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磯

羊山磯

羊山磯。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羊山磯①作品年代:清代作者:杜義然文學體裁:詩歌[1]

作品原文

返照澄江步晚霞②,隔洲漁艇亂蒹葭。臨流盼望行吟罷,歸度林皋③月上斜。[1]

作品注釋

①羊山磯:舊時即為“九華勝境”重要組成部分……是觀賞江景的好去處。磯上曾經建有“不波亭”,石柱木欄,四角翹檐,亭中置石桌石凳。據《半部草堂》記載:該亭“在磯上最高巔,絕巘臨流,頗具偉觀,亭為二級”,“左右林木蔭茂,幽靜多佳氣,仍時為具有雅興者,一瞻顧焉。”歷代文人雅士均好在此觀賞江景,吟詩作賦。……古鎮大通曾有“瀾溪八景”,羊山磯占有兩席。一為“羊山塔影”,系指磯上的羊山塔(又名平安塔)。高十餘米,為七級方形青磚石塔。塔頂六角高挑,覆以青灰筒瓦,底層四邊敞開,每層均有門和石級,遊人拾級而上,可俯覽長江。每當晨霞、夕照時分,江花勝火,檣帆競渡,塔影映江,美不勝收。(引自李必勝《羊山磯探思》)②返照:夕陽回照。澄江:清澈的江水。③林皋:指樹林高阜,猶山林。又指快樂的山林皋壤或樹林水岸。語出《莊子·知北游》:“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

作品賞析

該詩所說的是詩人於傍晚時分散步江邊,悠然凝望與悠閒歸棲的情形。他看到夕陽回照在澄靜的江面上,而晚霞映射在江面上,似乎也一步一步地悠然而隨。遠遠地望去,在小洲那邊,漁人們劃著名漁艇穿過蒹葭回來了,一時激起波瀾,驚擾了準備棲息的水上生靈們,於是場面有些亂紛紛了。詩歌前兩句有動有靜,靜中含動,而動中趨靜,這是自然的脈動,因而顯得分外的寧靜而深沉。而詩人也仿佛將自己幻化成了偉大自然中的一員,他來到江邊,有所凝望,且行走邊且沉吟。他尊重發自心底的情感,完了之後,在月亮斜斜升起來的時候,又悠悠地回到自己快樂的山林皋壤里去了。

作者簡介

杜義然,清代銅陵人,庠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