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因學

肝癌病因學

原發性肝癌是指發生於肝細胞與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變,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肝癌中,肝細胞癌(HCC)約占80%-90%,其次為膽管細胞癌和肝細胞膽管細胞混合癌。臨床見肝痛,上腹部腫塊,進行性消瘦等。起源於肝臟其他細胞成分的惡性腫瘤罕見。肝癌具有起病隱匿、潛伏期長、高度惡性、進展快、侵襲性強、易轉移、預後差等特點。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肝癌屬於中醫學的"積聚"、"癥瘕"、"黃疸"、"鼓脹"、"脅痛"等範疇。

肝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流行病學資料,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三位。肝

肝癌病因學肝臟
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31-50歲為多,男女之比約為8:1,90%以上在確診時屬中、晚期,手術機會多已錯過,所以採用現代綜合治療方法常因放、化療免疫治療而受到一定限制;而放、化療對本病的治療毒副反應極大,適應證則減少,療效也差;介入療法雖有一定療效,但需要相當高的條件和設備,花費也較大。故中醫藥治療已成為本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中醫藥還與放、化療配合套用,能起到較好的“減毒增效”作用。

繼發性肝癌

在歐美原發性肝癌少見,繼發性肝癌高於原發性肝癌可達60倍;中國則二者較為接近,但隨著大腸癌肺癌等的

肝癌病因學肝癌病因學
上升,繼發性肝癌亦有增多趨勢。本病如能早期發現並有選擇地採取手術切除或姑息性外科治療後的二步切除,仍有治癒可能;其他治療亦可能延長生存期。
上海醫科大學150例繼發性肝癌屍檢中,來自消化道腫瘤占30.0%,來自造血系統腫瘤29.3%,胸部腫瘤食管)18.7%,其餘依次為泌尿系女性生殖系頭頸部乳腺軟組織等。蘇聯KOMOB(1986年)分析687例繼發性肝癌,來自胃腸道腫瘤者33.5%(胃18.3%、大腸7.4%),乳癌18.5%,肺癌14.7%。美國Foster(1977年)匯總176例獲得切除的繼發性肝癌中,126例(72%)來自大腸癌。結、直腸癌手術時已有肝轉移者可達7.6%-24.6%。各臟器惡性腫瘤可通過門靜脈肝動脈淋巴管和直接浸潤等途徑轉移至肝,其組織學特徵與原發癌相仿,多呈灰白、質硬、散在的多髮結節。合併肝硬化、癌結節破裂出血等較少見。

原發性肝癌

是指發生於肝細胞與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變,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肝癌中,肝細胞癌(HCC)

肝癌病因學肝癌細胞

約占80%-90%,其次為膽管細胞癌和肝細胞膽管細胞混合癌。臨床見肝痛,上腹部腫塊,進行性消瘦等。起源於肝臟其他細胞成分的惡性腫瘤罕見。肝癌具有起病隱匿、潛伏期長、高度惡性、進展快、侵襲性強、易轉移、預後差等特點。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肝癌屬於中醫學的積聚、癥瘕黃疸、鼓脹、脅痛等範疇。流行醫學的統計資料表明,導致肝癌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感染。 
2、黃麴黴素
3、飲用含朋大量有機氯化合物與藻類毒素的污水或塘水。
4、其他因素如①家族聚集性;②低硒;③酒精性、營養性肝硬化。
原發性肝癌是指發生於肝細胞與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變,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肝癌屬於中醫學的積聚、癥瘕、黃疸、鼓脹、脅痛等範疇。肝癌自19世紀末奠定其科學的病理分類以來已有百年歷史。但前面大半個世紀進展甚微,50年代由於弄清肝內結構解剖。

