椅間的距離。

既然坐具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關係,那么什麼樣的坐具更合適呢?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表明:腰背部休息時的角度和腰部有無支撐物依託,對椎間盤壓力有著直接關係。即由直角狀態的坐姿改為向後傾斜120度時,可以使椎間盤內壓力明顯降低,此時再於腰部加3CM厚之依託物,可使椎間盤內壓力進一步降低,如將此支撐物加大至5CM厚時,則椎間盤內壓力可降低至-0.3Mpa。因此,較為合適的坐具要求高低適中,並有一定傾角的靠背,如在腰部有3-5CM厚的依託物則更佳。此姿勢適合汽車駕駛員的坐姿。

2、正確的勞動姿勢可以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症:

個家庭治療
勞動時由地面提起重物,如姿勢不正確,是最容易造成腰椎間盤損傷的動作。正確的動作應當象舉重運動員提起槓鈴時一樣,先下蹲,然後雙臂握緊重物後起立,再移動雙腿搬運到指定地點,再下蹲放下重物。不正確的動作是直腿彎腰雙臂握緊重物後,以腰部的力量將重物提起後放下。尤其是提物同時在加上身體鏇轉,那時腰椎的損傷就更為嚴重。

3、加強腰背肌肉鍛鍊:腰背肌肉的鍛鍊方法很多,但在家庭能做到,又較重點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太空車
②背向行走
③俯臥位背肌鍛鍊。

中藥治療

對發病早期及氣滯血瘀明顯者,重用通經活血、舒筋止痛之藥,如當歸丹參牛膝、枳殼、三七紅花、乳香、沒藥、川芎等。對病程較長的患者可選用一些補腎陽或腎陰藥,如桑寄生、熟地、枸杞子、女貞子、補骨脂、旱蓮草等。腰椎間盤突出屬西醫學病名,中醫無相應病名。散在於“腰痛”等病中,這裡不再多述下面重點述說中醫對本病的辨證治療:

1、腎精虧損,筋骨失養:腰背腿酸無力,疼痛綿綿,喜揉喜按,遇勞則重,休息減輕,反覆發作。或有耳嗚耳聾,運動遲緩,足萎失用。若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為腎陰不足;若伴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舌淡而潤,脈沈弱,為偏腎陽虛。

2、跌仆閃傷,氣血瘀滯:腰背腿痛如刺,痛有定處,輕則俯仰不便,重則因痛劇而不能轉側,痛處拒按。若病久者,病勢稍緩,經久不愈,可時發時止,遇勞或閃挫,病勢增劇,或面見黧黑,唇甲青紫,舌質淡紫或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沉弦。若新病者,為急性跌仆閃挫所致,病勢劇烈痛處如錐刺刀割,或腰痛微熱,輕則扶腰跛行,重則行動不能,面部苦痛皺眉,舌淡紫或無變化,脈弦、緊或沉澀。

3、久內侵,阻遏經絡:腰背腿冷痛重著,轉側不利,行動遲緩,遇寒濕則加重,得溫熱則緩解,雖靜臥、休逸則疼痛亦難緩解,甚則加重,其病史一般長,且漸漸加重,舌苔白膩,脈沉遲、偏於寒者,痛處劇烈,筋脈拘急;偏於濕者,身重,肌膚不仁。上症寒濕郁久,可化濕熱,則見痛處覺熱、遇熱、遇濕則疼痛加重,活動後,或可減輕,小便赤短,舌紅苔膩,脈濡數,此為寒濕之症。

4、參考方劑缺血性和非缺血性的都適合。丁香30g、大黃30g、茯苓30g、蟹骨30g、川芎30g、木香30g、紅花30g、當歸30g、蓮肉30g、血竭30g、兒茶30g、赤芍30g、乳香45g、沒藥45g、丹參30g麝香40g、白芷30g、牛黃15g、硃砂15g、三七30g、土鱉30g、甘草30g、杜仲30g、琥珀15g。做成丸劑,每服9g。

