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壞死

股骨壞死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骨壞死的一種。骨壞死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骨滋養血管受損,進一步導致骨質的缺血、變性、壞死。自1888年世界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一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由少見病轉變為多發病、常見病。尤其是激素的問世及其廣泛套用以來,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逐漸上升。最新的調查表明,該病的發生無明顯性別差異,任何年齡均可患病,而有過激素套用史、髖部外傷史、酗酒史、相關疾病史者發病的機率明顯增多。

症狀

疼痛特點

得了股骨頭壞死之後,初期是髖骨根部前後疼痛,尤其是大腿根部內側疼痛為其特點。開始是間痛,以後是持續性疼痛,活動增多時疼痛加重,休息後緩解。其二是髖關節活動功能障礙。如伸、屈、外展、內收、鏇轉等。不能搭上“二郎腿”,盤不上腿,繼而走路出現跛行,大腿肌肉萎縮,不能下蹲等症狀

跛行

1股骨壞死

跛行是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引起跛行的原因主要有三:疼痛、功能受限和患肢短縮。患肢疼痛時患側足剛一踏地便快速抬起,而健足落地重而時間長,這樣一快一慢,便出現跛行。股骨頭壞死引發的功能受限主要表現為患髖內收肌痙攣,髖關節常出現屈曲內收畸形,不能伸直和外展,形成相對的一長一短,出現跛行。股骨頭壞死患者到了後期股骨頭出現塌陷,導致患肢短縮,超過1公分,形成絕對的一長一短,出現跛行。若因疼痛或功能受限引發的跛行,疼痛消失後,肌肉痙攣緩解後,跛行自然消失。若因股骨頭出現塌陷引發的跛行,將會伴隨終身。這也是股骨頭壞死患者為什麼要拄拐的原因之一。

病因

股骨頭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約60多種),比較複雜,難以全面系統地分類,這與發病機理不清有關。從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的《中國骨與關節雜誌》中歸納出了十多種常見的致病因素如下:

創傷導致股骨頭壞死

如外力撞擊引起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髖關節扭挫傷等。創傷是造成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因素。但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發生與否、範圍大小,主要取決於血管破壞程度和側支循環的代償能力。

酒精刺激導致股骨頭壞死

由於長期大量的飲酒而造成酒精在體內的蓄積,導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損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減緩,使血液凝固性改變,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壞死。臨床表現為酒後加重、行走鴨子步、心衰、乏力、腹痛、噁心嘔吐等。

藥物導致股骨頭壞死

2股骨壞死
3+如因氣管炎、哮喘、風濕、類風濕、頸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膚疾患等,而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由於大量或長期使用激素,導致了激素在機體內的積蓄而發病,這是早期的一種說法。近期認為股骨頭壞死的發生與激素使用的種類、劑型、給藥途徑有直接關係,與激素的總量及時間並不成正比。但長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日量過大,劑量增減突變也是發生股骨頭壞死的原因之一。

風、寒、濕導致股骨頭壞死

臨床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寒濕為甚、下蹲困難。

骨質疏鬆導致骨壞死

臨床表現為下肢酸軟無力、困疼、不能負重、易骨折。

手術後骨壞死

在臨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後、骨血供應不足而發生骨壞死。

肝腎虧虛導致股骨頭壞死

表現為全身消瘦、面黃、陽痿、早泄、多夢、遺精、乏力等。

骨髓異常增生導致骨壞死

表現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負重、易骨折、骨明顯萎縮等。

骨結核合併骨壞死

表現為結核試驗陽性,午後低燒、疼有定處、消瘦、盜汗、乏力等。

扁平髖導致骨壞死

臨床表現為行走鴨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縮,行50米左右疼痛逐漸加重,功能受限等。