原發性肝癌的診斷

 肝癌是一種發生在肝臟上的腫瘤,肝癌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肝癌,一種是轉移性肝癌,一般的肝癌都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一種惡性腫瘤,早期隱蔽性較高,很難發現,一旦發現的時候,都處在中晚期了,那么原發性肝癌能治好嗎?
原發性肝癌的可怕主要在於很難早期發現,目前對於原發性肝癌經過抽血化驗,有4項指標可提供有價值的診斷。.
異常凝血酶原也稱γ-羧基凝血酶原。臨床意義: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異常凝血酶原陽性率為69.4%。多數資料表明,異常凝血酶原對原發性肝癌有較高的特異性,而良性肝病、轉移性肝癌僅少數呈陽性,因此對亞臨床肝癌有早期診斷價值。
γ-谷氨醯轉肽酶同工酶Ⅱ對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特異性達97.1%,非癌性肝病和肝外疾病患者的陽性率小於5%。γ-谷氨醯轉肽酶同工酶Ⅱ與甲胎蛋白濃度無關,在甲胎蛋白低濃度和假陰性肝癌患者中,γ-谷氨醯轉肽酶同工酶Ⅱ的陽性率也較高。
血清岩藻糖苷酶(AFU):國內報導,血清岩藻糖苷酶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陽性率為70%~80%,該指標陽性與甲胎蛋白濃度及腫瘤大小無關。血清岩藻糖苷酶對甲胎蛋白陰性肝癌和小肝癌患者的陽性率分別為76.1%和70.8%。對轉移性肝癌和肝良性腫瘤均為陰性,但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出現假陽性率較高。
甲胎蛋白、γ-谷氨醯轉肽酶同工酶Ⅱ、異常凝血酶原對肝癌有肯定的診斷價值,在普查中也有早期診斷意義。三項聯合檢測,可大大提高診斷準確率。血清岩藻糖苷酶對肝癌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特異性不高,若與甲胎蛋白聯合檢測,可用做甲胎蛋白呈陰性肝癌患者的輔助診斷。

流行與概述

導致肝癌規則性切除的誕生;60年代肝癌細胞系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和黃麴黴素的發現,尤其是甲胎蛋白(AFP)在肝癌病人血中的檢出,加上肝移植的成功等,奠定了近年發展的基礎。70年代由於AFP檢測用於人群普

肝癌病因學肝癌細胞
查,使肝癌的臨床研究進入了亞臨床階段,小肝癌切除後5年生存率達60%-70%,並導致肝癌診斷、治療、自然病程等一系列概念的更新;80年代以電子計算機與新技術相結合為特徵的各種新的定位診斷方法的問世,如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T)、磁共振顯象(MRI)、超聲顯象肝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顯象等,使診斷水平明顯提高,加上各種局部治療方法的套用,使過去不能切除的肝癌中的一部分有可能縮小後行二期切除,這種二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可與小肝癌切除者媲美。在基礎理論的研究方面,80年代中亦碩果纍纍,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方面。B型肝炎病毒(HBV)與肝癌關係已獲得更多證據,發現HBV-DNA整合可以激活某些癌基因,發現腫瘤抑制基因的缺失與肝癌的發生有關,發現肝腺瘤樣增生中不少可發展成肝癌。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發現肝臟既有單中心發生,亦有多中心起源。用維甲酸等已可能將肝癌細胞轉逆。80年代,以1986年和1991年兩次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為代表,反映了中國肝癌基礎研究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短,反映了中國肝癌臨床研究已形成特色並為國際學術界所重視,1990年第15屆國際癌症大會中兩個肝癌分組均有中國學者任執行主席即為明證。原發性肝癌高發於非洲東南部和東南亞,中國多見於東南沿海。就死亡率而言,中國肝癌為第三位癌症,每年有11萬人死於肝癌,其中男性8萬,女性3萬,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中國肝癌高發的趨勢十分嚴峻,這是由於中國有1.2億HBV攜帶者,然而從中國肝癌高發於江蘇、福建、廣東、廣西等來看,東南沿海的環境因素,如黃麴黴毒素與飲水污染等對肝癌的發病亦起重要影響。

