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集

其一 其一 其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三晉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叢書名: 中國家庭基本藏書(名家選集卷)
平裝: 16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7545700090, 9787545700091
條形碼: 9787545700091
尺寸: 22.4 x 16.4 x 1.6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傅山 註譯:吳言生 景旭
傅山(1606—1684),字青主,初名鼎臣,一字仁仲,別號甚多,有公之它、石道人、丹崖子、青羊庵主、僑黃老人、朱衣道人、酒道人等,受道法於龍池還陽真人時又更名真山。山西陽曲西村(今山西太原北郊)人。傅山生活的年代,是明清兩大王朝政權更迭、社會大動盪的時代。明朝末年,朝廷內部明爭暗鬥,結黨營私,政治腐敗,導致民不聊生,統治階級與農民百姓之間矛盾日益尖銳,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農民起義如火如荼。甲申之變,泱泱大國淪於異族的鐵蹄之下,江山易主,滿目瘡痍。此時,已近不惑之年的傅山思想已日漸成熟,一方面,他痛感明季政治的腐敗,面對內憂外患卻束手無策、以迂腐的理學愚弄黔首;另一方面他深惡痛絕清朝的異族統治,堅決抵抗,堅持民族氣節,表現了高尚的愛國主義民族情操。這種思想貫穿其一生,深刻影響了他的詩文創作。

內容簡介

《傅山集》作者傅山(1606—1684),字青主,初名鼎臣,一字仁仲,別號甚多,有公之它、石道人、丹崖子、青羊庵主、僑黃老人、朱衣道人、酒道人等,受道法於龍池還陽真人時又更名真山。山西陽曲西村(今山西太原北郊)人。傅山生活的年代,是明清兩大王朝政權更迭、社會大動盪的時代。明朝末年,朝廷內部明爭暗鬥,結黨營私,政治腐敗,導致民不聊生,統治階級與農民百姓之間矛盾日益尖銳,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農民起義如火如荼。甲申之變,泱泱大國淪於異族的鐵蹄之下,江山易主,滿目瘡痍。此時,已近不惑之年的傅山思想已日漸成熟,一方面,他痛感明季政治的腐敗,面對內憂外患卻束手無策、以迂腐的理學愚弄黔首;另一方面他深惡痛絕清朝的異族統治,堅決抵抗,堅持民族氣節,表現了高尚的愛國主義民族情操。這種思想貫穿其一生,深刻影響了他的詩文創作。

目錄

前言
試論傅山的文學觀(代序)(侯文正

青羊庵三首(選一)
青羊庵
申守歲(二首)
其一
其二
乙酉歲除八絕句(選一)
東海倒座崖
燕子磯看往來船態頷之
金陵不懷古
小溝怨(二首)
其一
其二
義蜂
自遣
悼孫女班班
李賓山松歌
題自畫老柏
題自畫山水
畫雲蘭與楓仲漫題
題自畫竹與楓仲
題自畫蘭與楓仲
題墨牡
盤礴
題畫二首
其一
其二
題梁樂甫畫
墨池
絲素
點污八首(選二)
其七
其八
村居雜詩十首(選三)
其八
其九
其十
索居無筆,偶折柳枝作書輒成
奇字率意二首
其一
其二
作字示兒孫
五台八首(選二)
中台
清涼石
與邯鄲任尹四首(選三)
其一
其二
其四
喜雪峰開士住雙塔寺二首
其一
其二
紅葉樓
虹巢(二首)
其一
其二
甲午獄祠除夜同難諸子有詩覽之作此
獄祠樹
迎春花
雪夜同文伯、子堅、木公、伯渾驢背偶成
袁生小陸作
即事口占為友人勸酒
見內子靜君所繡大士經
棗園頭阻雨泥十里不得至晉祠見所期
意中人行
怨詩行
新月
口號十一首(選四)
其一
其三
其六
其七
虎窩
七夕
月畫
小瓶杏花
梅房
游燕
河邊二首(選一)
八滿詩
顧子寧人贈詩,隨復報之如韻
程生二首
其一
其二
庚午闈撤,有懷卷自縊於奎光樓者,詩以吊之
方心
哭子詩(選四)
哭文章
哭詩
哭字
哭畫
文賦
秋海棠賦
燕巢琴賦
朝沐賦
好學而無常家賦
春日小賦
太原三先生傳
汾二子傳
記李賓山
帽花廚子傳
犁娃從石生序
《丹楓閣記》
敘楓林一枝
《杜遇》餘論
老僧衣社疏
屈圍古蘭募引
記拙庵
草草付
贈太原孔佳
書《宋史》內
書《山海經》後
窩囊解
修名之人
讀書不可貪多
說罵
改之一字
甲子夏書示蓮蘇
“好學而無常家”解
看古人行事
家訓
訓子侄
文訓
字訓
仕訓
十六字格言
附錄
傅山年譜簡編
傅山著作主要版本
傅山研究重要著述
《傅山集》名言警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