其他臨床治療

臨床治療主要分,這幾種類型,射頻消融術、經皮電動切吸法、雷射療法、側後路椎間盤鏡、臭氧注射療法。

射頻消融術:治療椎間盤突出,不用開刀,只需一針,不傷神經,無痛苦,創傷小,見效快,治療時間約10分鐘,適合大部分椎間盤突出患者。

1)找到突出的椎間盤,射頻針可以再影像的監控下,準確定位

2)將突出的椎間盤消融,治療面積精確,解析度高,溫度可以控制,微創綠色。

經皮電動切吸法:在影像的監控下,將直徑約6毫米,工作套管直接進入椎間盤內,利用鉗夾切割及負壓系統,取出部分髓核,從而使椎間盤達到間接減壓回納,解除最神經根的壓迫。適用面積大,張力高的椎間盤突出。

1)在影像的監控下,插入工作套管。

2)鉗夾取出髓核並用抗生素清洗。

雷射療法:雷射療法較切吸治療創傷更小,將直徑約1.3毫米工作套管直接進入椎間盤內,雷射光纖經工作通道進入髓核內,利用雷射光纖產生能量去掉部分髓核,減輕盤內壓力,是突出髓核間接回納。適合於椎間盤大面積膨出及高張力性突出。

1)在影像的監控下,插入工作套管。

2)將雷射纖維放入盤內,利用雷射光纖產生能量去掉部分髓核。

側後路椎間盤鏡:在椎間盤病變對應點上切開約1.8厘米小口,放入椎間盤鏡系統,利用精細的手術器械,完成取出病變髓核的過程,達到治療目的。適合椎間盤突出鈣化、椎管狹窄等。

臭氧注射療法:臭氧是強氧化劑,它能通過氧化髓核機制中的蛋白多糖導致髓核失水萎縮,減少體積,解除突出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適用於輕症狀及以無菌性炎症為主的椎間盤突出。

1)在影像監控下,插入臭氧工作套管,利用臭氧氧化後的髓核。

外治法的治療原理

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從而起到行氣活血、消炎止腫的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外治法的治療原理:藥物的直接滲透作用。通過藥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過皮膚,切近病灶,增加局部藥物的強度,起到活血化瘀、運行氣血、清營涼血、消腫止痛、促進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

貼敷治療

貼敷療法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套用中草藥製劑,施於皮膚、孔竅、俞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屬於中藥外治法。秀順堂貼敷療法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較內治法更為簡便、實用,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同疾病作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總結

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儘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包括有損傷的微創介入等均排在保守治療方法之後,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
單純的椎間盤膨出可以考慮介入治療,不要考慮微創或者常規手術;
單純性突出可以考慮微創治療,不要考慮介入治療或者常規手術;
複雜性突出(多地方突出)應該考慮常規手術治療,不要考慮微創和介入;
伴隨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的情況,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椎間盤突出有鈣化者應該選擇常規手術;
年老體弱者儘量不要考慮有損傷的治療,包括手術、微創、介入等都不適合,應該進行保守治療;
膨出和輕度突出的一般採用保守治療或者介入治療;嚴重突出和脫出的都應該選擇微創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所以,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病情如下幾點:照片上看,突出物的大小多少毫米?突出物的性質如何?有無鈣化?突出的地方有幾個?哪個位置壓迫神經為主?有無骨性椎管狹窄?症狀上看,肌肉萎縮的程度如何?有無間歇性跛行?有無大小便的異常?等等,這些才是準確選擇治療方法的指標。
由於大多數治療方法的針對性都比較強,而我國現在沒有哪一家醫院可以將所有治療方法綜合在一起,所以造成椎間盤突出的治癒率偏低,醫生不太專業等情況。所以,我們需要有針對性選擇之外,還可以選擇如“姚氏通絡活血膠囊”這種治療範圍比較寬的保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就可以彌補專業知識缺乏的不足。
P.S.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藥物治詳解:
藥物治療中,包括治療性藥物和緩解症狀類藥物。由於腰椎間盤的特殊結構決定很多一般藥物難有治療作用,因此一般中西藥物也只有止痛功能,緩解臨床症狀為主,達不到根治腰突症的目的。由於腰椎間盤內血液供應先天不足,椎間盤纖維環更是基本無血液供應,椎間盤內營養以上下軟骨板的滲透為主,所以一般藥物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無治療作用,只能達到消炎止痛的暫時性效果。藥物分為內服藥和外用藥兩種,內服藥常用中藥,而一般的西藥只用來止痛。

