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風情游

穆斯林風情游

"是新疆最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

穆斯林風情游  

概述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大食國即阿拉伯帝國遣使朝見唐高宗,介紹了該國習俗和伊斯蘭情況。自此,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一千多年來,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我國許多地方留下了伊斯蘭教建築的古蹟。我國現有十餘個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在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婚喪嫁娶等方面仍保留著濃郁的穆斯林風情。

線路介紹

北 京 牛街清真寺、東四清真寺、穆斯林大廈、東來順飯莊、
鴻賓樓飯莊、同和軒飯莊、亞東民族餐館
牛街清真
位於廣安門內牛街, 是北京市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主要採用中國傳統形式建築的清真寺。始建於遼代, 明、清時屢經重修。全寺主體建築有禮拜殿、喚禮樓、望月樓和碑亭等。主體建築禮拜殿座西朝東, 殿宇寬敞, 殿內聖龕遍雕阿拉伯文和各種花卉圖案; 喚禮樓是一座歇山頂重檐方亭建築; 望月樓平面呈六角形, 重檐攢尖頂,構件裝飾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風格。 牛街清真寺是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和阿拉伯建築風格相結合的代表。
東四清真寺
位於東四南大街路西, 創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 明萬曆七年(1579)重建。進寺內藏有明代宗朱祁鈺敕題“清真寺”門額, 明萬曆七年(1579)清真法明萬字聖號碑, 明代烘製的“清真言瓷碑”和元代手抄本古蘭經等重要伊斯蘭教文物。現為北京伊斯蘭教協會會址和中外穆斯林禮拜與節日會禮的場所。
新 疆 喀什艾提清真寺、 香妃墓阿巴和加麻扎
艾提尕爾清真寺
位於喀什市解放路, 面積16000多平方米, 是新疆最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 高大的寺門兩側是10多米高的塔樓, 建築宏偉、壯麗, 莊嚴肅穆, 禮拜殿可容納六七千教徒活動, 因此也是全疆伊斯蘭教活動中心, 又為古爾邦節肉孜節民眾遊樂歌舞的主要場所。
阿帕克和卓麻扎(墓)
在新疆喀什市東北郊, 是喀什地區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包括墓室、禮拜寺、講經堂。始建於十七世紀後期, 後迭經改建、擴建, 規模日宏。禮拜寺外殿裝飾華麗, 最外層列柱柱頭形式多變, 柱身雕刻細緻。位於禮拜寺轉角處的高大塔樓與大門兩側塔樓, 構成了伊斯蘭教的建築特徵。圓拱形主墓室為陵園主體, 四座小型尖拱支持中心圓拱頂, 周圍以厚牆依託, 四角復以塔樓固定。塔樓以琉璃磚鑲面, 表現了維吾爾族傳統建築特點。主墓室內共埋葬阿帕克和卓一家五代七十二人, 墓上覆蓋彩色斑爛的錦緞、絲綢。
寧 夏 銀川南關清真寺、納家戶清真寺、同心清真寺、迎賓樓、穆斯林風味飯莊
南關清真寺
位於銀川南郊, 系國家級旅遊景點, 始建於1915年, 1981年重修。占地2074平方米, 分上下兩部分, 上院禮拜堂可容納千人。該清真寺具有鮮明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綠色穹頂渾厚飽滿, 高聳雲天。
納家戶清真寺
位於永寧縣城西3公里處,是寧夏歷史較久、規模較大的清真寺之一, 為傳統的漢式建築寺院。坐西朝東, 呈長方形, 由門樓、禮拜大殿、廂房、沐浴室組成。門樓為過洞式仿木結構, 反映伊斯蘭風格的磚雕精美肅穆。三梁三拱交錯勾連的大殿堂, 寬敞宏大, 四壁無華, 可容近千人進行禮拜。現在的清真寺是清末的建築, 後經幾度修葺。
同心清真寺
該寺座落在同心縣舊城內, 相傳建於明代, 是寧夏現存規模最大、歷史久遠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寺門前仿木結構的磚砌照壁中心有大幅磚雕, 門內高大台基上建禮拜殿、宣禮樓、阿訇住房等。它們將漢族傳統的建築藝術和伊斯蘭教建築藝術融為一體, 體現了精湛的建築技巧。