病理分期

2股骨壞死
1、早期或滑膜炎期:X線片上可見滑膜炎存在的軟組織腫脹陰影,這種表現可持續數周。股骨頭骨骺內化中心呈現輕度骨質疏鬆,股骨頭輕度向外移位(2-5mm),表現為淚滴或頸唇距離(亦稱頭臼距)增大。關節間隙稍寬。髖關節造影顯示關節囊腫脹,股骨頭仍保持其圓球形外形。
2、缺血壞死期X線表現:骨骺骨化中心呈現局限性或一致性輕度密度增高,骨紋理消失,少數病例骨質密度不均勻。因負重導致骨化中心外上部壓縮而稍變扁平,股骨頸變短而寬,骨骺線寬而不規則,附近骨質可見囊狀缺損區。當早期壓縮局限於骨化中心的前外側部時,在正位X線上觀察,由於密度增高部分與骨化中心的其餘部分重疊,可呈現整個骨骺骨化中心受累的影像,但在蛙式側位X線片上觀察時,則均勻的密度增高部分局限於骨化中心的上前外側。若骨化中心主部受累,則整個內化中心變扁而常呈蕈狀。經過一年的反覆X線檢查,可確定骨化中心是部分壞死,還是全部壞死,前者預後良好,後者預後不良。本期髖關節造影可顯示股骨頭仍保持見圓球狀外形。
3、碎裂或修復期:骨化中心的壞死與修復並存而以修復為主。X線顯示骨化中心壞死加重,因受壓而變扁平,呈不均勻的濃密影,甚至破碎形成多數小緻密骨塊,緻密骨塊間的稀疏區,代表骨吸收區被成骨的血管組織長入所代替。本期股骨頸更加短粗,局部骨質疏鬆及囊性變也更顯蓍,骨骺線仍寬而不規則,有的可提關閉合。關節造影顯示,股骨頭開始與變形的骨化中心的形狀相一致,而有輕度變形。
4、癒合或畸形殘存期:股骨頭骨骺骨心和稀疏區為正常骨小梁所填充。骨化中心的外形從圓形到扁平形狀不一。股骨頭縮入短而粗的股骨頸內或偏於前下方,致使大轉子相對升高,頸乾角變小而形成髖內翻。關節造影顯示股骨頭變大(巨髖型),其形狀各異,從圓形到卵圓形、扁平形、杯狀或蕈狀,並在前外側增大,超過髖臼邊緣。髖臼也相應地變扁、變淺和增大,有的形成半脫位。關節間隙特別在其內下側增寬。到成年後,往往有明顯的退行性骨關節病表現,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

發生

人體在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骨壞死,僅就缺血性壞死已經發現40餘處,而股骨頭壞死發生率最高,這主要由生物力學和解剖學方面的特點來決定的。(1)負重大。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支撐著整個上半身的重量,而且負重區只占股骨頭的1/4,頭與臼之間壓力較大,長期保持著這種較大的壓力,不但容易造成骨結構上的損傷,而且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2)剪力大。髖關節不同於其它負重關節那樣兩骨端關節力線垂直,股骨幹與股骨頭頸之間形成132度的角,軀幹的重力是由髖臼通過股骨頭和股骨頸移行至股骨幹,力線不垂直,就形成了剪力。因此,頭頸所承受的生理壓力要比其他關節大得多。(3)活動範圍大。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僅次於肩關節,屈曲、後伸、外展、內收、鏇轉等。活動範圍大,損傷的機會也較多。(4)血供少。股骨頭的血供主要依靠囊外動脈環發出的外側支持帶和內側支持帶動脈,血管的吻合支量少且薄弱,當一支血管被阻斷而另一支不能及時代償時,就會造成股骨頭的供血障礙,股骨頭骨組織失去血液的供養,就形成了缺血性壞死。

趨勢增高的原因

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近年來確有明顯增高的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1)濫用激素。一是醫院在治療其他疾病時濫用激素,二是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濫用激素,如肉食雞、豬肉、瓜果、蔬菜等使用較多的激素,使得激素在人體的積累逐漸增多。若再有其他誘因,可引起股骨頭壞死。(2)酗酒。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酗酒人數的不斷增多,導致股骨頭壞死患者增多。(3)創傷。隨著交通、建築事業的發展,外傷病人增多,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增多。

