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狀角膜病變

角膜上皮部分剝脫、呈卷絲狀,一端附著在角膜表面,另一端游離的狀態,稱為絲狀角膜病變

基本信息

【診斷】

1.有長期蒙眼病史,或患有角膜乾燥症、絕對期青光眼等。
2.輕者僅有眼部異物感,重者角膜刺激症狀明顯
3.角膜表面上皮呈卷絲狀,可細如針尖,或粗如芝麻,一端附著於上皮,另端游離,多見於上方角膜緣附近。

【治療措施】

除去致病原因,局部滴用角膜滑潤劑、粘液溶解劑乙醯半胱氨酸)及5%生理鹽水即可。無效時間可在裂隙燈下,表面麻醉後用棉簽蘸生理鹽水除去絲狀物。也可蘸乙醚、1%~2%硝酸銀或10%硫酸鋅等擦拭絲條,然後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加眼罩覆蓋患眼一日。配戴軟性角膜接觸鏡有一定療效。

【病因學】

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上皮細胞的異常增殖;②基底膜與前彈性膜接合異常;③類粘液形成過多。多見於乾眼病和病毒感染(腺病毒、HSV等),也可見於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瘢痕性角角膜炎(沙眼天皰瘡等)。此外角膜擦傷、戴角膜接觸鏡、內眼手術後包括也可引起該病變

【治療原則】

1.去除誘因。2.表麻下擦去角膜絲狀物。3.角膜滑潤劑及抗菌素眼膏塗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