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斯特凡諾條約

聖斯特凡諾條約

《聖斯特凡諾條約》是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在俄土戰爭結束後,於1878年3月3日在聖斯特凡諾( 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耶西勒廓伊)簽署的條約。條約簽署的日期正是保加利亞的國慶日,因為該國因條約而獲得獨立。歐洲列強不滿俄羅斯企圖擴張的行為;塞爾維亞與希臘則恐懼大保加利亞的建立會減少她們可奪得的奧斯曼領土。結果,德國首相俾斯麥主動邀請列強參與柏林會議,並最後簽署了1878年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在對土耳其之戰爭前與俄國簽下密約,希望保證前者的領土完整。戰爭中,羅馬尼亞付出很大代價,但最後卻一無所得。

簡介

聖斯特凡諾條約聖斯特凡諾條約
條約簽署的日期正是保加利亞的國慶日,因為該國因條約而獲得獨立。歐洲列強不滿俄羅斯企圖擴張的行為;塞爾維亞希臘則恐懼大保加利亞的建立會減少她們可奪得的奧斯曼領土。結果,德國首相俾斯麥主動邀請列強參與柏林會議,並最後簽署了1878年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在對土耳其之戰爭前與俄國簽下密約,希望保證前者的領土完整。戰爭中,羅馬尼亞付出很大代價,但最後卻一無所得。

內容

1878年土戰爭結束後,俄國強迫土耳其聖斯特凡諾簽訂的和約。1877年4月24日,俄土戰爭爆發。5月6日英國照會俄國,提出不得封鎖蘇伊士運河、占領埃及、奪取君士坦丁堡、改變海峽現狀,不得向波斯灣推進的強烈要求。繼之,英國又與奧匈談判,企圖共同干涉。奧匈因與俄國簽訂有《布達佩斯條約》,不願開罪於俄國。同年6月開始,俄軍渡過多瑙河,越過巴爾幹山脈。1871年1月,俄軍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於1月31日與俄國簽訂停戰協定。英、奧對海峽出現的新局勢極為不滿。在英、奧抗議和武力威脅下,俄國只得把軍隊駐紮在離君士坦丁堡12公里的聖斯特凡諾。1878年3月3日,俄土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

條約規定:

①俄國取得南高加索的卡爾斯、阿達罕、巴統、巴雅西特等地和比薩拉比亞的南部。

②建立大保加利亞公國,其版圖北起多瑙河,南至愛琴海;東起黑海、西至奧赫里德湖,並包括幾乎全部的馬其頓。它隸屬於土耳其蘇丹,由俄軍占領2年。

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羅馬尼亞獨立。羅馬尼亞獲得北多布魯查,但被迫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俄國。

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自治,由俄、奧監督實行。

⑤俄國獲得比薩拉比亞西南部以及阿達罕卡爾斯巴統巴雅西特

⑥黑海海峽在戰時和平時均須對來往於俄國港口的商船開放。

⑦土耳其賠款14.1億盧布,其中大部分以割讓上述土地代替。俄國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引起英、奧等國的強烈不滿。同年,德、俄、英、奧、法、意、土在柏林舉行會議,7月13日簽訂《柏林條約》以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

背景

聖斯特凡諾條約聖斯特凡諾條約

歐洲東南部國家。面積:111,002平方千米。人口:約7,740,000(2005)。首都:索非亞。人口以保加利亞人占絕大多數,其他少數民族包括土耳其人、羅姆人(吉卜賽人)和馬其頓人。語言:保加利亞語(官方語言)和地區方言。宗教:基督教(以東正教為主,還有其他的基督教教派)、伊斯蘭教。貨幣:列夫。地形主要分為3大區:最北端是多瑙河平原,是全國最肥沃的地區,占總面積1/3。平原南部緊接著巴爾幹山脈。西南和南部是羅多彼山脈,全國最高峰穆薩拉峰(高度2,925米)即位於此。另外有一塊狹窄的黑海沿岸地區,小於上述3大區,其中的瓦爾納、布爾加斯市是東歐最熱門的濱海度假勝地。主要河系屬黑海和愛琴海。