部分患者為何出現患肢長的情況

一般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晚期都容易出現股骨頭塌陷,關節間隙變狹窄,患肢短縮的現象,可部分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反而出現患肢長的情況,引起心理恐慌。其實這種患肢長是一種假象,並不是患肢真正的長度增加了,而是因為髖部長期疼痛,腰肌處於不協調狀態,肌張力與收縮力不平衡,使得骨盆傾斜,呈現患肢長的假象,雙側下肢實際長度仍是相等或短一點。出現這種現象,不須進行特殊處理,患肢落地負重,配合腰部肌肉的鍛鍊,骨盆便會慢慢恢復至正常體位,下肢的長度就恢復均衡
九、治療過程中為何有些患者疼痛減輕而有些患者加重
股骨頭壞死患者經過系統的治療,大部分患者臨床症狀和體徵都有所改善,但部分患者卻訴說髖關節疼痛有好轉。據臨床觀察,疼痛的規律為疼痛加重、減輕、再加重、再減輕,而且加重的程度和時間逐漸減少,直至疼痛消失。其實髖關節疼痛不完全標誌著病情加重,骨質在修復過程中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壞死骨靠近關節面被吸收,產生脂類和蛋白的分解產物,這些毒素進人關節腔刺激滑膜,便產生了劇烈疼痛、死骨完全吸收,疼痛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多見於激素型股骨頭壞死的患者。所以說,治療過程中,出現暫時疼痛加重的情況,請不要恐慌,屬正常現象。

出現膝部疼痛

股骨頭壞死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功能受限,腹股溝中點壓痛,而有些患者卻出現膝部及大腿的內下方疼痛,主要原因來自神經的傳導作用。髖關節周圍有兩組神經,前面是股神經,內側有閉孔神經,股神經來源於腰2—腰4,是腰叢的大分支,在腰大肌與髂腰肌之間下行,行腹股溝韌帶下面,在股動脈外側入股三角,然後分出許多分支支配股四頭肌和縫匠肌以及大腿前面的皮膚。閉孔神經起源於腰2—腰4,出大腿根部內側,又分肌支和皮支。肌支主要支配大腿內收肌群,皮支主要分布於大腿內側面下部皮膚。由於股神經和閉孔神經既支配髖關節又同時支配膝關節,當髖關節出現病變時,可刺激神經,通過反射作用而出現了大腿內側及膝部疼痛。

怎樣治療

治療有二方面。一是非手術治療。即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內服中藥,外貼膏藥、功能鍛鍊、理療等、效果較好,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二是手術治療。包括手術鑽孔開窗減壓、植骨、置換人工股骨頭等,效果也並不理想,多數病人不願接受。

股骨頭壞死時經治療後

這取決於股骨頭壞死的分期。如果早、中期的壞死,股骨頭還沒有塌陷,經過有效的保守治療,其進展的病理過程可以終止,而仍然保持原有球面狀態。如果到了後期,股骨頭髮生了塌陷,對成年人來說,其恢復原球面是不可能的。但X線片上的非球面,與髖關節功能並非一致。多數不光圓的股骨頭,經治癒後,功能多都基本達到正常。

中醫中藥治療

主要是活血化瘀、疏通血管、解痙止痛、健骨生髓、強壯筋骨等,從而使患部減輕疼痛,使壞死骨脫落、吸收,然後長出新骨。但不可能長成與原來一樣。

判斷治療效果

主要是看症狀消除,如疼痛減輕或不痛了,其次是看功能恢復。如髖關節敢活動了,不跛行了等。X線片的變化不是主要的。因為不管怎樣治療,股骨頭都不會長成原來好腿股骨頭那樣了,因此,不要一看片子就說沒好。主要症狀消除了,功能恢復了,生活能自理或者恢復了勞動能力,也就達到了治療的目了。

功能鍛鍊

由於股骨頭壞死之後,患肢的肌肉發生萎縮,關節囊、韌帶發生攣縮、僵硬,而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因此在治療股骨的同時,加強功能鍛鍊,以防止和緩解這些軟組織出現上述變化,為恢復關節的功能創造條件。如果說藥物治療作用占1/2,練功作用占1/2,千萬不要忽視功能鍛鍊,按練功要求(錄像帶)去做。

治癒後

股骨頭壞死後天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勢必都要經過死骨吸收,新骨生長及塑形的過程。治癒後的股骨頭壞死區骨密度增高而後清晰,骨小梁排列整齊,塑形後基本與正常股骨頭相同。由此可見,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可承受與正常股骨頭相同的壓力而進行正常活動、但在活動時切忌用力過猛,以防再次出現扭挫傷而出現髖部血液循環障礙後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在天氣變化時如何保護自己

