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河

東台河

東台河,又名灶河,位於江蘇鹽城境內。清乾隆五年(1740年)疏浚。西起東台城,經廟子口、六灶、蹲門口入海,全長59公里。1955年整治。整治後的河道,從東台城東通榆河至蹲門口入海,全長55公里,流域面積479平方公里。歷史上最大流量為396立方米/秒。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東台河東台河
東台河 為東台鹽場的運鹽河,亦稱東台場灶河,又名煎鹽河,開挖時間無考證,據《淮南中十場志》圖示,清初東台河西起台城串場河,東至張家團河一帶,後海岸東移,該河隨之東延,但東無入海通道,加之沿岸地勢兩旁高、中間低,積水排不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曾疏浚該河。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年又兩次疏浚。嘉慶六年(1801年),東台河北岸增開梅家灶、潘家灶兩條縱向支河。

大沙河南四湖湖西支流

南四湖為淮河流域綜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為串聯一起的南陽、獨山、昭陽和微山4湖的總稱,因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的濟寧以南故名。地處魯中南沂蒙山脈西側山麓堆積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接合部的隱伏斷裂帶上,原系古泗水流經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