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額金剛鸚鵡

粟額金剛鸚鵡

這種鸚鵡因為額頭帶有粟色,所以才叫粟額金剛鸚鵡。這種鳥是金剛鸚鵡中的迷你型。 大部分的粟額金剛都棲息于海拔1500m下的開闊森林,與其他大型金剛鸚鵡比起來,算是被盜捕情形較不嚴重的種類,它們在南美洲的原生地區中還算常見,在繁殖期外常以3-15隻群集,偶爾會一大群於林間覓食,飛行速度快,羽毛提供了很好的保護色,依食物充足與否,可能有遷徙的行為,聲音沙啞粗躁難聽,常與紅腹金剛、橙翅亞馬遜成群在一起,在原生地里有著穩定的數量與族群

基本信息

整體概述

粟額金剛鸚鵡粟額金剛鸚鵡

大部分的粟額金剛都棲息於海拔1500m下的開闊森林,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比起來,算是被盜捕情形較不嚴重的種類,牠們在南美洲的原生地區中還算常見,在繁殖期外常以3-15隻群集,偶爾會一大群於林間覓食,飛行速度快,羽毛提供了很好的保護色,依食物充足與否,可能有遷徙的行為,聲音沙啞粗躁難聽,常與紅腹金剛鸚鵡橙翅亞馬遜鸚鵡成群在一起,在原生地里有著穩定的數量與族群。
但是栗額金剛是市面上不是很常見的金剛鸚鵡,牠們是小型金剛鸚鵡(MiniMacaws)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之一,說話能力比較類似於大型金剛鸚鵡,也比小型金剛好一點,在鳥舍中的粟額金剛是相當吵雜的鸚鵡,台灣人工繁殖成果少,原因主要為人工繁殖成鳥不多,此類金剛有不少野生鳥在市場上,但手養鳥可以是不錯的寵物。

地理分布

巴拿馬東部、南美洲的南部至波利維亞中部。

飼養摘要

籠養的栗額金剛看到陌生人會特別吵雜,剛引進飼養時會十分緊張與焦慮,但人工繁殖鳥能很快地適應環境且有著活躍強韌的生命力,良好照顧下他們是生命力相當強的鳥種,喜歡洗澡,定期沐浴可以維持良好與毛狀態以及羽色;幼鳥不常見,成對鳥有時連續刺耳的叫聲教人受不了,市場上成對鳥有不少野生鳥,需多加注意。

繁殖

栗額金剛在鸚鵡繁殖界中數量較少,台灣國內的數量不多,在繁殖期時對飼主有攻擊性,一窩約產3-4顆蛋,平均約為3顆,孵化期約26天,幼鳥約在3個月大時羽毛長成,自幼養起的粟額金剛相當活潑與好玩,是可愛的中型金剛。

習性

大部分的粟額金剛都棲息于海拔1500m下的開闊森林。

體型特徵

48cm,形體外貌如獅子,被毛長而豐富。

食性

偶爾會一大群於林間覓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