陝西 西安歷史博物館、 化覺巷清真寺、 清雅齋飯莊、 同生香餐館、萬年飯店
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大雁塔西側。該館造型古樸美觀, 建築上既吸收了唐代雄渾博大的建築風格, 又融古典與現代建築藝術於一體, 借鑑中國傳統宮殿“軸線對稱, 主從有序, 中央殿堂, 四隅崇樓“的構圖特徵。占地約7萬平方米, 面積5.6萬平方米, 展室面積達1.1萬平方米。在近1500米的展線上分基本陳列、 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三部分, 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國家級博物館。1991年6月開館, 展出歷代珍貴文物約3000件, 大部分為國家一、二級文物。其中39幅唐墓壁畫真品是首次與觀眾見面的稀世之寶。
上海 松江清真寺、小桃園清真寺、 回鳳樓飯莊、上海大西洋穆斯林餐館、松江
松江清真寺
位於松江縣松江鎮缸甏行, 又名真教寺, 亦名“雲間白鶴寺”, 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 明初建禮拜殿。寺內有邦克樓、禮拜殿、浴室、教長室和窯殿等。其中邦克樓和窯殿全磚結構, 重檐十字脊, 內室為穹形圓頂, 裝飾阿拉伯文組成的彩繪圖案。是上海附近地區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建築。
小桃園清真寺
位於老西門內小桃園街, 是上海市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 上海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始建於1917年, 1925年重新改建, 使之成為擁有四座圓頂的西亞特色建築。主要建築禮拜大殿的屋頂部分為平台, 中央有四角望月亭, 亭頂豎有星月軒, 作為伊斯蘭教的標誌。
福 建 泉州清真寺、 伊斯蘭聖墓、 穆斯林後裔村
泉州清淨寺(清真寺)
在泉州市,又名“艾蘇哈卜大寺”,始建於北宋祥符二、三年(1009-1010)間,已有近千年歷史。面積2100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清淨寺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形式,用青白花崗石建成。大門高20米,寬4.5米,分外、中、內三層。外、中層為圓形穹頂尖拱門, 內層則為純圓穹頂拱門。西牆正中設講經壇,南牆外壁及壇內大小壁龕皆橫刻古阿拉伯文《古蘭經》經句。
泉州伊斯蘭教聖墓
位於泉州市東郊靈山南麓。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建了伊斯蘭教。穆罕默德勉勵弟子到中國去學習。在他的門徒中有四位大賢於唐朝武德(618-626) 年間來到中國傳教:一賢在廣州,二賢在揚州,三賢(名叫沙仕謁)和四賢(名叫我高仕)則選定了泉州為傳教地。三、四賢逝世後便葬在了泉州東郊的靈山。兩墓並列,依照他們的葬俗,全用花崗石雕刻,墓上覆以石亭。石亭附近還有一些宋、元、明各朝代的伊斯蘭教的石棺槨。伊斯蘭教聖墓不僅是泉州海外交通史跡之一,而且成為中國伊斯蘭教重要遺址。
廣 東 廣州懷聖寺、 清真先賢古墓、 光 塔、 穆斯林食品商場、 回民餐館
懷聖寺和光塔
懷聖寺又名光塔寺, 位於廣州市內, 是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最早興建的古清真寺之一。相傳在1300多年前,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派他的母舅阿布·宛葛思前來廣州, 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懷聖寺就是懷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意。
寺內的光塔(邦克樓), 高36米。它的圓形塔身、筆尖形的塔尖顯示了阿拉伯特有的建築風格。在每次禮拜前, 就有人登上塔頂, 招呼伊斯蘭教徒快來做禮拜。古代阿拉伯教徒長在晚上登塔點燈, 為阿拉伯船舶指引航向。
清真先賢古墓
系阿布·宛葛思之墓地。相傳為唐太宗(626─649)時來中國傳布伊斯蘭教的四個阿拉伯人之一。死於中國, 葬廣州城外流花橋畔, 稱“先賢古墓”。其墓碑謂建於唐貞觀三年(629), 據歷史學家陳垣考證, 當為永徽三年(652)。

相關條目

清真伊斯蘭

時尚旅遊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