早期診斷與發現治療

如原發癌可切除或已切除,則繼發性肝癌手術切除的指征:
①癌結節屬單個或局限於半肝。
②除肝臟癌灶外體內

肝癌病因學肝癌CT
無其他轉移灶。
③腫瘤位置估計技術上可能切除。
④病人情況估計能耐受切除手術。
對不適於手術切除者,如病人情況允許,可進行姑息性外科治療。淺表者可用冷凍外科或高功率雷射氣化;深藏、多發或累及兩側肝者,可作肝動脈結紮和/或插管和/或肝動脈栓塞治療,如腫瘤局限於半肝宜作患側肝動脈插管、結紮、栓塞,累及全肝者可考慮肝固有動脈插管、結紮,但合併栓塞宜慎重。栓塞劑常用碘油加化療藥物,亦有加用明膠海綿片者。單側肝動脈結紮合併其遠段碘油和明膠海綿栓塞,常可達到相當明顯的腫瘤壞死,但動脈所供應的肝組織亦將受害。有黃疸腹水者通常為剖腹探查的禁忌。適於作姑息性外科治療者亦可選用TAE,最近認為TAE對多血管型或少血管型癌結節均有用。對不宜剖腹探查又不宜作TAE者,可用化療、中藥治療放射治療(如原發癌對放射敏感)。化療藥物的選用應根據原發癌而定,對來自大腸癌的肝轉移,以5-Fu及其衍生物為首選,其餘可酌情選順氯銨鉑,MTX,阿黴素絲裂黴素。如與化療合用,中藥宜扶正。約1/20的繼發性肝癌可獲切除,消化道癌手術時約10-30%有肝轉移,其中約1/4為單個結節或局限於一葉而可能切除。

檢查

【甲胎蛋白(AFP)檢測】
甲胎蛋白是目前診斷肝細胞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在診斷、判斷療效、估計預後、預防復發中有肯定的作用,常作為B超、CT的輔助檢查。當AFP>200ug/L、持續升高2個月以上、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等時即可診斷為肝癌。
【血清酶學檢查】
肝癌時血清中的乳酸脫氫酶、γ-谷氨醯轉肽酶、鹼性磷酸酶等都會高出正常值,故血清酶常做為肝癌的輔助檢查項目。
【影像學檢查】
包括B超、CT、磁共振(MRI)等,其中因B超是診斷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因為B超能發現直徑2厘米左右的病變,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等,且操作簡單易行,費用也較低,所以是目前較好有定位價值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但對於較小的結節(<1cm),B型超聲檢測的準確率較低,此時就應做CT或MRI來進一步診斷,因為CT、MRI檢查分辯率相對高,不僅可檢出直徑約1.0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而且能準確反映出肝臟的病理形態變化,如病灶大小、形態、部位、數目及有無病灶內出血壞死等,從而彌補B超檢測的不足,所以常作為估計病變範圍的首選檢測方法。
【肝癌的血管造影檢查】
血管造影檢查可快速準確檢測出2公分以下的小肝癌,但因其創傷性較大臨床較少用。

臨床護理

★熱情接待病人,做好人院宣教工作,消除病人恐懼心理,使病人產生信任感,能積極配合治療。
★對有腹水者,要限制鹽的攝人,每日3-5g;對有肝昏迷先兆和肝昏迷者,要暫時停止蛋白質的攝入,攝入以糖為主。
★注意休息,減少活動量,以減輕肝臟負荷。
★保證蛋白質攝人,進食適量的脂肪和高維生素。
★保持床單位整潔平整,定時翻身,消瘦者每日用紅花乙醇按摩骨突處,以防止褥瘡。
★對肝昏迷者及不能進食者做好口腔護理。

