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童

網童

網童,是指年齡較小開始接觸網路的兒童,有很多兒童會利用網路“看視頻”“聽音樂”“打網路遊戲”和“發微博”,網路已經影響到兒童的日常生活。

數量調查

網童 網童

上海市少年兒童研究中心2012年6月15日發布了《少年兒童新媒體使用情況的N個新特點》的調查報告,超七成兒童會用手機上網,24.1%的兒童會發微博

被調查的少年兒童中,開始學會電腦上網的平均年齡為8歲,而開始學會手機上網的平均年齡為10.2歲。雖然67.9%的兒童更喜歡用電腦上網,但手機上網正逐漸成為兒童上網的一種主要方式,75.2%的兒童表示自己會使用手機上網。

調查顯示,除了利用網路“看視頻”“聽音樂”“打網路遊戲”等三大主流功能,“發微博”正在兒童上網活動中占一席之地,近15%的兒童會用電腦“發微博”,更有24.1%的兒童用手機“發微博”。

影響

信息交流

很多兒童學會上網交流很多兒童學會上網交流

網路為少年兒童提供了自學的途徑和內容,八成少年兒童同意:網路新媒體能使自己“方便地尋找自己需要的各方面內容”。同時,網路新媒體也改變了少年兒童的生活方式,少年兒童對於網路的依賴度也在上升。調查顯示,近七成人認同“在網上,你會找到和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們”,45.9%的人表示“網上交流比網下交流更習慣、更容易”,與看電視相比,有47.2%的少年兒童認為,自己“上網的時間要更長”,五成以上兒童學會了“給力”、“浮雲”、“out”、“hold住”、“穿越”等網路用語口頭禪。

安全隱患

漫說銳詞:網童漫說銳詞:網童

網路世界的隱匿性強,因此,少年兒童在網路社會中有很多安全隱患。雖然八成多少年兒童表示,網友絕大部分是“認識的同學”,但仍有9.9%和4.7%的人表示自己網友中相當一部分是“不認識,但聊得來的人”和“隨便認識的各種人”。

上網時間自制力缺乏、網路交友盲目、個人資料外泄、不健康內容的接觸、網路欺凌和暴力等,都是少年兒童使用網路新媒體時難以避免的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少年兒童違法犯罪,以及威脅到少年兒童人身安全。

教育引導

網童需要積極引導 網童需要積極引導

網路、手機、部落格、微博等新媒介形態已影響兒童日常生活,但“談網色變”不該是現代教育應有的態度;成年人應引導少年兒童積極健康地使用網路。

網路新媒體素養的教育很有必要,需要引導孩子全面客觀認識新媒體,同時讓兒童學習規避風險的方法。

網路文化分類

漫說銳詞

>>>> 查看更多銳詞漫畫>>>>

教育分類導航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類型有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技術教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等。
教育網站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各國教育
招生高等教育遠程教育成人教育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06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2年06月IN辭彙總|餐式劇|周末肥胖|職場心累指數|孔雀心態|茫一代|同輩壓力|高壓鍋族|沙發社交|雞蛋型男人|愛情顛倒定律|電子小三|球迷綜合徵|新困境兒童|情緒飢餓|鞋子性格|後兒童|高溫焦慮症|網童|低電生活|機奴|斷交心理學|職場身價|掃樓求職|職場羊文化|150定律||犒勞經濟|網路欺負|心理人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