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

《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是2009年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選擇當今仍活躍於國際樂壇的美國作曲家約翰·科瑞里亞

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

諾(JohnCorigliano,1938~)的6部樂隊作品為研究對象,並結合其在文化背景、美學觀念、審美趣味等方面的形成,以及由上述因素所導致的作曲技法為視角,發掘其管弦樂配器法的“繼承”與“發展”。並通過具體寫法的“透視”與“分析”,對科氏在6部樂隊作品中的音色、織體及具體的配器手段等方面進行梳理與研究,從而取得相應的結論。論文由導論、正文及結論組成。在導論中,首先對論文選題的緣起及本論題的意義做了簡要的論述,並對美國當代音樂中“回歸”現象做了概括性的梳理,同時對6部樂隊作品的研究文本做了概況的介紹。正文由五個章節組成,前三個章節主要是對6部樂隊作品的橫向音高結構與織體、縱向和聲結構以及復調結構與織體等諸因素分別進行了研究。在上述作曲技法的基礎上,對各種技法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對比也做了較為深入地分析,並歸結出這些技法導致的織體的形成、音色的處理等直接影響管弦樂配器風格的各種因由。第四、五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礎上從巨觀上對樂隊的編制、樂隊的擺放位置及多維聲向的形成與意義做出詳細的研究與論述。隨後又在微觀上對管弦樂配器中特殊演奏法的運用,不同音區的運用與處理,以及縱向多聲部結構中的配器特徵等方面也做了較為詳實的分析與論述。在結論中,對科瑞里亞諾6部交響樂作品的技法特徵、管弦樂配器的風格特點及形成其風格諸因素的緣由做了概括的總結。

作者簡介

郭鳴,1979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學習打擊樂與低音提琴,1985年畢業並分配至哈爾濱評劇院工作。1987年考入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並於1988年舉辦個人室內樂作品音樂會,1992年畢業留校任教。199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碩士學位班,跟隨導師葉小鋼教授學習作曲。200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跟隨導師楊立青教授、何訓田教授學習高級管弦樂法與作曲,2008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副校長,遼寧省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作品有:交響速寫《太平鼓》(1992);為絲弦五重奏而作的《蘇三起解》(1994):《第一、第二弦樂四重奏》(1988/2002);為大型室內樂隊而作的《板式三章》(1996):為女高音、鋼琴及打擊樂而作的《遙遠的落日》(1999):為曲笛、二胡及打擊樂而作的《圖騰?舞》(2002);為大型交響樂隊而作的《圖騰?歌》(2008):為民族管弦樂隊而作的《節日序曲》(2008)等40餘部(首)。其創作的部分作品曾在國內外各種作曲比賽及評比中獲獎。如: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作品(室內樂)二等獎(一等獎空缺);2001年台灣民族音樂創作獎: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作曲金獎等。部分作品曾在北京、上海、瀋陽、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德國、韓國等地公演。在教學及創作之餘,他還撰寫並公開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如:《約翰?科瑞里亞諾創作風格的形成與發展》、《談現代音樂中的復風格現象》、《論馬林巴獨奏的作曲技法——兼談美國當代作曲家約瑟夫?施萬特納創作技法多元性》、《民樂創作中思維的拓寬與發展》、《論混合室內樂的作曲技法》等。

目錄

序言

論文提要

英文提要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的緣起及立意

一、選題的緣起

二、選題的立意

第二節 生平及創作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一、生平

二、創作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章 橫向織體形態(線條性或動機性因素)的音色處理

第一節 音級集合、序列構成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一、音級集合構成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二、十二音序列構成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第二節 調式音階構成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一、主調音樂中線條性因素的織體運用與音色處理

二、主調音樂中“呼應”與“轉接”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第二章 縱向織體形態(點狀、塊狀與面狀)的音色處理

第一節 由十二音和弦構成的縱向點、面狀織體形態及音色處理

一、不同樂器組間“點狀,織體與音色“層”的溶合

二、相同樂器組中“面狀”織體與音色“層”的對比

第二節 由單一和弦構成的和聲“場”及其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一、弦樂音色在和聲“場”中的結構作用

二、其他樂器組在和聲“場”中的“色彩性”強調

第三節 由音簇構成的織體形態與音色處理

一、音簇在不同音區的縱向對比與音色處理

二、音簇在不同音區的橫向對比與音色處理

第三章 縱橫織體形態(復調)的音色處理

第一節 模仿式復調織體及音色處理

一、由同類音色構成的模仿式復調織體

二、由對比音色構成的模仿式復調織體

第二節 對比式復調織體形態及音色處理

一、不同主題材料構成的對比武復調織

體與音色處理

二、由不同速度構成的對比式復調織體與音色處理

三、由“拼貼”構成的對比式復調織體與音色處理

第三節 微復調織體形態及音色處理

一、由微復調構成的模仿式織體與音色處理

二、由微復調構成的對比式織體與音色處理

第四章 樂隊編制與多維聲向的運用

第一節 樂隊編制的“多樣化”

一、常規編制中新音響的運用

二、“局部”非常規編制與新音源的運用

第二節 多維聲向的運用

一、早期音樂中多維聲向的運用

二、20世紀音樂中多維聲向的運用

三、科瑞里亞諾樂隊作品中多維聲向的運用

第五章 縱向多聲部結構中的配器特徵

第一節 縱向多聲部結構中的聲部個性化處理

一、由純音色構成的聲部個性化

二、由同類樂器構成的聲部個性化

第二節 非常規排列在縱向多聲部中的運用

第三節 限定與非限定因素在縱向多聲部中的結合

第四節 力度對位在縱向多聲部中的運用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多維聲向的形成及其概念

附錄二:約翰·科瑞里亞諾作品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