內服中藥

中醫將腰腿痛一症分為如下若干證型,其特點如下:
(1)寒濕型:腰痛時輕時重,酸脹重著,轉側不利,遇冷加劇,得溫則減。舌苔白膩,脈沉細。
治法:溫腎培元,驅寒通痹。
處方:熟附子、桂枝、木瓜各10g,川牛膝、白芍各15g,生黃芪、雞血藤各30g,淡乾薑、炙甘草各6g.每日1劑,水煎服。
(2)濕熱型:腰痛,伴有熱感,腿痛為脹痛或跳痛,小便濁黃,口苦。舌苔薄白或黃膩,脈弦數。
治法:祛風散寒化濕,補腎活血。
處方:桑寄生30g獨活25g秦艽20g防風15g肉桂10g細辛3g茯苓15g澤蘭15g狗脊20g杜仲15g麻黃10g牛膝15g木瓜15g五加皮15g
(3)氣滯阻絡型:腰痛急劇,走竄不定,轉側困難,雙下肢均可受累。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脈澀。
治法:宜補其氣血,暢通血脈,方藥可選用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健運湯加減。
處方:黨參、黃芪、雞血藤各30g,當歸12g,乳香、沒藥各9g,三棱、莪術、伸筋草各10g,全蠍、祁蛇各3g,川牛膝15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
(4)瘀血內積型:腰腿痛,痛有定處,雙下肢麻木重著,腰部僵硬。舌質紫暗,瘀斑,脈澀不利。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處方:處分:當歸20g牛膝15g枳殼10g三七10g紅花15g沒藥15g五靈脂10g酒制大黃15g骨碎補30g續斷20g元胡15g香附10g土鱉蟲15g
(5)肝腎虧虛型:腰痛而酸軟,雙下肢乏力,腰痛遇勞加重,休息後減輕,喜按喜壓。舌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補腎陽,補益肝腎,通絡止痛。方選右歸飲加減。
處方:制附子、桂枝各10g,熟地黃、山茱萸、川牛膝、巴戟天、續斷、肉蓯蓉、杜仲、桑寄生、骨碎補各15g,土鱉蟲10g,雞血藤30g,炙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
外用藥:即外用的膏藥,敷劑、噴劑、擦劑等,外用藥方面像佐藤灸效果就很不錯。

治療偏方

菟絲子,補骨脂,炒杜仲,炙狗脊,鹿含草,金櫻子,川牛膝,桑寄生,石楠藤,老鸛草,海風藤。
菟絲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腎二經,補腎益精、養肝明目之功效。
補骨脂:性味辛、苦,溫;歸腎、脾經,溫腎助陽,納氣之功效。
炒杜仲:辛甘,溫。歸肝、腎經補肝腎,降血壓之功效
灸狗脊:溫;苦、甘;歸肝、腎經,補肝腎,強腰膝,祛風濕之功效。
鹿蹄草:性平,味微苦澀。祛風除濕,補腎壯陽之功效
金櫻子:酸、甘、澀,平。歸腎、膀胱、大腸經。活血散瘀、拔毒收斂、祛風驅濕之功效
川牛膝:甘、微苦,平。歸肝、腎經。逐瘀通經,通利關節,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扑損傷之功效
桑寄生:苦、甘,平,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可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
石楠藤:辛,溫。歸肝、脾經。祛風濕,舒筋絡,強腰膝,除痹痛。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膝無力。
老鶴草:辛、苦,平。歸肝、腎、脾經。祛風濕,通經絡之功效
海風藤:辛、苦,微溫。歸肝經。祛風溫,通經絡之功效。

西藥

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就會使神經出現炎症反應,故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是保守治療的主要方法。非甾體類抗炎藥又稱非內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nti-Infammationdrugs,NSAIDs)
常用藥物如下:

(1)芬必得,300-600mg,早晚各一次口服。

(2)瑞力芬,1.0g,一天一次睡前服。

(3)扶他林,75-100mg每天,分2-3次使用。

(4)西樂葆,200mg,一天一次或者兩次。

(5)萬絡,首次劑量25mg,一天一次,隨後25-50mg一天一次,最大劑量為50mg,連用5天。

併發症

骨質增生

反覆腰痛且腰痛時間久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就會合併有關節的退變和骨質增生。一方面是退變致使椎間盤鬆弛、腰椎間歇變窄。另一方面關節突的骨質增生會導致椎間孔進一步狹窄,從而增加神經根受壓。