預後

肝癌未經治療的自然病程(均數或中位數):來自結直腸者6-18月,來自乳腺者6月,來自胰腺者2.4月。1975

肝癌病因學肝癌檢查

年,113例來自結直腸的肝轉移為7月,其中單個結節者17月,局限於一葉者11月,廣泛播散者3月。上海中山醫院統計未經切除者為5月,其中來自結直腸者8月,來自胃者3月,來自胰腺者2.5月。通常肝受累範圍越大,預後越差。切除的預後:通常單個結節優於多個結節,小癌優於大癌,遠期轉移優於同期轉移。以10年生存率為例,遠期出現單個小癌(<4cm=轉移為22%(n=24),遠期出現單個大癌(≥4cm)轉移為18%(n=43),同期出現單個小癌轉移為11%(n=27),而其餘各種情況均無生存10年者(Adson1986)。1981年報告病變局限而來自結直腸者3年生存率71%。其它治療的預後:1976年報告113例經肝動脈栓塞治療平均生存期6.6個月。肝動脈結紮術,1984年報告97例中位生存期9.5個月。肝動脈以FUDR為主的灌注109例其中位生存期12個月(Fortner194)。1984年報告以埋藏泵作肝動脈FUDR2周灌注治療50例,其中位生存期達18個月。為此,在原發癌根治術後隨訪中亞臨床期發現小轉移癌並作手術切除是獲得較好預後的途徑。

為什麼肝癌多晚期發現

 1、起病隱匿:肝癌 早期基本無自覺症狀,常規物理查體亦無陽性發現,此時如非病人定期做有關的影像學等檢查,則無法發現、診斷肝癌。
2、肝癌早期症狀的多樣性及非特異性:這些症狀常常不引起患者注意,即使引起注意,由於這些症狀多無特異性,大多不考慮肝癌的可能。肝癌早期症狀常輕微、多樣但無特異性。如上腹脹痛、發熱、乏力、腹瀉、食欲不振等,少數病人則表現為轉移灶的症狀,如肺及胸摸轉移表現咳嗽、咯血、胸痛、侵犯胰腺出現腰背疼。
3、患者的健康意識不強:如果能夠定期體檢,就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了。但是事實上能定期體檢的人不多。所以肝癌高發區的人群,自然人群特別是高危人群,如35歲以上有慢性肝炎、肝硬變等慢性肝病患者,應增加保健、查體意識。
4、醫療方面的原因:一些較偏遠地區,醫療條件較差,診斷手段落後也是不能及時診斷的原因之一。由於肝癌表現的多樣化,有學者按臨床表現將其分為普通、硬化、潛伏、高熱、轉移、肝炎、急腹症、淤膽及其他等九種類型,足見其臨床表現的複雜及缺乏特異性,因此醫師要有足夠的警惕亦,以免誤診。
5、被背景疾病所掩蓋:某些病人的畏懼癌症的心理狀態,則更加容易延誤診斷。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炎及肝硬化,因此病人的一些臨床表現如黃疸、腹水、乏力、腹痛等常被認為是既往疾病的表現。

肝癌晚期症狀

肝癌的晚期症狀有哪些?肝癌對於人們來說應該是經常談起的疾病之一,近年來,由於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有些朋友喜歡夜間出去玩耍、酗酒,長期不良飲食導致肝癌的發病率在持續的上升,肝癌早期無明顯性,因此許多的肝癌患者都是在晚期的時期才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所不適,那肝癌晚期症狀具體有哪些呢?下面讓專家給你介紹下:
肝癌的晚期症狀有哪些?肝癌患者到了晚期以後多以疼痛為主要症狀,大多數常見的肝癌晚期症狀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全身性症狀,進行性消瘦、發熱、食欲不振、乏力、營養不良是晚期肝癌患者最明顯的表現,隨著長時間的營養不良患者還會表現出身體非常消瘦的表現,有患者渾身感覺乏力,走路沒勁,是典型肝癌晚期表現 。
二、肝區疼痛是晚期患者的最明顯症狀,也是肝癌的首發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肝癌患者會呈持續性脹痛或鈍痛,少數患者自發地或於肝穿刺後突然出現肝區劇烈疼痛。
晚期肝癌患者治療難度大,必須從整體出發,根據查明的病因對症治療疾病,需選擇專業正規醫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