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針河

繡針河,發源於山東省莒南縣,全長46.0km,上中游37.9km全部在山東境內,下游8.1km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和山東省東南部,是西北東南流向獨流入海的省際邊界河流。

基本概述

繡針河是山東、江蘇兩省的界河,全長46公里。2009年污染物入海總量約1884.4噸,主要入海污染物為懸浮物、化學需氧量和營養鹽,入海量分別為1053.0噸、799.8噸和31.7噸。
繡針河,源出甲子山區,屬濱海水系,山洪河道,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漲,峰高量大,而枯水季則多數斷流,在魯、蘇兩省交界處入海州灣。據當地人說,此河原無名,因古時一叫繡針的農婦為救鄰家之子遇難河中而得名。

流域範圍

繡針河流域內西北多山,東南低洼,地貌起伏不平,海拔高度在0.5~560m之間,屬低山丘陵區,冬春多乾旱,夏秋多洪澇。繡針河流域面積412.0km~2,其中山東省395.1km~2,江蘇省16.9km~2。

傳說故事

傳說一
從日照市西南部甲子山區源出一條河流,今叫繡針河,在山東江蘇兩省較界處入海州灣,據當地人說,此河原無名,因古時候有一位叫繡錦的農婦,為救鄰家的兒子遇難河中而得其名。
相傳,在隋朝年間,有一洛陽女子叫繡錦,跟母親學得一手好繡工活。其父原是朝廷中將官,武功上乘,因不滿隋煬帝楊廣暴政,辭官歸隱鄉里,門下授有不少學藝弟子。沒過幾年,繡錦母親染病身亡,朝廷又征父親從軍,父女倆只好逃難此隱居,當地一家田姓人家經常接濟他們,繡錦父親便將女兒許配田家為妻。幾年後,父親病重而逝。
繡錦過門後為田家生一子,夫婦倆男耕女織,日子過得也舒心。有一年夏天,連降幾天大雨,繡錦家門前的小河裡洪水暴漲,雨稍停,繡錦九歲的兒子與同伴跑到河邊玩耍,兩個孩子為爭搶從河上飄上來的葫蘆,不幸捲入水中。幸虧河邊倒下的一棵大樹,擋住了兩個孩子,繡錦的兒子攀著樹幹爬上河岸,他的同伴卻抱著樹枝怎么也出不來,急得繡錦的兒子在岸上大哭大叫。繡錦在家聽到兒子的哭喊聲,放下手上的針線活,跑出家門,直奔河邊,眼見鄰居的兒子在洪水中危在旦夕,便不顧一切的跳入水中搶救。當她沿樹幹把鄰居的兒子救岸來,自己卻被洪水連同大樹捲走了,從此再就沒有了蹤影,待鄰居們趕來,只見洶湧的河水滾滾而下。為悼念繡錦捨身救兒童的義舉,鄰居們捐資為她出了個大殯,以後年年在繡錦遇難的地方梵香祭奠,並把此河稱為繡錦河,後演繹為繡針河。
幾年過後,京城長安僧人仁安尋師來到這裡。這仁安早年曾拜繡錦父親習武,今知師傅師妹均已故去又見當地百姓在河岸祭奠師妹,便化緣幾年,與百姓共建一塔,取名香塔,塔有數丈高,兩邊各有石鼎一個,重約千斤,以供百姓梵香。後來又建寺廟,稱為香塔寺,寺院分中金堂、升避堂、禮仁堂、訴仁堂,莊重氣派,從此香客不斷。在我國封建社會,為一女子建塔立寺,實屬少見。
傳說二
在日照市紛水鎮村南,有一條與江蘇分界的河,名叫繡針河,說起這繡針河,當地還流傳著一個鄭公老爺潛心修練的故事呢。
傳說,鄭公聽說仙境要比凡間美妙很多,於是就一心想得道成仙。要成仙可沒有別的法子,只能到深山古廟裡去修練。修練的日子可是夠苦的,一天、兩天、五天、十天……寂寞、饑寒讓他覺得度日如年,終於,鄭公受不了這饑寒交迫的煎熬,從山上走了下來。當他走到河邊時,遇到一位老太太,正在河砂上磨一根鋼樑。
他感到非常納悶和好奇,便上前問道“老人家,您這是在乾什麼?”老太太說:“閨女要出嫁,我當娘的沒什麼賠送,就磨一根繡花針當嫁妝。”鄭公聽後覺得不解:“這么粗的鋼樑,你能磨成繡花針嗎?”
老太太微微一笑:“鋼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說完只顧自己磨針,不再理采鄭公。
“鋼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鄭公牢記了這句話。念叨之中,他突然領悟到了其中的含意,便轉身返回深山古廟繼續修練。
饑寒重又交迫,不知過了多少日子,鄭公實在受不了了,就把腸子掏出來,繼續修行,歷盡苦難,終於綹練成仙。
後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這條河叫做“繡針河”了。

大沙河南四湖湖西支流

南四湖為淮河流域綜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為串聯一起的南陽、獨山、昭陽和微山4湖的總稱,因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的濟寧以南故名。地處魯中南沂蒙山脈西側山麓堆積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接合部的隱伏斷裂帶上,原系古泗水流經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