腰椎骨贅。骨贅多出現在退變椎間盤的邊緣。而若在椎間孔的骨贅以及後縱韌帶的較大骨贅就會壓迫到神經根進而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腰椎滑脫症

腰椎間盤突出的退變會導致腰椎不穩和關節突出現骨關節炎。而這兩者都是腰椎滑脫症的主要原因。

腰椎不穩

腰椎的三關節複合體中的椎間盤的後關節退變,不能維持脊柱的穩定,而椎體和關節都會出現增生,最後就會導致纖維性或是骨性強直。所以說腰椎不穩時退變的一個階段。

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會造成的椎間隙狹窄、纖維環鬆弛後突、黃韌帶肥厚、椎體後緣和椎間關節的骨質增生都可造成椎管變小,這就會使原來較小的椎管持續狹窄,患者就會出現長期的腰痛、腰酸,進而出現間歇性跛行。

疾病現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常見病之一,約1/5的腰腿痛病人是腰椎間盤突出造成。從1934年Mixterher和Barr提出此病至今已有七十餘年。從國內外流行病分析來看,其發病率的人口比率和絕對數值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從幾歲到幾十歲都有,我們曾經看到9歲的腰椎間盤脫出患者。該病的發病率上升,與我們生活的環境、生活和工作的習慣改變有關,長期不良的用腰習慣是主因。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鞋的選擇上應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的傷害,時尚和健康經常是對立的,在鞋與健康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一些不科學說法是憑藉邏輯就可以判別的。

預防

預防此病發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時注重腰部鍛鍊,起居要避風、寒、濕,勞逸結合,飲食結構要合理。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要了解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加速腰椎間盤退變和在腰椎間盤退變基礎上的損傷。

1、堅持健康檢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應注意檢查有無脊柱先天性或特發性畸形。對於從事劇烈腰部運動工作者,如運動員和雜技演員,應該加強腰背部保護,防止反覆損傷。

2、飲食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膽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菸控酒。

3、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不宜久坐久站,劇烈體力活動前先做準備活動。

4、臥床休息,宜選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5、避寒保暖

6、腰椎間盤突出是運動系統疾病,預防原則要求減少運動,放鬆休息。

7、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鍊,加強腰椎穩定性。

產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腰間盤突出症的預防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預防。那么,怎樣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或防止其復發呢?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的姿勢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鍊,因為適當的鍛鍊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作用,並在寒冷潮濕的季節應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復發。
由於內分泌系統還沒有完全恢復,產後骨關節及韌帶都較鬆弛,對腰椎的約束以及堅固力量減弱,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多新媽媽產後以養為主,很少活動,所以體重有所增加。腹部過於肥胖,使腰部肌肉負荷增大,從而增加了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率。
針對新媽媽們的這種情況,建議產後避免睡軟床。長期睡在軟床上,人的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會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因此要改用硬床。其次要保持合適的體重,過於肥胖的腹部,增加了腰部負荷。與此同時也要避免持重,新媽媽剛經歷生產,自己不要抬重物,動作不要過猛,拿東西時身體要靠近物體,避免閃腰。如果情況嚴重者,則建議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牽引、按摩、理療(如腰痛治療帶),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則要考慮手術治療。
(1)加強鍛鍊,增強腰部肌肉。長期缺乏身體鍛鍊,腰部肌肉力量減弱,不利於保護椎間盤。例如在睡覺前將腰部和臀部反覆抬高呈弓狀,可以達到一定效果。

(2)避免持重,新媽媽剛經歷生產,自己不要抬重物,動作不要過猛。拿東西時身體要靠近物體,避免閃腰。

(3)休息,充分的睡眠可幫助產婦恢復體力,恢復肌肉的彈性。不能搬動較重的物體,減少腰部受傷的機會。

(4)適當控制體重,大多數產婦產後體重都有明顯的增加,過於肥胖的腹部,增加了腰部負荷。當然,身體也不能過於瘦弱。所以體重適度最好。 

(5)保暖,產後產婦的體質非常虛弱,容易受涼,尤其是懷孕期間受力較重的腰部,更容易受到風寒侵襲,所以要做好保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