大部分股骨頭壞死患者喜暖畏寒,在天氣變冷時病情加重,髖部疼痛難忍,其主要原因是潮濕和寒冷兩方面因素;潮濕可造成臀部、腿部等處的皮膚呼吸代謝功能失調,以致局部組織血流緩慢而引起微血管充血、瘀血、滲出增加,使患者的症狀加重。因此,在潮濕的條件下,患者除適當活動外,應保持工作和生活環境的乾燥,以避免症狀加重。寒冷主要是通過對臀部和腿部的血管收縮,而致髖部的瘀血、缺血、水腫等血循環障礙,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不可在寒冷的地方久坐或睡眠,冬天注意多活動和注意保暖

行走方便的患者為何也要拄拐

許多股骨頭壞死患者認為不能走了才拄拐,走路好好的不需要拄拐,這是錯誤的。因為雖然拍片顯示股骨頭還未塌陷,但是股骨頭內部已經發生根本變化。它承受壓力的強度已經明顯下降了,只是X光片不能顯示罷了。此時壓力一旦超過股骨頭的承受強度,就會發生塌陷。塌陷後,治療時間延長,費用增多,治癒後留有一定的後遺症。所以說,行走方便的患者也要拄拐,對於日後的恢復是很有好處的。

股骨頭壞死患者治療期間

是否應臥床休息
許多患者以為患了股骨頭壞死不能夠負重、就意味著臥床休息,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股骨頭壞死的形成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局部缺血,壞死形成後,由於疼痛等原因限制了活動,導致肌肉收縮力下降,關節活動障礙等一系列變化。在此基礎上,更減少了活動、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壞死繼續發展。由此看來,患病後不活動的思想是錯誤的、通過活動既改善了血液循環,又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有利於股骨頭的修復,但功能活動時注意在不負重的前提下進行,輻度不宜過大,用力不可過猛,每個動作達到輕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療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又吃藥又貼藥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全身性而表現在局部的疾病。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內治和外治相結合,體療和用藥相結合。內服藥可以治本,外貼藥可以治標,這樣標本兼治就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當然單用內服藥或外貼藥也可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但遠不如內服藥及外貼藥同時套用效果好。

治療原則與注意事項

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注意事項十二個字,即:不喝酒,少走路,不負重,多練功。同時堅持用藥治療。
18治療股骨頭壞死為什麼時間長
因為股骨頭壞死是一種難治的慢性病,療程較長,療效來的較慢。所以,治療此病千萬不要著急,一定不要認為用上藥或用一點藥就會好。得病有一個過程,好病也得有個過程,切不可急於求成。要樹立信心,堅持治療。不要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就換地方、換用藥,這樣不系統治療就等於前功盡棄,重新開始,錢沒少花,病還沒治好。因此,治療股骨頭壞死一定要系統、要堅持。

股骨頭壞死發生塌陷的不利影響

所謂塌陷,股骨頭壞死到一定程度,骨細胞逐漸凋亡,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股骨頭壞死區發生無數次細小壓縮性骨折的總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中期不會塌陷,一旦塌陷,便到了後期。對於早、中期股骨頭壞死,及時用藥,及時拄拐,保護好股骨頭,治癒後頭仍是圓的,這樣日後與健側完全一樣,可以取得最滿意的療效。股骨頭塌陷是股骨頭壞死病自然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造成人體危害的最主要原因,換句話說,如果股骨頭壞死不發生塌陷,就無需治療了。塌陷是不可逆的,無論使用什麼辦法,都無法使塌陷的股骨頭恢復到和正常一樣。股骨頭塌陷的修復結果為骨性關節炎,產生一定後遺症。如走路多了,天氣冷了等原因會帶來疼痛酸軟不適的症狀。減少股骨頭的壓力是防止股骨頭塌陷的最有效的辦法。為了你永久的健康,不要怕拄拐難看,必須聽從醫生的囑咐,儘量拄雙拐,以減輕上半身體重對股骨頭造成的壓力,防止塌陷。只有當股骨頭恢復到死骨吸收,新骨生長後,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時,才能逐步去拐,或改用手杖。

