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體

織體指的是樂曲聲部的組合方式,可分為單聲部和多聲部兩類。顧名思義,單聲部織體僅有一個單一曲調聲部,而多聲部則有兩個以上的聲部互相結合。

織體

內容

織體指的是樂曲聲部的組合方式,可分為單聲部和多聲部兩類。顧名思義,單聲部織體僅有一個單一曲調聲部,而多聲部則有兩個以上的聲部互相結合。

多聲部音樂的織體構成形式有四類:接應型、支聲型、主調型、復調式。

接應型一般用在領奏合奏對答的樂曲中,各聲部以首尾重疊的方式相銜接,它包括樂句重疊和樂逗重疊兩種。樂句重疊是指在一組樂器演奏的樂句結束之前,另一組樂器開始演奏,即“前句未完後句開始”,類似民歌中一領眾和的多聲效果。如冀中管樂《小放驢》的開頭就運用了樂句重疊。

支聲型是我國傳統器樂曲中多聲部的主要類型,在民間演奏中,演奏者往往即興發揮,充分發揮個人演奏特長和樂器性能,個性鮮明,彼此之間又配合默契,對主要曲調進行發展變化,以起到潤飾、補充、烘托主要曲調的作用,從而構成了多樣與統一的合奏整體。

支聲型一般具有兩個、三個或更多的聲部,每個聲部都由同一個主要曲調變化而來,支聲部和主調的節奏及骨幹音基本相同,各支個聲部也有相似之處,形成近似齊奏的效果,支聲部還可對主要曲調運用加花手法,演繹華彩段落,使樂曲更為豐富而飽滿。如江南絲竹《行街》就是支聲型織體的傑出代表曲目。

主調型是以一個或多個聲部為伴奏,突出、襯托主要曲調。相對於復調式而言,主調式的主要曲調可以在任何聲部,但以高聲部居多。如琴曲《流水》。

復調型是指作品中的幾支曲調具有相對獨立的織體,各個曲調並無主次之分,彼此互相補充或形成對比。如《弦索十三套》中的《十六板》。

配圖

所屬分類

音樂
作曲技術理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