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準煙水漁陽月

秦準煙水漁陽月

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是描述秦準河古老文明的雕刻作品。這裡曾經是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用立體畫面再現了“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之景觀,把個“十里珠簾”的秦淮佳景刻畫得淋漓盡致。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
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是描述秦準河古老文明的雕刻作品。這裡曾經是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用立體畫面再現了“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之景觀,把個“十里珠簾”的秦淮佳景刻畫得淋漓盡致。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秦準煙水漁陽月
【材質】高山凍石 
【規格】9.0cm×12.0cm×7.5cm
【技法】初山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0年
【編碼】S365

作品賞析

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

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分內河和外河,內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華之地。秦淮河的源頭有兩處,東部源頭出自句容市寶華山,南部源頭出自溧水縣的東廬山(天生橋下胭脂河),兩個源頭在江寧區的方山埭交匯,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秦淮河由東向西橫貫市區,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秦淮河自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

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弔,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甦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艷的事跡更是膾炙人口。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這裡,兩岸酒家林立,濃酒笙歌,無數商船晝夜往來河上,許多歌女寄身其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文人才子流連其間,佳人故事留傳千古。它既有歷史上的繁華盛況,更有現代再創的燦爛美景,歷代名人為它擊節吟詠,當代志士為它慷慨放歌!

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1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1
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2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2
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3江南錦繡之邦,金陵風雅之藪03

秦準煙水漁陽月,謝眺山川李白家

有詩句曰:“昨夜夢漁陽”。“漁陽”二字,意味深長。“漁陽”是唐時征戍之地,當是這位閨中少婦所懷之人所在的地方。原來她是思念起從軍的丈夫,傷心怨望。詩寫到此已入正題,但它並未直說眼前少婦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說“昨夜夢漁陽”。寫來不僅更婉曲,且能見晝夜懷思、無時或已之意,比單寫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這句詞出自張仲素《春閨思》詩中: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高山凍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之所以被題名為“秦準煙水漁陽月”,可謂含義深遂,這從杜牧《泊秦淮》和張仲素《春閨思》詩可見到鮮明的反照。
作品題刻了“秦準煙水漁陽月,謝眺山川李白家”字句,使之畫面真可謂“無字處皆具義”。也把“謝眺”、“李白”這二位詩人最擅長描寫的場景一下子匯入了這畫面中。

秦準煙水漁陽月,謝眺山川李白家秦準煙水漁陽月,謝眺山川李白家

江城如畫裡

秦淮河的源頭有兩處,東部源頭出自句容市寶華山,南部源頭出自溧水縣的東廬山(天生橋下胭脂河),兩個源頭在江寧區的方山埭交匯後,

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平靜的秋水澄澈宛如明鏡一樣。
李白有詩很能說述這裡的景色: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秦淮河平靜的秋水澄澈宛如明鏡一樣秦淮河平靜的秋水澄澈宛如明鏡一樣

春在秦淮兩岸邊

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
這是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描繪的秦淮河畔在當時的繁華景象。

春在秦淮兩岸邊春在秦淮兩岸邊

 

琵琶聲聲訴衷情

微畫雕“秦準煙水漁陽月”又名《琵琶聲聲訴衷情》,其畫面頂部雕刻了一張琵琶,上題刻一對聯:“江魚塞雁長相憶湘瑟秦簫亦有情”,似乎在讓人去感知到彼時的絲竹弦樂、晝夜笙歌。一水秦淮、承載者千古悠悠多少夢幻。
秦淮河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無數朝代里或沉重、或清淺的失意怠倦,文人騷客、仕人遺老,居廟堂之高的貴人達官,帶著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羈絆,在這十里秦淮上,在微涼卻又飄蕩著迷離的夜色里,聽聽江南小調,品品香茗佳肴、美人在懷,絲竹猶耳。大抵可以用淺斟低唱揮一揮塵世的浮名、官場的跌宕。
“風俗畫畫家畫不出時間的延續,須選“包孕最豐富的片刻”畫之,使人從一點窺見事件的前因後果。而微畫雕則用圖像化技藝把畫面擴展到無限的時空。

繞,緩緩飄竄在白雲里繞,緩緩飄竄在白雲里
琵琶聲聲訴衷情琵琶聲聲訴衷情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現已退休居福州市鼓樓區。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初山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代表作有《神女雕》、《三山繾綣幾千秋》、《歲月雕》、《人生難得一知音》、《十朝都會南京城》和《四方異頸養性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