1946~1989年實施蘇聯式的計畫經濟。1991年起非共產黨政府一直在致力於把某些經濟部門民營化,包括農業。該國為共和國,一院制。國家元首是總統,政府首腦為總理。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色雷斯人是最早有記載的居民,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他們約在公元前5世紀建立了第一個自己的城邦。後來此區受羅馬人統治,羅馬人把它劃分為莫西亞色雷斯兩行省。公元7世紀保加利亞人控制了多瑙河以南的地區。681年拜占廷帝國正式承認保加利亞人對巴爾幹山脈和多瑙河之間地區實施統治。1185年保加利亞落入土耳其人之手,最後喪失獨立地位。俄土戰爭(1877~1878)結束後,保加利亞開始反叛,接下來訂立的《聖斯特凡諾條約》不為幾個強權國家所接受,於是召開柏林會議(1878)。1908年保加利亞統治者斐迪南宣布獨立。後來捲入巴爾幹戰爭(1912~1913、1913),被迫割讓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同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則站在德國這一邊。1944年共產主義联盟取得政權。1946年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國。80年代晚期與東歐其他幾個國家一樣經歷了政局的動盪,1989年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1991年制定新憲法,建立共和國。進入21世紀後經濟仍陷於混亂,國家正致力於政治穩定,並在2004年加入北約。1924年保加利亞第一次參加在巴黎舉辦的夏季奧運會

原因

1877年俄國又發動對奧斯曼戰爭,迫其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企圖獨占奧斯曼帝國,引起列強反對。1878年舉行柏林會議,訂立《柏林條約》,迫使俄國讓出根據《聖斯特凡諾條約》所取得的許多領土和權益。19世紀90年代,德國聯合奧國向近東和巴爾幹猛烈擴張,俄國也在巴爾幹加強“泛斯拉夫主義”的煽動,德、奧與俄、英、法在該地區營壘分明,危機四伏。到20世紀初,兩大軍事集團已最後形成,巴爾幹半島上戰雲密布,硝煙滿天,波士尼亞危機剛過,兩次巴爾幹戰爭接踵而來,終於在巴爾幹半島上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意義

土耳其承認門的內哥羅的獨立;塞爾維亞完全獨立;俄國獲得比薩拉比亞西南部以及阿達罕、卡爾斯、巴統、巴雅西特;建立大保加利亞公國,其版圖北起多瑙河,南至愛琴海;東起黑海、西至奧赫里德湖,並包括幾乎全部的馬其頓。它隸屬於土耳其蘇丹,由俄軍占領2年。大保加利亞公國的建立是俄國泛斯拉夫主義的主張。代表俄國簽署和約的是伊格納底夫。

結果

聖斯特凡諾條約土耳其伊斯坦堡

從19世紀60年代起,逐漸形成了新奧斯曼人的君主立憲運動。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土軍大敗,帝國被迫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在柏林會議(1878)上,承認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黑山的獨立,承認保加利亞的自治,割讓卡爾斯和巴統給俄國。於是,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馬其頓、阿爾巴尼亞色雷。由於外債高舉,帝國的財政也被迫接受列強控制的“奧斯曼國債管理處”的管理。在此之前,具有革新思想的米德哈特帕夏等於1876年發動宮廷政變,迫使新任蘇丹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876~1909在位)同意實行憲政,頒布了帝國的第一部憲法。憲法規定實行兩院制,全體奧斯曼臣民一律平等。

但它賦予蘇丹的權力仍然很大,如任免大臣、統帥軍隊、對外宣戰媾和、召集或解散議會等。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久即利用其權力復辟。1878年,憲法被廢除,國會遭解散,米德哈特被處死。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雖然繼續改革軍隊、發展交通事業,但他一意推行泛伊斯蘭主義,為了實行獨裁統治並鎮壓反抗者,組織偵探機關,殘酷迫害亞美尼亞人(1894~1896),因而被歐洲人稱為“血腥的蘇丹”。1908年7月,駐馬其頓的第3軍團在青年土耳其黨人的影響下發動起義,宣布恢復1876年憲法(見土耳其革命);次年4月,才進軍首都,廢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代之以穆罕默德五世(1909~1918在位)。青年土耳其黨人執政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發展教育事業,但他們強制推行土耳其化,激起非土耳其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兩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後,帝國喪失了在歐洲的領土的83%。由於歷史、社會等原因,青年土耳其黨人很快選擇德、奧集團作**山。1914年8月2日,帝國同德國秘密締結同盟條約,承擔了對協約國作戰的義務。10月底又默許德國人操縱的軍艦在黑海炮擊俄國軍艦和港口,造成參戰的既成事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