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奈氏鱈

科氏奈氏鱈

科氏奈氏鱈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小。眼大,眼眶下骨有一排明顯之特化強棘鱗。吻短圓錐形,吻端有三個凸起的小節結,吻部腹面裸露無鱗,其上布滿凸出的小孔。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俗名:鱈魚 
學名:Nezumiacoheni
英文名:
中文名:科氏奈氏鱈科氏奈氏鱈
科名:Macrouridae
科中文名:鼠尾鱈科
瀕危狀態:瀕危狀態
棲息環境:
棲息深度:-米
最大體長: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口小,下位;齒呈錐狀,多列排成齒帶,上頜齒外列擴大。頤部有一短須。第一背鰭之硬棘有鋸齒。體被櫛鱗,棘弱,鱗片有網狀結構。發光器圓形短小,分為前後兩部份,前端為一黑色圓形小窩在兩腹鰭基底之間,後端為一黑色裸出區域包圍著肛門與泌尿生殖孔,此黑色區域稱為「圍肛板」(periproct)。體呈淡棕色。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一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