西醫對骨壞死的病因進行研究

(一)創傷性由於髖部外傷後,股骨頭或頸骨折,髖關節脫位,或既沒有骨折,又沒有脫位軟組織損傷,均可造成股骨頭局部缺血,進一步發展為壞死。
(二)非創傷性
(1)長期或大量套用糖皮質激素占43%
(2)酒精中毒
(3)減壓病潛水、飛行人員在高壓情況下,血液和組織中溶解的氮增加,環境壓力降低時,已溶解的超量氮需逐漸經由肺部排出,若壓力降低過快,氮氣來不及排出,即在體內游離出來,形成氣泡,產生氣體栓塞,氣體栓塞在血管,血流受阻,股骨頭局部血供變差,缺血壞死。
(4)其他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肥胖症、痛風、放射治療、燒傷後,也可造成股骨頭壞死。

中醫對股骨頭壞死的認識

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原因為外因和內因,而且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的失恆而生疾?V幸窖О壓曬峭坊鄧萊莆猏"髀樞痹"、"骨痹"、"骨萎"。
其發生原因如下:
①、外傷所致。由外力作用於髖關節局部,輕者皮肉受損,嚴重者出現骨斷筋傷,使經絡、筋脈受損氣滯血瘀,氣血不能蓄養筋骨而出現髀樞痹,骨萎。
②、六淫侵襲。六淫中以風寒、濕邪最易侵襲人體、風寒邪侵襲人體經絡、氣血不通,出現氣滯血瘀筋骨失於溫煦、筋脈攣縮,屈伸不利,久之出現股骨頭壞死。
③、邪毒外襲。外來邪毒侵襲人體,如套用大量激素,輻射病減壓病等,經絡受阻,氣血運行紊亂,不能正常養筋骨,出現骨萎,骨痹。
④、先天不足。先天之本在於腎,腎主骨生髓先天不足,肝腎虧損,股骨頭骨骺發育不良或髖臼發育不良,髓關節先天脫位,均可導致股骨頭壞死。
⑤、七情所傷。七情為喜努憂、恩悲恐、驚,七情大過情志鬱結,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機失降,出入失調久之肝腎虧損,不利筋骨,使筋弛骨軟。
中醫認為與股骨頭壞死病變關係最為密切的為肝、脾、腎三髒。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健則髓充,髓滿則骨堅。反之,則髓枯骨萎,失去套用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與腎同源,兩藏榮衰與共,若肝臟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調節血量,"心主血,肝藏之,人動則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若血液藏運不周,營養不濟,亦是造成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的重要因素。脾胃為後天這本,萬物生化之源,使脾健胃和,則不穀腐熟,化氣化血,以行營衛,若脾胃失健運,生化氣血無源,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
股骨壞死病人會出現膝部疼痛
股骨壞死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功能受限,腹股溝中點壓痛,而有些患者卻出現膝部及大腿的內下方疼痛,主要原因來自神經的傳導作用。髖關節周圍有兩組神經,前面是股神經,內側有閉孔神經,股神經來源於腰2-腰4,是腰叢的大分支,在腰大肌與髂腰肌之間下行,行腹股溝韌帶下面,在股動脈外側入股三角,然後分出許多分支支配股四頭肌和縫匠肌以及大腿前面的皮膚。
閉孔神經起源於腰2-腰4,出大腿根部內側,又分肌支和皮支。肌支主要支配大腿內收肌群,皮支主要分布於大腿內側面下部皮膚。由於股神經和閉孔神經既支配髖關節又同時支配膝關節,當髖關節出現病變時,可刺激神經,通過反射作用而出現了大腿內側及膝部疼痛。

全關節置換術容易引起的病發症

現代醫學認為骨壞死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國內外專家均主張早期壞死採取姑息手術,如:核心減壓,帶血管骨移植術,血管植人術,骨支架術等.晚期不可避免的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等.但總體看來,手術療法因其痛苦大,費用高,恢復期長,局限性廣,遠期效果不能盡善盡美等而不被眾多患者所接受.
近年來,國內中醫套用的內病外治的理論和內服中藥的方法對股骨頭壞死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文獻報導,治癒率高達93.8%,總有效率為98.5%,所需時間短者半年,最長一年半.所以,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
全關節置換術儘管治療股骨頭壞死有效,但比保守治療有更多的直接危險,如肺栓塞,脫位,感染和假體鬆動等.尤其是比較年輕及和體力活躍的骨壞死病人,更容易發生假體鬆動和磨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